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
做
四
有
好
老
师
贯
彻
落
实
廉
洁
准
则
以德为帆,
载爱远航
师德师风
教育是灵魂的唤醒,
师德是师者的灯塔。
为深化师德师风建设,昆山市张浦镇第二幼儿园以“以德为帆,载爱远航”为主题,开展系列浸润式活动,将师德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书写师者担当。
壹
1
党建引领:初心如磐,使命在肩
书记党课
党支部书记王永芳园长以“德筑根基,爱铸师魂”为主题,围绕“何为师德之基”“如何以爱育魂”两大命题展开深度对话。通过剖析“教师用100张观察表追踪内向儿童成长”等园内真实案例,引导教师现场分组讨论:“如果遇到家长误解,如何用专业与温度化解矛盾?”教师们结合自身经历,提炼出“倾听先行”“换位共情”“科学沟通”等实践智慧,在思维碰撞中深化对师德内涵的理解。
党员教师骨干引领
党员教师立足教学一线,践行师德承诺,开展“我的课堂请你看”开放周活动,党员教师率先展示生活化课程设计与师幼互动技巧,将“尊重儿童个体差异”“捕捉教育契机”等理念转化为可视化的教学行为。
2
法规研读:明边界,守底线
刘汉屏律师
幼儿园特邀昆山市教育法律顾问刘汉屏律师开展专题讲座,聚焦《学前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规,结合真实案例解读教师职业行为边界。通过“你问我答”互动环节,教师们深入探讨如何依法执教、规避教育风险,筑牢师德防线。
3
案例领学:以案为镜,知行合一
陆苏媚副园长
陆苏媚副园长以《师德师风建设文件汇编及警示案例》为切入点,带领教师剖析教育细节中的师德担当。通过情景模拟与分组讨论,教师们反思自身教育行为,提炼出“耐心倾听”“公平公正”等师德关键词,让理念真正落地生根。
贰
1.个性化教学:润物无声,廉洁入心
课堂上,老师创新开展廉洁教育,以绘本《一把小红伞》为载体,用生动的故事、精美的画面,为孩子们打开了认识廉洁的窗口。通过讲述主人公坚守原则、不贪私利的情节,孩子们明白了廉洁的重要性,在幼小的心灵中播下崇廉尚洁的种子,让廉洁之花在成长路上悄然绽放。
青瓶守廉韵
“青瓶”突出青花瓷素雅本色,“守廉”点明廉洁坚守的核心,“韵”字赋予器物文化底蕴,寓意清廉之美如瓶中韵味悠长。
蓝扇清风语
蓝色象征清正,“清风”呼应廉洁奉公、两袖清风之意,“语”赋予扇子以传递廉洁箴言的功能,寓意手持此扇,清风廉意随身而行。
教研组围绕“师幼互动中的育人艺术”展开专题研讨,总结出“三多三少”互动法则:多蹲下倾听、多鼓励表达、多引导合作;少命令式语言、少替代式帮助、少主观性评价。教师们在班级实践中记录“暖心互动瞬间”,形成《师幼对话案例集》,让教育更有温度。
3.家校协同:双向奔赴,共育花开
幼儿园邀请家委会成员参与“课程故事分享会”,教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泡泡奇遇记》《我和小黑的两三事》等课程成果。家长通过“家长观察员”角色,直观感受教师的教育智慧,交流家校共育,构建起“信任-支持-共生”的家园关系。
叁
师德案例大家学:
以专业守护成长,以廉洁诠释初心
高子珺老师以《携手破茧,静待花开》为题,分享了她与特殊需求儿童家庭共克难关的历程。面对家长的回避与质疑,她以专业素养为锚,通过科学举证、温情沟通,逐步搭建起家园信任的桥梁。从制定个性化支持方案到日常点滴引导,她用耐心与智慧帮助幼儿跨越成长障碍。
红色故事大家讲:
初心如炬,薪火相传
屈毓萍老师以《红色精神照童心》为题,讲述党员教师的双重使命。她从张桂梅校长“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坚守中汲取力量,将红色基因转化为教育智慧:面对胆怯幼儿,她用“小红军勋章”激励勇气;遭遇突发困境,以“长征风雨路”的故事赋予孩子直面挑战的信念。通过创设“红色勇气墙”“战地小医院”等游戏情境,让革命精神在角色扮演中具象化,让“勇敢”“团结”的品格在幼儿心中悄然生长。
家风家教大家谈:
以家训润师德,以师行传家风
陈喜月老师以《家风吹拂处,师德自生香》为题,阐述家风家教与师风师德的共生共长。她从“诚实守信”的家训中淬炼出教育者的真诚底色——用“家园沟通十准则”将感激转化为教育合力。作为社区妇女主任,她搭建“三代育儿圆桌会”,让祖辈家训、父辈经验与教师专业视角碰撞融合,提炼出“餐桌上的礼仪教育”“睡前故事里的品德启蒙”等可复制的家风育人模式,实现“家庭之德”与“职业之德”的双向滋养。
师者如光 虽微致远
师德涵养从不是惊涛拍岸的壮阔,
而是细水长流的浸润——
如春泥护花的缄默耕耘,
似星火燎原的温柔坚守。
愿以寸心寄幼教,
在晨间接待的弯腰里读懂童真,
在离园拥抱的温度中传递信念;
用365日的平凡微光,
织就童年最璀璨的星河。
END
昆山市张浦镇第二幼儿园
编辑|周佳明
审核|陆苏媚、王萍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昆山市张浦镇第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