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在幼儿园大班中的实践研究——以幼儿园节日主题教育活动的应然追求为例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在幼儿园大班中的实践研究——以幼儿园节日主题教育活动的应然追求为例


摘要:学前教育当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和健康人格。同时,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 会逐渐领悟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这时, 教师应该帮助幼儿园小朋友从丰富的传统节日当中, 感受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让幼儿在增长见闻的同时, 还能吸收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精华, 并从中获得热爱祖国、珍惜亲情、尊老爱幼等一系列珍贵的品质。

关键词: 幼儿园 学前教育 节日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 “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 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 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中华民族一代代人的努力, 将传统文化与时代的发展相结合, 而我们的孩子, 就是中华文明未来的传承者和发扬者。因此, 通过传统文化来进行文化教育, 就成为学前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同时, 传统节日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往往以丰富的习俗、充沛的情感, 寄托承载着中国人的民族情感。所以, 教师应该积极将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加入到幼儿园大班的教育过程中, 使小朋友在愉快的节日氛围当中, 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并在活动参与过程中感知美、传承美。接下来, 我将从四个方面简述幼儿园节日主题教育活动。

一、在福字制作活动中感受春节传统文化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为重视的节日之一, 也是一个以“合家欢聚”为主题的传统节日。春节历史悠久, 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的祭祀活动中, 是中国最为盛大、最为热闹, 也是最为重要的古老传统节日。在幼儿园当中, 为了增强小朋友对于春节的了解和仪式感的认知, 教师组织了福字制作活动来帮助小朋友感受春节。希望小朋友在活动的参与过程中, 收获知识, 并体会到春节的欢庆氛围。

例如, 我所在的幼儿园在大班组织了福字制作活动。因为大班小朋友已经具备了较为精巧的手工制作能力, 因此, 我安排了使用红色手工纸裁剪福字的活动, 邀请小朋友共同参与。小朋友们观察教师制作, 通过自己动手折纸、裁剪等几个步骤, 先后剪制出了福字。然后, 我要求每一位小朋友制作两个福字, 并拿回家, 让家人将福字进行张贴。同时, 我告诉小朋友, 福字对于中国春节有着特殊的含义:“福字在中国民间的地位并不普通, 它意味着一切可以给人带来幸福的事情, 既包括丰衣足食、平安健康, 也包括国泰民安、天下太平。”因此, 将福字贴于家中, 是小朋友对家人在新的一年的殷切祝福。大班的小朋友在福字制作过程中, 不仅获得了动手参与春节节庆装饰的机会, 也在动手和倾听的过程中, 掌握了传统春节的相关文化和知识。

通过福字活动的参与, 小朋友不仅明白了春节的来历和福字的重要意义, 也在参与的过程中, 感受到了中国人对于春节的重视程度。同时, 整个活动的参与也帮助幼儿在内心深处, 建立起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参与积极性。更重要的是, 小朋友在活动参与过程中, 还对传统春节文化建立起了深切的认同感。

二、在粽子制作活动中感受端午民俗文化

幼儿与成人最大的区别就是成人可以依靠生活经验和丰沛的想象力, 来完成抽象知识的认知, 但是幼儿往往需要具象化的活动参与, 才能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的认知和了解。因此, 通过粽子制作活动来帮助小朋友感受端午节的节日文化, 就是最为显著和收效甚广的民俗文化教育方式。同时, 小朋友通过粽子的参与制作, 将更为深入地理解端午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和文化构成。

例如, 在临近端午的时候, 我在大班开展了粽子制作活动, 并以此活动来帮助小朋友感受端午民俗文化。首先, 我结合投影仪为小朋友介绍了端午节的来历, 并指出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屈原, 大家互致问候的时候应说“端午安康”。接着, 我通过投影仪为小朋友播放了赛龙舟的影像。最后, 在我和生活老师的帮助下, 小朋友纷纷投入到粽子制作过程中。通过观察粽子的制作和亲自动手参与, 小朋友不仅了解了端午节的节日文化, 也在亲身体会过程中, 加深了对于端午节寄思缅怀文化情感的理解。

