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广安经开区第二幼儿园
为了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高保教质量及园所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加强教师对区域材料的使用和区域活动组织能力,2023年10月16日,广安经开区第二幼儿园邀请了武汉专职培训师杨老师到我园为全体老师进行了区域活动的指导培训。
在本次培训活动中,杨老师以“什么是区域活动”“区域活动有哪些类型”等基本知识引出今天的培训内容。随后,就班级区域活动的基本流程展开详细的论述与剖析。从“幼儿园区域活动的规划”、“幼儿园区域游戏材料投放”、“教师区域活动的观察与指导”三个方面梳理了幼儿在材料互动、幼儿区域活动行为表现以及幼儿自身发展等方面的观察要点。
首先,杨老师系统介绍了区域活动的概念以及区域活动开展的意义。结合建构区、美工区、图书区、科学区、植物角、生活区、表演区、角色区等区域详细讲解了材料的投放类型;强调在班级区域环境规划与设计时应注意到区域间的联动性。
随后,杨老师又给大家讲解了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观察与指导,并向大家介绍了三种观察方法:扫描法、定点法、追踪法。她强调在游戏观察中,主要围绕“人”和“物”两方面,以游戏主题、材料、行为习惯等方面作为主要的观察内容。应从我看到了什么、我看懂了什么、我该怎么办三方面撰写观察记录。最后,杨老师介绍了三种区域游戏教师介入的方法:垂直式介入法、平行式介入法、交叉式介入法。并分别讲解不同介入方法的作用、要点和时机。
在互动环节中,老师们分组讨论设计了区域活动的发起、观察、干预指导和整理结束,互相探讨区域活动组织方法,杨老师进行点评指导。
最后,杨老师实地进入各班级参观,倾听各班老师对班级区域创设的思路和做法并进行现场指导。老师们也纷纷抓住机会,虚心请教,从而有针对性的解决班级区域游戏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此次培训活动,有效地加深了教师对各区域材料投放的了解,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创设自主性、趣味性区域环境奠定了扎实的理论依据,对教师今后在区域材料投放和组织中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相信老师们一定会学以致用,以幼儿为中心,做幼儿区域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与引导者!
扫
码
关
注
-END-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广安经开区第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