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自我表现·成功体验·自我效能感:幼儿自信品质培养策略——以大班角色游戏“我是小记者”为例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自我表现·成功体验·自我效能感:幼儿自信品质培养策略——以大班角色游戏“我是小记者”为例-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摘要: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对幼儿今后形成健全人格具有重要影响。在幼儿人际交往方面,培养幼儿具有自信的表现是其中一个重要目标。角色游戏是实现幼儿自信品质的养成重要的手段、方式,对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文章采用实践法,总结在角色游戏中,通过自我表现、成功体验、自我效能感三个维度进行锻炼,从而提升自信品质的策略。

自我表现·成功体验·自我效能感:幼儿自信品质培养策略——以大班角色游戏“我是小记者”为例-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自我表现·成功体验·自我效能感:幼儿自信品质培养策略——以大班角色游戏“我是小记者”为例-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自我表现·成功体验·自我效能感:幼儿自信品质培养策略——以大班角色游戏“我是小记者”为例-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关键词: 自我表现 成功体验 自我效能感 

自我表现·成功体验·自我效能感:幼儿自信品质培养策略——以大班角色游戏“我是小记者”为例-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自我表现·成功体验·自我效能感:幼儿自信品质培养策略——以大班角色游戏“我是小记者”为例-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自我表现·成功体验·自我效能感:幼儿自信品质培养策略——以大班角色游戏“我是小记者”为例-幼师课件网第7张图片



3-6岁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阶段,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这个阶段的重要内容 [1] 。在这关键期,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提升幼儿的自信品质呢?辽宁师范大学王娥蕊、杨丽珠认为,自我表现、成功体验、自我效能感是幼儿自信心的基础建构 [2] ,其中自我表现是儿童自信心发展的行为因素,成就感是儿童自信心发展的动力因素,自我效能感则是儿童自信心发展的核心因素。这三个方面密切联系、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幼儿自信品质的培养 [3] 。笔者认为,角色游戏是培养幼儿自信品质行之有效的方法。角色游戏是指幼儿通过角色,运用模仿和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 [4] ,是幼儿园最重要的三大游戏之一,也是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一种游戏。本文以幼儿角色游戏“我是小记者”为实例,通过游戏活动,实现幼儿自我表现、成功体验和自我效能感三个维度的锻炼,从而提升自信品质。


一、自我表现:为培养幼儿自信品质提供机会 

自我表现·成功体验·自我效能感:幼儿自信品质培养策略——以大班角色游戏“我是小记者”为例-幼师课件网第8张图片


自我表现的意思是显示或宣扬自己的优点,使自己突出。不自信的幼儿不爱表现自己,在活动中常常将自己置于可有可无的角色中,弱化自己的存在感。如何在游戏活动中让每个幼儿都能实现自我表现呢?


自我表现·成功体验·自我效能感:幼儿自信品质培养策略——以大班角色游戏“我是小记者”为例-幼师课件网第9张图片

(一)玩“自己”的游戏激发幼儿自我表现欲

自我表现·成功体验·自我效能感:幼儿自信品质培养策略——以大班角色游戏“我是小记者”为例-幼师课件网第10张图片


一个好的游戏应当是教师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由开放的游戏环境,教师仅提供适当的帮助,追随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生成“自己”的游戏,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主角。例如,角色游戏《我是小记者》,是幼儿园混龄游戏《百合小镇》中的一个小游戏。缘起于百合小镇的物业公司想了解各个店铺需要什么帮助(服务)而衍生的一项调查活动。游戏《我是小记者》源于幼儿自己的需要,游戏过程中玩法、规则由幼儿自己讨论制定,游戏材料由幼儿自己收集、制作而来。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是游戏的主角,由幼儿主导游戏、决策游戏、感受游戏。由于幼儿是游戏的主角,激发了幼儿的幼儿游戏意愿,自然引发幼儿自我表现的欲望。

教师们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游戏过程中要避免教师化的虚假游戏即高控游戏出现。当幼儿问:“老师,下面我该干什么?”“老师,可以结束了吗?”这种游戏就是典型在教师高控下的游戏,幼儿在这样的游戏中小心翼翼,不敢主动探索,缺乏游戏主动性,当然也就不愿意自我表现。


