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用心倾听,用爱陪伴——教师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实践策略探讨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用心倾听,用爱陪伴——教师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实践策略探讨


摘要:幼儿园一日活动是指幼儿园每天开展的一切教育活动,通常包括生活、学习、运动以及游戏四大活动,虽然这四大活动侧重点各不相同,但活动的宗旨都是为了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幼儿园一日活动是幼儿教育的基础,想要将其开展好,需要幼儿教师用心倾听,用爱陪伴,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组织安排好活动的所有环节。然而,在现实教学中,部分幼儿教师在幼儿园一日活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实施效果欠佳。基于此,广大教师有必要对幼儿园一日活动展开深入探讨。

关键词: 幼儿园 一日生活 环节 实践策略 

   幼儿园一日活动是学前教育阶段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实际教学中,幼儿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多样化的教育活动,从而使幼儿园的育人目标通过一日活动加以实现。在幼儿教育中,教学质量很大程度上与幼儿教师所组织的一日生活活动的质量密切相关,因此,在幼儿日常教育实践中,幼儿教师应高度重视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开展,并结合自身情况合理安排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确保其规范化、常态化开展,从而让幼儿在科学有序的活动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幼儿园一日活动概述

幼儿园一日活动是指幼儿一天之内在幼儿园里发生的所有事情的总和。通常情况下,幼儿园一日活动主要以游戏活动的形式开展,将教育渗透到各种活动中。具体而言,幼儿园一日活动主要包括生活、体育、游戏以及学习四种活动类型 [1] 。在实际教学中,幼儿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一日活动各个环节的育人价值,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让幼儿的综合素质通过幼儿园一日活动得到充分提升。因此,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所蕴含的规范,对幼儿未来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实践现状

(一)安全现状

一是入园环节。主要问题是部分教师忽视了幼儿的精神状态,没有向幼儿家长询问有关孩子的情况,未能及时观察幼儿否有发烧感冒的症状。此外,部分教师没有仔细检查幼儿是否携带一些违反园规的物品进入幼儿园。二是就餐环节。部分幼儿有挑食的习惯,并且在吃饭过程中喜欢说话喧闹,甚至有些幼儿喜欢将筷子、勺子放在嘴里玩耍。三是室内活动环节。活动室场地不够宽敞,一些教学器具边角凸出,容易产生安全隐患。同时,由于活动室空间有限,很多活动难以开展,幼儿的参与性也不高。四是户外活动环节 [2] 。户外场地需保障幼儿的安全,但部分幼儿在活动前准备活动不足,活动过程不注重快慢结合和动静结合,如果活动的安全措施不到位,就容易产生安全事故。五是午睡环节。部分幼儿教师忽视了午睡巡逻值班。幼儿在午睡时容易感冒,不利于身心健康,还有部分幼儿在午睡时段内爱说话,影响其他幼儿的正常午休,容易引发幼儿之间的矛盾冲突。六是离园环节。在快要离园时,经常会出现幼儿嬉戏打闹的现象,很容易在打闹时出现安全问题。

(二)组织现状

一是部分幼儿教师组织活动的内容较为简单,不够生动活泼,难以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二是部分幼儿教师组织的活动以知识技能传授为主,忽视了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三是部分幼儿教师在投放活动材料时没有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导致活动材料难以发挥出应有的育人价值。同时在活动组织形式方面,形式较为单一固定,丰富性、灵活性有所欠缺 [3] 。四是在幼儿参与活动过程中,部分幼儿教师观察不细致,没能在恰当的时机给予幼儿必要的帮助和启示。五是部分幼儿教师在参与活动时,经常以师者的身份参加,这会削弱游戏的趣味性,同时也会降低幼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六是幼儿的能力水平各不相同,部分幼儿教师没能以差异化的方法加以对待,导致活动效果大打折扣。

(三)过渡现状

一是部分活动以集体的形式开展效果更佳,但实际开展过程中主要以自由的形式开展,导致时间利用不充分 [4] 。二是幼儿自由活动的时间有限。三是午睡时间安排上不够科学,由于幼儿午睡基本上都安排在同一时间,起床时间也基本在同一时间,这就导致幼儿教师在给幼儿穿戴过程中出在手忙脚乱的情况。四是两个活动衔接时,过渡环节较为生硬、不自然。五是部分幼儿教师在过渡过程中忽视了游戏的重要性。

