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天性的广岛大学附属幼儿园
在广岛县东广岛市镜山的一个山脚下,有一座很不起眼的园所,但如果以为这是广岛大学附属幼儿园的全部那就大错特错了。实际上,整所幼儿园包括山脚下的园所和后山,占地面积足足有1384平方米。幼儿园有80名3-6岁的孩子,由不到10人的保育者进行管理和照料。园舍后面的一座高300多米的山丘是孩子们乐此不疲的玩耍天地。
广岛大学附属幼儿园的室内环境如同其他幼儿园一样,简单明了。但简单中透露着先进的理念,即把每一寸空间还给孩子。教室里到处可见孩子们从森林中捡拾的树枝、果子、树叶、花朵,以及用自然材料做成的作品。树枝上用纸剪贴的小朋友在树枝上攀爬、行走,分明是自己户外游戏情境的再现。结合圣诞节,孩子们灵活的用胶枪在树藤编缠的花环上粘贴各种自然材料,迎接即将到来的圣诞。
△富有自然气息与童趣的室内环境
△幼儿仔细挑选自己收集的自然材料
室外的活动更加震撼。整个山头都是孩子们游戏的场地,在原生态的场地中设计者因地制宜巧妙的提供了各种游戏器械,在树上悬挂的秋千、林中的小木屋、依势而搭的滑梯、缠在树上简单的绳索,一棵原地伐倒的大树、森林地面掉落的各种自然产物等等都是孩子们释放天性、快乐游戏的场所。孩子们在自主游戏的过程中,将他们的天性尽情的释放,遇到了问题和困难,他们会自主探索、寻找、尝试各种方法去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习得动作、合作、科学、语言等各方面的有益经验。
△原地伐倒的大树平衡木
△森林日里围弧而放的书包和水壶
每周一次的森林日,每月一次的做饭日和森林探险日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日子。森林日里,孩子们要在森林里度过一整天。早晨入园起,他们就将自己的书包和水杯在森林空处围成圆弧席地放好,然后开始森林里的游戏,荡秋千、走平衡木、爬木屋、捉虫子……耳闻着清脆的鸟声、呼吸新鲜的空气、感受着温暖的阳光,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和快乐。做饭日里,教师和孩子们共同准备各种材料,洗、切不同的蔬菜,了解到不同蔬菜外部特征和内部结构的不同;通过在林中生火,了解怎样让火着起来,怎样让火越烧越旺等。孩子们在亲自参与体验的过程中,逐渐建构数学、运动、语言等各方面的知识。
△做饭日的自然炉灶
参观之余,作为附属幼儿园的理事和董事,七木田敦教授在百忙之中为参访者做了”观察与记录”的专题讲座,通过生动鲜活的视频案例,简明扼要讲解了客观观察、互动观察、个性记录等核心内容,让参访者进一步明确了观察记录的重要性。
△广岛大学七木田墩教授介绍教师观察幼儿的不同方式
△赴日参访团园长向广岛大学附属幼儿园园长赠送礼物
广岛大学附属幼儿园参访启示:
1、依托政府政策支持和高校学术研究使得幼儿园健康发展。
1384平方米的占地面积不仅看的出社会对幼儿教育的支持和重视,也看到了办园理念的先进。开放的空间拓展了对幼儿探索的范围,可以更深入、广泛的了解周遭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而广岛大学的研究者们定期或不定期的现场调研和指导让幼儿园在研究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查找疏漏,弥补不足。当研究者们发现习惯了在自然中自由探索的幼儿存在幼小衔接的问题时,他们灵活组织学校参观日、入学家长会、模拟入学仪式等活动,帮助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
2、幼儿的运动能力是在不断磨练中发展起来了。
国内的参访者没想到也不敢想幼儿在园零事故,但这种奢望却真真切切的发生在广岛大学附属幼儿园里。面对坑坑洼洼的小路,陡峭的山坡,错综放置的树干,参访者走的小心翼翼,而幼儿园的孩子们却如履平地,甚至像擦滑梯一样从高高的斜坡上一滑到底。教师也无需跟在后面反复提醒,而是相信幼儿的探索、记录幼儿有价值的探索瞬间。这种情形让我们看到了一种良性的循环,即多运动——提高体能——更会运动——继续提高,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在这里,运动好像不受季节的影响,而是早已成为幼儿每天活动的最主要方式了。
3、重视节日和仪式对幼儿的影响。
圣诞节虽然在25日,但在连续参观的几个幼儿园里,无一例外的都在用各自的方式为圣诞节忙碌,有的就地取材用藤条编圣诞花圈,有的捡橡子装饰圣诞贺卡,还有的用松枝做圣诞树。然而圣诞节只是节日活动中的一个,从每个幼儿园的园长介绍或视频欣赏中,我们了解到孩子们过的节日非常丰富,如广岛大学附属幼儿园的孩子们3月份有女儿节,4月份有入园式,5月份有插秧节,6月份有播豆节,7月份有星星节等,不一而足。在参与各种传统文化节日的过程中,孩子们从慢慢接触到逐渐熟悉节日的起源、服饰、礼仪、规则。可想而知,美德教育、文化传承、民族精神,不需要多言,孩子们在参与中就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