自我表现·成功体验·自我效能感:幼儿自信品质培养策略——以大班角色游戏“我是小记者”为例-幼师课件网第9张图片

(二)游戏活动情节的设置推动幼儿自我表现

自我表现·成功体验·自我效能感:幼儿自信品质培养策略——以大班角色游戏“我是小记者”为例-幼师课件网第10张图片


游戏活动实现幼儿的自我表现,其中游戏活动情节的创设也至关重要。仍以游戏《我是小记者》为例,游戏中由幼儿担任小记者进行采访,幼儿主动出击,对感兴趣的人进行观察、访问、录音、录像等。这样的游戏情节为每个参与游戏的幼儿提供充分自我表现的机会,将不自信、退缩的幼儿推到游戏前方,而不是在游戏可有可无的角色中继续隐藏自己。人人都是游戏活动进行下去的推动环节,缺一不可。通过游戏情节的开展,让人人参与得以实现。


自我表现·成功体验·自我效能感:幼儿自信品质培养策略——以大班角色游戏“我是小记者”为例-幼师课件网第9张图片

(三)游戏材料的新奇增强幼儿自我表现的勇气

自我表现·成功体验·自我效能感:幼儿自信品质培养策略——以大班角色游戏“我是小记者”为例-幼师课件网第10张图片


在材料选择上,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认知能力和兴趣点,利用“新”和“奇”增强游戏活动的吸引力。如游戏《我是小记者》中,道具材料为电子产品(平板电脑和智能话筒),让幼儿体验人工智能带来的新奇和乐趣,十分契合幼儿的兴趣点。智能话筒和平板的“新”和“奇”使游戏富有吸引力,增强了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刺激幼儿增添自我表现的勇气,进而达到实现自我表现的目的。

以下是游戏《我是小记者》中,游戏材料对幼儿产生影响的实录:

实录一

今天,小艺、铭铭、阳光组成一个采访组出发了。

小艺一直摆弄着手里的话筒,自豪地说:“这是我家里带来的。”

铭铭和小艺来到米店前,他们都想先采访。铭铭看了看小艺手里的话筒说:“猜拳吧,谁赢了谁先。”“好吧!”小艺答应了。“锤子剪刀布……”“我赢了!”铭铭高兴地说。小艺咬了咬嘴唇,想了一下说:“三局两胜”“锤子剪刀布……”小艺和铭铭又开始新一轮猜拳,这次小艺赢了。“欸和!”小艺欢呼一声,奔奔跳跳地跑向米店采访。

小艺来到米店,看了看米店地工作人员,犹豫了一下,没有进店。一起的铭铭说:“要不我先来采访,你把话筒给我。”“不要!”小艺立刻拒绝,开始走进米店。她把话筒凑到茶米店的工作人员嘴边,小声地问:“您好,我是小记者,我问你个问题,你喜欢这个工作吗?”

以上片段就是典型的由游戏材料引发的自我表现行为。据了解活动中的小艺平时是一个自信心不足、较害羞的幼儿,比如,小艺在街上遇到妈妈的同事常常不好意思打招呼,把头扭到别处看风景;教师请小艺在周一的升旗仪式指挥,小艺会拒绝:“我不会”“我不敢参加”。但是在此次游戏过程中,话筒让小艺充满自豪,也引起同伴的强烈兴趣。从猜拳输了提出“三局两胜”看出小艺迫切想使用话筒的心情。话筒激发了小艺游戏的兴趣,使得小艺克服胆小、害羞的性格特点,鼓起勇气用话筒完成采访行为,达到在游戏中实现自我表现的目的。


二、成功体验:为培养幼儿自信品质提供动力 

自我表现·成功体验·自我效能感:幼儿自信品质培养策略——以大班角色游戏“我是小记者”为例-幼师课件网第8张图片


成功体验,是幼儿学习的内生动力。于游戏而言,也是需要让幼儿获得成功体验,并将这体验化成动力,发展幼儿的自信心。游戏活动中,幼儿难免会碰到困难,这需要幼儿去解决,在解决过程中,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建立敢于向困难挑战的信心。

实录二

又一次采访游戏开始了,小艺和宁宁来到跳蚤市场。

小艺来到摊位老板前面,此时老板甲正在埋头整理物品,小艺拍了拍老板甲的手臂。老板甲转过头问:“干什么?”小艺小声地说想采访他,但因为现场太嘈杂了,老板甲没听清,没有理睬小艺。小艺第一次采访失败。

