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承传统、享童趣、得发展——谈传统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的融合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摘要:中国的传统文化感自然节律而成,蕴人文精神而丰,而教育子女,宜在幼时,先入为主,终身不移。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在幼儿园课程中的融合既能激发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幼儿的民族自豪感,丰富幼儿的知识,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又能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幼儿园课程;发展

一、传统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意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相国的情感。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品,每一位中华儿女都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感到自豪。而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因此中华传统文化对幼儿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上海市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会专家指出,在幼儿园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旨在教会孩子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在童蒙养正的幼儿期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既能提升幼儿的文明修养,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又能增强幼儿的文化认同,使其对民族文化产生亲切感,形成归属感,让幼儿确立我是中国人的观念,为培养现代中国人奠定基础。

二、承传统”——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

在幼儿园的特色园本课程中,教师要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进行不同维度的挖掘和利用,将不同的传统文化通过多种途径融入幼儿园的园本课程。

()体验传统节日风俗,丰富幼儿经验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教师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为契机,引导幼儿体验民俗游戏感受传统习俗,了解传统礼仪,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让幼儿了解传统文化比如,在喜迎春节时,幼儿园内挂上红灯笼,教室里贴上春联,幼儿穿上新衣欢看舞龙、舞狮节目表演,学一学剪窗花,在喜气洋洋的氛围中感受忙碌的喜悦利充实:月明明,饼圆圆的中秋节活动中,幼儿画月兔、提灯笼、尝月饼,听中秋节的传说和由来,感受这个象征团圆的节日独有的节日韵味。

在二十四节气中,有个别节气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如清明、立夏、冬至等,在清明时节悼念先人,踏青,放风,感受生机勃勃的氛围:在立夏这天让幼儿轮流称重,看秤人大声报数并讲着吉祥话,让幼儿感受立夏秤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在冬至这天,开展包饺子、吃饺子的活动,让幼儿知道冬至的由来,了解冬至节有着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认识我国传统的冬至节,体验传统节日习俗,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学习传统文学,启迪幼儿智慧

传统文学的载体繁多,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民间故事中等皆有丰富的优秀文学作品,幼儿通过欣赏、学习,不仅可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品味传统文学中的优美意境,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感受传统中华文化的渊博。

教师应选择适宜的传统文学作品融入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让幼儿欣赏朗诵耳熟能详的古诗词,阅读讲述民间神话、成语古诗等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感受中华传统文学的多样性、丰富性。如学习《咏鹅》《静夜思》《悯农》等经典唐诗,让幼儿知道其灵动、睿智、精辟的表达方式,同时了解唐诗中的平仄对仗、韵律、节奏等,感受其音乐美;讲传统故事,做美德儿童活动中,幼儿通过讲述经典的《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等传统故事,拓宽了知识面,培养了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趣讲神话故事活动中,幼儿在演绎《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夸父逐日》等经典神话故事的过程中感受古人丰富的想象力,也从这些故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开展传统民间游戏,提高幼儿能力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而传统民间游戏具有玩法简单易学、趣味性强、材料简便、不受时空限制的特点,十分适合在日常活动中开展。幼儿在传统民间游戏中能学习、掌握各种运动的知识和技巧,提高自身的运动能力,从而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比如,在传统民间游戏跳房子中,幼儿利用地上画好的方格进行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可双脚跳也可单脚跳;跳绳子游戏中既可以单人跳绳,又可以和同伴合作甩绳进行跳绳游戏。幼儿在这样的游戏中既练习了跳跃的技能,掌握了不同的跳跃方法,又能提高和同伴的合作能力。除此之外,踢毽子”“跳竹竿”“拈石子”“老鹰担鸡”“滚铁环”“捉迷藏等传统民间游戏也十分受幼儿喜欢,每一种游戏都能促进幼儿能力的提升,也让幼儿体会传统民间游戏的趣味性,从而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文化形式也多种多样,包括琴棋书画、中国戏剧、中国建筑、中华武术、语言文字等无数类别,每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都可以融入幼儿园课程,让传统文化扎根幼儿的内心深处,增强幼儿的文化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

享童趣一传统文化活动形式丰富多样

()别样体验,感受传统文化的妙趣

每个年龄段的幼儿都有着各自的特点,他们各方面的能力都是有所区别的,幼儿园组织开展传统文化活动的形式也应该是丰富多样的,同样的主题,活动的内容、方式应不尽相同。比如,在端午节活动中,小班幼儿找艾草、香蒲虎头帽、虎头鞋,系上五彩绳,配上香囊,穿上五毒服;中班幼儿动手做龙舟香包和舞龙;大班幼儿则开展斗蛋、斗草、投壶和射五毒等民俗游戏。在中秋节时,小班进行的月满中秋,'享欢乐活动里,小朋友念月饼童谣,分享不同口味的月饼,豆沙、五仁、莲蓉、蛋黄……每一种口味都寄托着人们对中秋的美好团圆愿望。中班开展花好月圆,月满中秋的活动,在玉兔剪影”“提线小兔”“团圆月兔等不同的手工制作活动中记录中秋节中的快乐故事。大班进行汉服雅韵,浓情中秋的活动,幼儿身着汉服,了解认识汉服的文化渊源,感受汉服的魅力。同样的传统节日能让幼儿有着不同的体验。幼儿参与、融入每一个充满趣味的传统活动活动中,能感受传统文化的妙趣横生。

