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活动:“可爱的小鸡” 10:15—10:45
1.开始部分。
通过观看录像引导幼儿了解毛茸小鸡和长大小鸡的不同。
- 观看录像第一段,唤起幼儿对小鸡小时候特征的回忆。
教师提问:在录像中,你都看到的小鸡是什么样的?
幼儿:小小的,毛茸茸的。
幼儿:圆圆的头,胖乎乎的。
教师小结:小鸡小时候,小小的、毛茸茸的, 很可爱。
录像第一段呈现了毛茸茸的小鸡在草地上吃米的过程,第二段播放了幼儿喂养小鸡长大的过程。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形象性和动静相结合的特点很好地帮幼儿回忆和梳理相关经验,让幼儿更加丰富地了解到长大了的小鸡的不同特征。幼儿能够很 好地说出小鸡的不同姿态。 此外,通过图片定格,让幼儿详细地观察毛茸小鸡和长大小鸡的不同特征,比较后发现鸡冠、尾巴的结构特 征,为幼儿后期创作打好铺塾。
- 观看录像第二段和图片,引导幼儿了解长大小鸡的外形特征。教师提问:你发现长大的小鸡和之前的小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幼儿:长了红红的鸡冠、大大的身体,还有尾 巴呢。幼儿:它的脚也变大了。
幼儿:小鸡的毛变颜色了。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观察的真仔细!长大的小鸡,头上长出了鸡冠,身体变长了,翅膀变大了, 羽毛也增多了,颜色也变了,还有尾巴了。
教师提问:除了上面说的变化,还有什么变化? 比如它们在吃食的时候?
幼儿:能够吃很多的食物,捉虫的样子很快。
幼儿:它会站在细细的棍子上休息。
教师小结:你们说得真好,长大的小鸡不仅喜 欢抢米吃,喜欢扇翅膀,还喜欢站在高处休息……
- (3)幼儿创作,教师根据幼儿绘画的不同表现进 行适宜指导。教师:长大的小鸡太可爱了,有这么多的变化,你们愿意给长大的小鸡画张像吗?
教师介绍绘画材料。幼儿创作,教师进行重点指导。
对于绘画时拘谨、放不开的幼儿:XXX真认真,我特别喜欢你的画儿。如果一会儿头和身体能再画得大一些,方便大家看清小鸡做事情的样子, 那就更好了!
对于画面中长大的小鸡外形特征表现不明显的幼儿:让我来猜一猜,你的这只小鸡是鸡爸爸还是 鸡妈妈?鸡爸爸头上的鸡冠像什么?(教师提供相应 的小鸡图片供幼儿观察)
对于画面内容不丰富的幼儿:它的好朋友都有 谁?它们在一起还能做什么有趣的事情?
- 幼儿在绘画过程中,需要教师对个别、小组和全体幼 儿关注。每一位幼儿的绘画能力都不同,在指导幼儿绘画过程中要根据幼儿的原有水平,采用适时有效的方法 进行指导,体现出个性化的特点
- 2.结束部分。
- 引导先画完的幼儿向老师或同伴讲一讲自己的作品,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 展示作品,引导幼儿进行欣赏。
教师提问:你最喜欢哪幅作品?作品中的小鸡 长得什么样儿?
教师小结:今天小朋友给长大的小鸡画了像, 你们都画了大鸡冠、长大的翅膀,还有尾巴…… 还画出了它们在做游戏,比如站在棍子上玩、伸 长脖子吃食等。你们真棒!有时间我们拿给小鸡 看一看!
在作品讲评环节,我鼓励先创作完的幼儿将自己的画 讲给同伴,给幼儿更多表达的机会,在讲评过程中我能够抓住幼儿创作长大小鸡的明显特征进行讲评,不仅很好地肯定了画出小鸡不同特征的幼儿,还给幼儿再次梳 理了小鸡的特征。
3.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请幼儿讲述自己的作品。
转自北京市幼儿园优秀半日活动集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