老板乙正在招呼一个顾客,小艺把话筒怼到老板乙的面前说:“老板,我能采访你吗?”老板乙说:“我没空,好了,别堵在这里了。”并轻轻地推了一下小艺,小艺只好走出摊位。小艺第二次采访失败。

小艺和宁宁走到旁边苦恼地说:“怎么办呀?”小艺说:“要不告诉老师吧,不采访了。”宁宁说:“不好,再等一下吧。”这时小艺看到一旁正在工作的裴老师(小艺认识并熟悉),小艺走到裴老师面前,指着老板边对裴老师说:“裴老师,他们不让我采访,你能帮我吗?”

在裴老师的帮忙下,小艺开始了采访,她问老板甲:“你喜欢你的工作吗?”老板甲答:“喜欢。”又问:“你在工作中有没遇到什么困难?”老板甲答:“没有。”“他说没有!”小艺立刻转过头,笑着对着拍摄者(宁宁)说。

采访活动中,小艺连续两次采访跳蚤市场老板没有成功的情况下,萌生了中断游戏的想法,同伴的坚持带动她产生再试一试的心态。偶然间发现熟悉并信任的教师让小艺产生求助的想法,她的求助获得教师支持。通过教师向采访对象协商,小艺重新获得采访机会,解决了采访遇到的困难。

虽然小艺的采访过程只问了短短两个问题,但采访结束时,艺涵脸上那大大的笑容,充分表明了她成功的喜悦。连续失败后的再次尝试,提高了幼儿的耐挫力。失败后的成功,放大了幼儿成功的喜悦感和满足感,给幼儿留下深刻的体验。

求助的成功、采访的成功,使得小艺产生“自我激励”的心理状态,自信心随之萌芽。“我也能”“我行的”,这样的潜意识认识在游戏活动中得到验证,得到强化,从而增强自信心的培养。


三、自我效能感:为培养幼儿自信品质产生积极影响 

自我表现·成功体验·自我效能感:幼儿自信品质培养策略——以大班角色游戏“我是小记者”为例-幼师课件网第8张图片


自我效能感指的是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 [4] 。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人们观察示范行为而获得的替代性经验(间接经验)对自我效能的形成有巨大的作用。观看或想象那些与自己相近的人们的成功操作能提高观察者的自我效能判断,并确信自己也有能力完成相似的行为操作。 [5] 另外,来自周围同伴的鼓励和赞美也能提高个体对自我能力的判断,增加自我效能感。


自我表现·成功体验·自我效能感:幼儿自信品质培养策略——以大班角色游戏“我是小记者”为例-幼师课件网第9张图片

(一)同伴间的相互学习帮助幼儿获得替代性经验,提升幼儿自我效能感

自我表现·成功体验·自我效能感:幼儿自信品质培养策略——以大班角色游戏“我是小记者”为例-幼师课件网第10张图片


在游戏活动中,最经常发生的就是同伴间的学习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情境里,同伴间的相互学习、成功榜样的示范,能促进幼儿提升对自我能力的期待。

实录三

茶叶店里,一个大班姐姐牵着小班妹妹在喝茶,小艺拿着话筒问小妹妹:“您好,我能采访你吗?”小妹妹不说话,直接把头扭开。小艺问牵着小妹妹的大班姐姐:“您好,请问你觉得茶水好喝吗?”大班姐姐看看小艺,不回答牵着小妹妹离开了。小艺很沮丧,说:“我不想采访了。”阳光说:“勇敢点,你看我采访,跟着我学。”

她们来到陶吧,阳光站在陶吧一位顾客(以下简称A)的前面说:“您好,我是小记者阳光,我能采访你吗?”A举起手,害羞地笑着将递到自己前面的话筒拨开。阳光再次将话筒递上,又再次被害羞的A拨开。阳光将手伸进小包,做出掏东西的样子,同时说:“如果你给我采访的话,会有礼物哟!”旁边另一个顾客B说:“你采访我吧,礼物给我。”阳光改变了采访对象,开始采访顾客B。采访结束后,阳光送了一颗糖给顾客B,这次的采访很成功。阳光和小艺走到在一边的走廊上,大笑着击掌大声喊了一声“耶!”小艺说:“再来一次!”两个小伙伴大笑着,更大声地击掌喊“耶”,显然这种胜利击掌的方式很受她们喜欢。