三、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实践原则

(一)目标性原则

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安排是否得当,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目标是否明确,教师是否根据目标开展各项活动。在具体安排幼儿园一日活动时,教师要着重活动中目标的导向性,改变以往那种先选教材再制订目标的做法,先以目标为主,也就是应该以提升哪方面为依据而选择对应的教学素材,然后再根据所选教学素材的特点挖掘剖析材料中所蕴含的教育性,结合幼儿的发展目标制订出相应的教学活动目标。由于活动内容基本上都是根据大目标中的某一个点对应选择的,因此在编排内容时,教师应该关注不同幼儿的差异化需求,从而体现幼儿发展性与活动目标之间的关联性。

(二)操作性原则

幼儿年龄尚小,心智发展还不够成熟,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基本上是以具象思维为主,因此,幼儿教师在组织开展一日活动时应该让幼儿多进行一些实践操作。通过具体操作,幼儿对事物的认知会更加全面,同时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事物间的各种联系。教师要将幼儿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情感作为他们理解事物之间联系的重要前提,这与幼儿自我构建学习的需要更为契合 [5] 。例如,教师可以让幼儿通过帮助食堂阿姨择菜来加深对蔬菜的理解;通过引导幼儿折叠纸盒来深化对立体几何的认知;通过摆弄物体,让幼儿从中发现物体的特点,发现材料的一些特性,这是幼儿感受性学习最为有效的方法。需要强调的是,操作并不仅指操作某种具体的物件,还指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到某种环境中进行实际观察感知,利用自己的多种感官对事物、环境进行多方位的感知理解。

(三)游戏渗透原则

根据皮亚杰游戏理论可知,在学前教育阶段,幼儿基本上都处于象征性游戏阶段。随着教育理论的快速发展,游戏的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了更广义的解释。从广义上来讲,游戏就是可以让参与者以愉快的心情参与其中的各项活动,这些活动可以没有传统游戏中所必需的各种规则,相对而言,在形式上更为宽泛。教师应该认可这种广义上的游戏,并将这些游戏理解为学前教育阶段游戏在教学中的渗透性表征。在此基础上,在组织开展幼儿园一日活动过程中,幼儿教师可以让幼儿自主选择活动项目,并自带玩具 [6] 。同时幼儿教师要为幼儿提供游戏机会,激发他们参与游戏的积极性。游戏渗透原则注重在于渗透,而并不在于游戏的具体形式、内容、过程,也无须拘泥于一些传统意义上的规定,但幼儿教师在游戏渗透过程中应该结合幼儿的特点有所侧重。

(四)动静结合原则

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动静结合原则主要体现在整体上,即当前一段的活动项目在活动量上较大时,在下一个运动项目的选择上就应该有所不同,应该选择那些运动量较小,偏安静一些的运动项目,这样一方面可以让运动之间保持差异性,另一方面还可以实现动静结合,让幼儿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充分的休息。在组织开展幼儿园一日活动过程中,幼儿教师应该根据幼儿各方面的综合情况落实动静结合原则,如在一日活动中可以让幼儿在早晨适宜的环境下做一些运动量相对较大的活动,而让他们在中午温度较高的环境下做一些眼保健操这种运动量较小的活动,实现动静结合、劳逸结合。此外,动静结合原则也体现在某个具体的活动项目中。例如,为了让那些较为费时、操作较为复杂的活动项目顺利开展,幼儿教师可以采用切断的方式,也就是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切割,让幼儿通过片刻的休息达到情绪调整的目的。这样既可以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又可以让幼儿在节奏不同的活动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尤其是那些操作性活动,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体现动静结合的原则,照顾幼儿之间的差异性,如速度慢的幼儿可以这段休息时间完成任务。这样不仅可以缩小幼儿之间的差距,还可以让所有幼儿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四、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实践策略

(一)生活活动实践策略

想要顺利开展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生活活动,就要教师采取有效的实践策略。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总结概括出了以下几点。一是对所有幼儿进行全面详细的了解。由于每个幼儿身心发展各不相同,因此,幼儿教师应该对每个幼儿进行深入了解,了解他们的方方面面,并根据他们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法。二是抓住关键期。尤其是开学初期,这一阶段是培养幼儿生活习惯的关键阶段。三是常态化的开展常规管理。假如幼儿教师在管理上过于宽松,没有制订合理的制度,没有对幼儿进行科学引导,任其发展,那么整个班集体就难以拧成一股绳,班级会缺乏凝聚力。四是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一般而言,幼儿园在餐前、饭后以及午休前都会给幼儿播放一些优美的音乐,幼儿教师可以借助这些音乐培养幼儿听声做事的习惯,让他们在优美的音乐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幼儿教师还可以借助榜样的力量引导幼儿养成良好习惯。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幼儿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身上的优点,及时表扬幼儿表现出来的好习惯、好现象,引导他们自觉养成良好习惯 [7] 。五是幼儿教师在常规管理中要保持连贯性与统一性。幼儿教师之间应该相互讨论,制订出符合本班的各项管理制度,并严格落实,从而让常规管理形成一种常态化机制。

