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逐渐转热,手足口病已进入高发期,
同时上线的,还有它的“小弟”——
疱疹性咽峡炎。
近期各地对这“兄弟俩”发布的预警信号
可谓一浪接一浪 ↓
最近几年,“手足口病”的高发病率让大家对“手足口病”的认识度明显提高了,孩子嘴巴里有溃疡、手脚心有小水泡,家长们都基本会想到是不是“手足口病”了,也基本知道要怎么预防处理了。
但是,最近接到家长报告后处置了几起幼儿园聚集性发生的奇怪现象却不是“手足口病”的病。表现是孩子们在班级里聚集性发病,只有嘴巴里有疱疹,手心没有水泡,足底没有水泡,多有高烧。
每年4~7月,是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季节,常见于5岁以下的小宝宝,而幼儿园(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的场所,是它们最容易下手的地方,往往出现聚集性疫情或暴发疫情。
如何区别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
相同
不同
疱疹性咽颊炎
口腔的咽部和软腭都会长疱疹,并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和咽痛。
先发热再长疱疹,而且只有口腔和软腭会长疱疹,咽痛明显
手足口病
–
在口唇、手和脚,包括肛门周围,也会长有透明小水泡,关节部位还可见皮疹。出疹后发热,多是中低烧,咽痛症状不明显。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得了疱疹性咽炎?
2.突然高热,可出现惊厥。体温一般在37.7~40℃。
3.咽痛,疼痛到可使孩子流口水、拒食。
4.发病时常有呕吐或头痛,少数患儿有腹痛。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得了手足口病?
如果宝宝不幸“中招”,如何护理?
1. 注意隔离
2. 观察病情
3. 注意护理
4. 注意消毒
消毒什么?如何消毒?
1
空气
2
物体表面、地面、墙壁
3
衣物、被褥等织物
4
奶瓶、餐饮具
5
玩具、学习用品
6
手
7
便器
8
诊疗用品
9
校车
如何预防手足口&疱疹性咽颊炎?
01
接种疫苗
02
加强防御
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