小艺和阳光来到奶茶店。阳光推了推小艺说:“你来采访吧!”。小艺犹豫了一下,阳光鼓励她:“没事,勇敢点!”小艺点点头,慢慢走到收银员边D上,大声自我介绍:“你好,我是记者小艺。”突然,她停了下来,咬着嘴唇对阳光说:“我忘记接下来问什么了。”原来小艺太紧张,卡壳了。阳光凑上去提醒了一句,小艺又开始提问:“你喜欢你的工作吗?”收银员D回答:“喜欢啊。”小艺问:“你叫什么名字”“你的生意好吗,客人多不多?”“你下周打算换什么工作?”最后,在采访结束时,小艺向阳光借了一块糖送给接受采访的收银员D。

小艺脸蛋红扑扑的,大声笑着,阳光大声喊着“成功了,耶!”两个小伙伴再次用力击掌。

游戏开始时,小艺连续采访两人都失败的体验,打击了小艺的信心,使得她的自我效能感降到最低,导致她出现“不想采访”的想法。当小艺目睹阳光利用糖果成功采访的过程,小艺学习到解决“采访难”问题的宝贵经验,即小艺获得积极的替代性经验,这提升了小艺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表现·成功体验·自我效能感:幼儿自信品质培养策略——以大班角色游戏“我是小记者”为例-幼师课件网第9张图片

(二)同伴的鼓励和赞美提高幼儿对自我能力的判断,增加自我效能感

自我表现·成功体验·自我效能感:幼儿自信品质培养策略——以大班角色游戏“我是小记者”为例-幼师课件网第10张图片


在游戏实录三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当小艺产生退缩行为时,同伴阳光鼓励她“勇敢点”,并用动作推她去采访;当小艺获得成功,阳光与她击掌相互庆祝。来自同伴阳光的鼓励和赞赏激发小艺积极向上的情绪,在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小艺获得向困难挑战的勇气,最后挑战成功。由此可见,同伴的鼓励和赞美对提高幼儿自我能力判断的重要性。


自我表现·成功体验·自我效能感:幼儿自信品质培养策略——以大班角色游戏“我是小记者”为例-幼师课件网第9张图片

(三)教师示范帮助幼儿获得间接经验,提升幼儿自我效能感

自我表现·成功体验·自我效能感:幼儿自信品质培养策略——以大班角色游戏“我是小记者”为例-幼师课件网第10张图片


游戏活动中,教师还应当注意适时的介入。当幼儿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教师应当以游戏者的身份启发幼儿分析问题,讨论解决方法,甚至进行示范,提供样板。比如,在游戏《我是小记者》中,教师示范句式“您好,我是小记者××,我能采访你吗?请问……”,让幼儿学习、熟练这些句式,使得幼儿能迅速得到一个良好的采访开端,为幼儿顺利采访打下良好的基础。总之,在游戏活动中,教师要随机应变,抓住每一个合适的机会适时教育,来自教师的间接经验于幼儿而言也是极为宝贵的,为幼儿建构自我效能感,建立自信品质产生积极的影响。



自我表现·成功体验·自我效能感:幼儿自信品质培养策略——以大班角色游戏“我是小记者”为例-幼师课件网第23张图片

参考文献

[1] 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88. 

自我表现·成功体验·自我效能感:幼儿自信品质培养策略——以大班角色游戏“我是小记者”为例-幼师课件网第24张图片

[2]王娥蕊,杨丽珠.促进幼儿自信心发展的教育现场实验研究[J].教育科学,2006(4):86-89. 

[3]王娥蕊.3-9岁儿童自信心结构、发展特点及教育促进的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6:3-2. 

[4]单文顶,焦冬玲,袁爱玲.幼儿园游戏指导策略[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7:64. 

[5]王高建江.班杜拉论自我效能的形成与发展[J].心理科学,1992(6):39-43.

自我表现·成功体验·自我效能感:幼儿自信品质培养策略——以大班角色游戏“我是小记者”为例-幼师课件网第25张图片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赋能在笔尖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自我表现·成功体验·自我效能感:幼儿自信品质培养策略——以大班角色游戏“我是小记者”为例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