(二)学习活动实践策略

一般而言,每天早上九点到十点是集体学习的时间。在幼儿教学中,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课堂教学中,幼儿教师应该采用以下几点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组织幼儿开展手指游戏,达到稳定情绪的目的。稳定的情绪对幼儿是极为重要的,幼儿特定的身心发展特点导致他们情绪较为不稳定,而情绪不稳定恰恰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因此,为了保障课堂教学效果,幼儿教师在课前一定要采用恰当的方法稳定幼儿的情绪,让他们尽快安静下来,做好学习准备。其次,巧用教具,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由于幼儿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所以在教学中应该创设良好的环境,借助一些恰当的教具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他们更加专注于教学活动,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再次,借助多媒体设备,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多媒体教学可以让抽象难懂的内容具象化,同时多媒体教学还可以将音乐、动画、视频等多种要素融入教学过程中,让幼儿的感官受到多重刺激。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创设一个教学情境,使幼儿的思维更加活跃,学习效率更高。最后,进行角色扮演,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幼儿充分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例如,在带领幼儿学习音乐时,为了让他们更好地掌握相关音乐情感,幼儿教师可以让幼儿结合曲中角色进行演唱。在故事课上,也可以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让他们在玩耍中学习,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运动活动实践策略

户外运动活动不同于课堂教学,它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可以让幼儿将在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应用到实践活动中,也可以让幼儿在学习劳累之余强身健体,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提高幼儿学习有效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幼儿每天锻炼的时间不能少于两小时,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开展户外运动活动时,幼儿教师要善于借鉴其他地区成功的做法,然后结合自身的情况将其运用到实际教学活动中,组织幼儿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户外运动项目。在开展户外运动项目之前,幼儿教师要对活动进行合理规划,制订科学的活动计划。同时在户外互动开展过程中,幼儿教师要做好监督帮助工作,保护幼儿的安全,为幼儿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运动环境。此外,在户外运动结束后,幼儿教师还应该组织幼儿对自己在户外运动中的表现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为以后组织开展类似的活动积累经验,奠定基础。

(四)游戏活动实践策略

对幼儿来讲,游戏不仅是一种有趣的娱乐方式,而且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在游戏活动中,幼儿可以在放松自在的环境下学习,这样更容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为此,在学前教育阶段,幼儿教师应该多开展游戏活动,寓教于乐,并且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性,使每个幼儿都能在游戏中得到应有的提升。在具体开展游戏活动时,幼儿教师应该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为幼儿打造适宜的游戏环境。在提供游戏材料时,要确保材料的多样性与可变性,让幼儿在游戏中拥有足够的选择余地。在游戏过程中,幼儿教师要引导幼儿相互合作,共同克服游戏过程中的问题,这样幼儿既可以感受到收获感、满足感,还能够锻炼团队意识、合作能力等,这对他们未来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综上所述,幼儿园一日活动是实现幼儿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在幼儿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平等对待每一个幼儿,关心他们的成长。同时,应该强化对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管理,做好一日活动的各项准备工作,通过科学安排,将各个环节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充分发挥一日活动各个环节的育人价值,让幼儿的综合素养得到有效提升,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风杰.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民间游戏的实施探索[J].河南教育,2023(05):95-96. [2]陆枫灵.基于幼儿园一日活动渗透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究[J].教育界,2023(07):77-79. [3]王丽.深耕细作,守正创新——浅析乡土资源融入农村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策略[J].教育界,2022(35):125-127. 

[4]刘静.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幼儿成就感培养的探究[J].家教世界,2022(36):10-11. 

[5]李甜甜.传统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应用价值、原则与策略[J].新课程研究,2022(35):108-110. 

[6]樊雨菲.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生活化策略探究[J].试题与研究,2022(29):194-196. 

[7]邹庆妤.安吉游戏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开展[J].家教世界,2022(27):10-11.


用心倾听,用爱陪伴——教师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实践策略探讨-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赋能在笔尖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用心倾听,用爱陪伴——教师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实践策略探讨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