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松小窍门—正念静坐呼吸练习
当前疫情形势十分严峻,封控时间充满不确定性,这给全体师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我们应如何做好个人心理“防护”,守护好心灵的“绿码”呢?
在封控的环境下,我们短时间可能会产生系列应激反应。这些反应主要表现为:
1
情绪方面
情绪体验更加敏锐,可能会出现持续时间较长的负性情绪,如焦虑、恐惧、担忧、无助、愤怒、烦躁等。
2
身体方面
各方面身体机能会被过度唤醒,出现诸如肌肉紧张、心慌、胸闷、乏力、易出汗、失眠、食欲下降等。
3
认知方面
对疫情的恐惧可能产生认知问题。害怕自己或者家人被感染;担心疫情难以控制;害怕家人被隔离,担心再也看不见家人;恐惧感染无法得到救治;担心食品及生活用品等无法购买等。
有的变得过分关注自己的身体,容易将身体的各种不舒服与“确诊”、“阳性”等疫情相关的事物联系起来,对未来的学习、生活产生消极预期。
4
行为方面
出现逃避和冲动行为,如不敢接受检查,乱发脾气等;还可能会出现一些强迫行为,如反复测量体温、反复洗手、甚至反复要求医学检查等。
人在受到刺激后都可能会有以上一系列心理反应,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一般是短暂的、可调节的。在封控期间,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做好个人心理防护:
1
接纳改变
疫情的持续存在会令我们处在“应激”的状态里,这是我们的身体在为压力做准备,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压力。接纳这些心理和情绪的改变,能帮助我们动员全身的能量,以一个更好的姿态来面对和处理疫情带来的问题和挑战,为疫情的防治做更多、更有效的准备。
2
适度宣泄
当我们不能通过接纳来改变这些消极心理和负性情绪时,我们还可以选择合理宣泄的途径。比如痛哭一场,寻找家人和朋友的支持,观看一些轻松幽默的视频,做一些室内运动等。
3
积极认知
封控、管控是防疫的必要措施,有着极大的社会意义和价值,遵守封控管理,是为疫情防控作出的一份贡献。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做好身心保健,为日后的学习、工作做准备。
4
规律生活
行动上,我们可以尝试在目前的混乱中找回原来的生活节奏,制订计划,并去执行,以获得稳定感和掌控感。此外,我们还可以尝试进行身体劳动和其他具体工作,以此缓解自己的焦虑,如室内运动、寝室内务整理等。
5
放松自己
有些小秘诀可以帮助大家快速放松,在此介绍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腹式呼吸。我们需要先找到一个舒服的状态,坐着或躺着。然后把手放在肚子上,慢慢地深吸一口气(持续3~4秒),感受肚子在我们吸气时慢慢鼓起来。然后,再专注地慢慢地呼出这口气(持续3~4秒),让腹部慢慢回缩。尝试每天做一次,每次5分钟左右。
6
寻求帮助
当发现自己非常痛苦,已无力自己解决时,积极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是明智的选择。同学们可以通过班主任转达,也可自行联系心理老师哦!
疫情无情,人间有爱!在封控期间,我们产生了应激心理反应,要学会接纳、宣泄与调节!愿我们能敞开心扉、携手战疫,共待春暖花开!
编辑:广安市教育和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