()沉浸式体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创设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环境,以幼儿为主角,让幼儿置身传统文化中,通过自身体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比如,我园每年为中班幼儿举办诗意五岁礼活动,在活动当天,家长为幼儿穿戴好传统服饰,牵着幼儿的小手走过启智门,参加开笔礼,扶着幼儿小手一撇一捺地写出蕴意深刻的字。幼儿在衣冠之展环节中展现传统服饰之美;朱砂启智中接受美好祈愿;尊亲孝亲中知道百善孝为先,向家长行鞠躬礼。在这样的传统文化活动中,幼儿身临其境地体验了一次传统礼仪文化之旅,体验了成长的快乐,感受到了父母对自己的爱和对自己未来的美好期望。

()体验传统技艺,感受传统文化的智慧

中华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形式多样的传统民间技艺,幼儿教师可以将其渗透在幼儿园的各类活动中。比如,在迎接农历新年之际,幼儿通过欣赏、制作年画,能够感受年画的线条、色彩与其他绘画作品的不同,并知道苏州的桃花坞是中国著名的年画之乡。教师也可以邀请会制作桃花坞木刻年画的家长进入幼儿园为孩子们展示如何制作桃花坞木刻年画,并让幼儿动手进行制作,从而更深刻地了解这一传统民间工艺。此外,教师还可以在区域游戏中投放红纸,让幼儿玩剪纸游戏;在春季组织幼儿制作风筝;带领幼儿欣赏中国刺绣作品,了解传统的双面绣技艺;让幼儿学习制作简单的中国结;欣赏传统戏剧,感受京剧的明亮华丽、昆曲的清婉悠扬等。这样将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不但能调动幼儿的学习热情,而且能使幼儿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中的无限智慧。

四、得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育人促成长

3-6儿童学习发展指南》分别从幼儿学习与发展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这五个领域进行描述。浸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幼儿是否能在这五大领域中得到发展呢?答案是肯定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多样的表现形式,那些适合幼儿且易于理解、直观形象的内容能促进幼儿发展。

()传统文化活动促幼儿运动能力提高

传统文化中的中华武术能激发幼儿参与锻炼的热情,锻炼幼儿的身体。幼儿通过学习教师编排的武术操,可以锻炼平衡能力、协调能力、手眼配合能力、简单的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同时,传统民间体育游戏也是丰富多样的,能提高儿的运动能力。比如,踢键子游戏能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及灵敏力:跳竹竿游戏能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及合作能力;推铁环游戏能提高幼儿的协调性、控制力等幼儿在传统游戏活动中不仅能体验游戏的快乐,还能强健体魄。

()传统文化活动促幼儿语言发展

汉语的学习和使用是幼儿语言表达的基础,而传统文学的学习则能更好地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成语故事、传统美德故事、神话故事等都值得幼儿去一一学习,并能从中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在激发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热爱之情的同时,丰富幼儿的语言,提升幼儿的表达能力。

()传统文化活动促幼儿良好习惯养成

中国传统文化礼仪文明中的起居礼仪、饮食礼仪、社交礼仪等能让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遵守日常生活中的社会行为规范,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有初步的责任感。同时,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对中国发展历史的了解可以激发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怀,并使其在这一过程中学习做一个善良的、有爱心的中国人

()传统文化活动促幼儿科学探究兴趣提升

在传统文化中有着不计其数的发明创作,其中四大发明闻名于世,它们是中国古代创新的智慧成果和科学技术,在幼儿园课程中,这些均能进行融合渗透,也都能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比如,在研究造纸术时,幼儿能运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而传统文化中的民间益智游戏,如七巧板、九连环等,则能让幼儿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传统文化活动促幼儿感受艺术美

中华传统文化中有着书画、刺绣、剪纸等不同门类的传统艺术活动,将其融入幼儿园课程能激发幼儿对传统艺术的兴趣,在传统艺术的熏陶下,也能让幼儿初步感受意境美、形式美,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让幼儿感受美、发现美。因此,在幼儿园课程中融入与开展优秀的传统文化活动,能让幼儿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五、构建家园共育平台,弘扬、传承传统文化

家园共育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园课程实施中不可或缺的助力,因此,幼儿园应通过构建家园共育的平台,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的传统文化活动。比如,定期在信息平台推送春分、雨水、立夏等二十四节气的相关内容,让家长关注传统文化,收集家长的传统文化资源,并邀请家长入园与幼儿进行互动,由此开展了一系列亲子传统活动,如串冰糖葫芦、画糖画、品芝麻糕、尝青团等传统美食的制作、品尝活动,让幼儿在“观、试、品”的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幼儿园还有制作桃花坞木刻年画、表演川剧变脸等一系列家长入园参与的传统文化活动,能在亲子互动中弘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六、结语

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中,将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与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紧密结合在一起,根据幼儿阶段身心发展特点和现有的知识水平开展传统文化活动,能让幼儿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之下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幼儿心中,使幼儿萌发热爱中华秀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积极主动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承传统、享童趣、得发展——谈传统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的融合-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承传统、享童趣、得发展——谈传统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的融合-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承传统、享童趣、得发展——谈传统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的融合-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END

承传统、享童趣、得发展——谈传统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的融合-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承传统、享童趣、得发展——谈传统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的融合-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赋能在笔尖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承传统、享童趣、得发展——谈传统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的融合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