教育,就是让每个孩子都用他自己的方式发光;成长,就是让每位老师都有一次破茧成蝶的机会。每一次思维的碰撞,都是教育生命力的迸发;每一场展示课的分享,都是集体教育智慧的传递。
为进一步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立足园本教研,提高我园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扎实有效的开展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名城幼儿园开展了教师公开课活动,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活动展示环节中,教师们紧紧围绕课程领域目标,立足各年龄段幼儿特点和兴趣需要,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和游戏环节,让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获得经验积累和学习品质,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主的游戏化的教学特色。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就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幼儿教育的道路。它告诉我们,音乐是抽象又充满魅力的听觉艺术,更是孩子们成长中不可或缺的养分。
《你开枪我来躲》这个音乐游戏,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为小朋友们打开了丰富音乐体验的大门。通过充满互动和趣味的活动,让小朋友们化身小小音乐家,去倾听、理解音乐作品的变化,精准感知乐曲的停顿,还能跟着音乐节奏,尽情展示瞄准、打枪、躲闪的动作。 在这个过程中,小朋友们不仅能大胆地秀出自己,还能和小伙伴们一起感受合作游戏的快乐,简直太棒啦!
大班幼儿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逐步发展,“数独”游戏可促进幼儿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中国古典神话故事《西游记》中的经典片段“三借芭蕉扇”,引导孩子们在解码的过程中认识、探索数独。
本节活动将数学学习融入有趣的解码闯关、充分的独立操作和合作交流反馈中,幼儿在轻松愉快、富有挑战的情境中提升数独经验,实现活动目标。以游戏化的形式开展活动,引导幼儿应用数学经验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教育是幼儿认识周围环境、表现生活、反映生活的一种科学方法。引导幼儿观察与理解、关注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态度、关注幼儿对数学基本知识在实际活动中的运用。
小班孩子对量词没有任何概念,大多数时候表述物体只能用个来表示,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小班的数学领域目标提出:能手口一致的点数5以内的物体,并能说出总数,按数取物!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引导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能够理解数字5在生活中的运用。
让幼儿感受音乐的AB结构,尝试用相应的动作来表现对音乐的理解。并鼓励幼儿能够大胆用不同的表情、肢体动作创造性的表现自己品尝各种味道的感受。
在互动游戏的同时,让幼儿也能够进一步体验守礼、尊重的道理和快乐。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来理解事物的“量”的特征,鼓励和支持幼儿发现,尝试解决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数学的问题,体会数学的用处。
本次数学活动以绘本《一寸虫》为载体,借助故事情境,引发了他们对测量的兴趣。以故事情节为发展线索,让幼儿进行由浅入深的操作(测量),通过幼儿的实践操作、讨论交流、互动学习获得正确的测量方法。
在大班的音乐活动中,设计了《面包工坊》这一主题,旨在通过音乐、舞蹈和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激发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节奏感、协调性和创造力。
谁是嫌疑人活动来源于幼儿的区域活动,老师们发现孩子们特别喜欢玩益智区的侦探类的游戏,例如:迷宫宝藏、找不同等游戏。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教师应支持和鼓励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寻找答案或解决问题。
本次活动我们创设情境,提供线索,支持和鼓励幼儿观察画面、比较分析,运用推理、排除等方法进行判断,并尝试用连贯的语言讲述观点,激发幼儿探索欲的同时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以“光头强送快递”为主题,借助幼儿熟知且喜爱的《熊出没》动画角色光头强开展数学活动。动画片中生动有趣的形象和情节深受幼儿欢迎,能迅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幼儿在熟悉且喜爱的情境中更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里。
这次教师公开课观摩活动,不仅是一次教学技能的展示,更是一次心灵的碰撞与成长的启程。我们相信,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在未来的日子里,名城幼儿园的每一位教师都将带着此次活动的“余温”,继续深耕细作,反思不足,总结经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步伐,踏上教育教学的新征程,为幼儿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
编辑:刘蒙蒙
校对:彭晓慧
审核:园长室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盐城市亭湖区名城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