通过制作粽子并倾听端午节日的来历和习俗构成, 小朋友不仅了解了基本的节日活动, 还在粽子制作的参与过程中, 感受到了中国人对于先人的崇敬和缅怀的情感。小朋友通过参与粽子制作的活动, 不仅收获了与节日相关的基本知识, 也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因此, 教师应该积极帮助小朋友探索不同节日的节日文化, 并通过相关主题活动, 帮助小朋友认知和理解传统文化, 使幼儿亲身感受中华民族重视传统、重视传承的文化氛围。

三、在月饼亲子活动中感受中秋团圆文化

中秋节兴起于唐朝初年, 对于中华民族而言, 中秋节可谓是与春节齐名的重要节日之一。中秋节自古就有祭月、赏月、拜月、与家人分食月饼、赏桂花、喝桂花酒等传统习俗, 同时, 因为中秋节当晚的月亮恰逢一年当中最为圆满的时候, 因此, 有很多人通过圆月来对家人遥寄相思, 可见, 中秋节对于中华民族的重要性。幼儿园安排亲子活动, 邀请家长与幼儿共同参与月饼制作活动, 不仅让小朋友在活动参与过程中收获与中秋节相关的知识, 还能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传承中秋团圆的节日文化。

例如, 我所在的幼儿园曾于中秋前组织亲子月饼制作活动, 并邀请每一位小朋友带领一位家长共同参加。在活动中, 教师介绍了中秋节与月饼的来历, 并准备了烤箱、月饼模具和各种材料, 要求家长协助小朋友在教师的教授下, 进行月饼制作。月饼制作完成后, 教师将每一组家庭制作的月饼分发下去, 请小朋友与家长分食, 并感受月饼为他们带来的甜蜜和幸福的感觉。同时, 教师告诉家长和小朋友, 中秋节就是一个团圆的节日, 如果小朋友可以和家人临窗而坐, 并分食一枚甜蜜的月饼, 那就是中秋最幸福的事情。

通过举办制作月饼亲子活动, 既可以提高小朋友对于中秋节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又可以在活动中增进家长与幼儿的感情, 使小朋友切身感受到中秋节人们对团圆的期盼以及与家人共处、分食月饼的幸福。

四、在送暖社区活动中感受重阳感恩文化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也是重阳节节日文化的核心。每个人都会衰老, 当一个人丧失劳动能力、身体机能下降, 伴随而来的不仅仅是身体的变化, 还有心理上的变化。因此, 重阳节的节日活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幼儿园通过在重阳节组织活动并邀请小朋友参与, 其教育目的就是让幼儿从内心深处学会关注老年人, 并通过重阳节活动的积极参与, 认识到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并将这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例如, 我组织大班的小朋友在本社区进行“重阳送暖”活动, 组织小朋友在社区广场上拿着绘本为老人讲故事, 并为每一位老人送上一支康乃馨。社区广场上休息的老人大多年龄在60—80岁之间, 已经退休, 但儿女大多不能每天陪伴在左右。因此, 小朋友们为他们讲故事、与他们聊天, 不仅能给老人们带来快乐, 也让小朋友感受到了老人渴望陪伴的情感与敬老爱老的重要性。

在社区举办送暖活动不仅提高了小朋友对于重阳节的认识, 也让小朋友切身接受了尊老敬老的感恩教育。可见, 传统文化当中的节日文化教育不仅是一种文化传承, 更能帮助小朋友学习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 提高文化素养。

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开启了幼儿对于美的感知, 还可以帮助幼儿建立完善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传统节日是经过千百年来的传承流传下来的中华民族文化精髓, 也是提高幼儿民族认同感、增强我国民族凝聚力的有效文化教育方式。因此, 教师应该积极通过传统节日活动教育, 来加深小朋友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相信经过教师的引导, 以及幼儿与家长的积极配合, 定可以在提高幼儿传统文化认知的基础上, 帮助幼儿成为一名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者与创造者。




参考文献


[1]蒋煜.浅议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J].科教导刊 (上旬刊) , 2015 (01) . [2]金虹青, 邓翾.节日文化与幼儿园节日课程的开发[J].学前教育研究, 2007 (03) .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在幼儿园大班中的实践研究——以幼儿园节日主题教育活动的应然追求为例-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赋能在笔尖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在幼儿园大班中的实践研究——以幼儿园节日主题教育活动的应然追求为例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