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由幼儿提问引发深度学习的教师支持策略——以大班测量活动“大树有多高”为例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摘 要:幼儿提问是一种直接、有效的教育资源。教师准确分析幼儿提出问题的价值并在活动中积极支持幼儿解决问题,有助于幼儿主动积累经验,实现自我发展。文章以幼儿园大班测量活动“大树有多高”为例,提出相关的教师支持策略。

由幼儿提问引发深度学习的教师支持策略——以大班测量活动“大树有多高”为例-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由幼儿提问引发深度学习的教师支持策略——以大班测量活动“大树有多高”为例-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关键词:幼儿提问;科学探究;深度学习;支持策略


与大自然互动的过程中,幼儿不断萌发好奇心,提出各种问题,产生一种本能的探究兴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关注幼儿的提问并支持幼儿的探索,能促进幼儿的发展。如何搜集幼儿提出的问题,甄别探究问题?怎样支持幼儿解决问题,引发深入探究?如何在持续探究中进行深度学习?下面将围绕这些问题,以大班测量活动“大树有多高"为例阐述教师的支持策略,

由幼儿提问引发深度学习的教师支持策略——以大班测量活动“大树有多高”为例-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一、搜集幼儿提问,甄别探究问题


由幼儿提问引发深度学习的教师支持策略——以大班测量活动“大树有多高”为例-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1.倾听提问,明晰幼儿的兴趣

由幼儿提问引发深度学习的教师支持策略——以大班测量活动“大树有多高”为例-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深度学习始于兴趣,而提问是兴趣的一种表征。倾听幼儿提问,就是关注幼儿的兴趣,肯定幼儿的好奇心,尊重幼儿的天性。例如,幼儿在大树下休息时,对幼儿园哪棵树最高产生了浓厚兴趣。有的幼儿认为是广玉兰树,有的幼儿认为是香樟树,有的幼儿支持棕树,还有的幼儿支持其他的树。面对争论无果的局面,幼儿想到了请教师帮忙解决问题。

由幼儿提问引发深度学习的教师支持策略——以大班测量活动“大树有多高”为例-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2.解读提问,确定探究的问题

由幼儿提问引发深度学习的教师支持策略——以大班测量活动“大树有多高”为例-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对于幼儿的提问,教师需要解读其教育价值,因为并不是幼儿的每个问题都需要深入开展探究活动。有的问题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解决,有的问题可以通过集体谈话或者阅读绘本来解决,只有好问题才需要深入探究。好问题需要满足以下几点要求。一是贴合幼儿的兴趣。兴趣是探究的内驱力,有了兴趣,幼儿才会有探究的意愿。二是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以幼儿的已有经验为基础,在教师的支持下有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三是内容的适宜性。探究活动的内容要符合该年龄段幼儿的能力水平,结合《指南》中该年龄段幼儿的发展目标,开展适宜活动,促进幼儿发展。四是探究方法的多样性。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多样的。五是问题的关联性。为解决一个问题而持续生发出一系列相关联的问题,从而助推探究活动的持续深入,激发幼儿深度学习的意愿。《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强调,要善于发现各种偶发的教育契机,能抓住活动中幼儿感兴趣或有意义的问题和情境,能识别幼儿以新的方式主动学习,及时给予有效支持。基于以上思考,教师确定"幼儿园哪棵树最高“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好问题。

由幼儿提问引发深度学习的教师支持策略——以大班测量活动“大树有多高”为例-幼师课件网第8张图片


二、支持问题解决,引发深入探究

幼儿深度学习,即幼儿在与周围环境互动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特有的学习方式,主动学习新知识探索真实世界,并将这些知识和经验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迁移到新的情境中,以提升问题解决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等。《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教师要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有了明确的探究问题还不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效支持幼儿与材料、环境、同伴等进行互动,鼓励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践操作、亲身体验获得经验,并利用经验解决问题,从而引发深入探究。

由幼儿提问引发深度学习的教师支持策略——以大班测量活动“大树有多高”为例-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1.问题支持,助力探究

由幼儿提问引发深度学习的教师支持策略——以大班测量活动“大树有多高”为例-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教师通过提问了解了当下幼儿关于测量大树高度的看法,同时调动幼儿已有经验去解决问题。围绕问题“幼儿园哪棵树最高,你有什么办法?"引发幼儿思考,以问题帮助幼儿从已有经验中寻求测量大树高度的办法,具体如表1所示。

由幼儿提问引发深度学习的教师支持策略——以大班测量活动“大树有多高”为例-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2.材料支持,深入探究

由幼儿提问引发深度学习的教师支持策略——以大班测量活动“大树有多高”为例-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材料支持是一种有效的支持方式,且大部分教师都能为幼儿的探索提供丰富的材料。为此,教师应该鼓励幼儿与材料进行有效互动,获取直接经验,推进新旧经验的不断整合。
(1)利用参照物选出比较高的大树。
教师和幼儿聚焦"怎么比?"和谁进行比较?"等问题进行讨论。幼儿通过树与树的比较大致选出了幼儿园中三棵较高的树,分别是广玉兰树、棕榈树和香樟树。随后,通过同一参照物“房子"得出广玉兰树比棕榈树高,但是广玉兰树和香樟树却没办法进行比较,原因是两棵树距离远且没有同一参照物针对这一情况,幼儿提出需要使用测量工具,分别测量出广玉兰树和香樟树的高度就能进行比较。根据幼儿的需求,教师组织开展使用工具测量大树高度的活动。
(2)使用不同工具测量大树的高度。
教师和幼儿聚焦“使用什么工具?"如何进行测量?"说说测量结果,为什么?"等问题进行讨论。对于“使用哪些工具”这一问题,幼儿搜集到卷尺、竹竿、梯子。实际操作中,幼儿发现卷尺太短,拉到一定高度会弯下来,没办法测量出大树的高度,一根竹竿太短,爬到梯子上双手举起还是测不到大树的高度;将两根竹竿绑起来,虽然长度增加了,但是变得又重又危险,容易砸到幼儿,即使请教师帮忙也没办法测量大树的高度。幼儿在使用测量工具的过程中逐步积累测量经验。从开始的尺子到最后的竹竿绑竹竿,幼儿的已有经验认为大树很高,需要更长的测量工具,但实践中却发现即使测量工具长度增加也还是测不到大树的高度,且会变得笨重、不安全。实践结果促使幼儿急需再次对测量工具的选择进行进一步思考。
(3)借助"飞起来"的工具测量大树高度。
面对困局,教师抛出问题:“我们选择的工具都没办法达到大树的高度,通过竹竿绑竹竿的方法虽然长度增加了,但是竹竿变得又重又危险,说明重的工具不行,那么需要什么样的工具呢?"幼儿建议需要轻轻的且能到达树顶的测量工具。教师追问:“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轻轻的且能飞的呢?"幼儿想到了氢气球、遥控飞机、无人机和风筝等,经商讨最终选择操作简单、经济实惠且随处可见的氢气球作为测量工具。实践中,幼儿发现系上长线的氢气球一会儿缠绕到树上,一会儿倾斜。氢气球虽然能飞起来,但是需要距离大树一段距离,避免缠绕到大树枝干上。在有风的情况下,氢气球飞起来又非常倾斜,即使在没有风的情况下飞起来也是倾斜的,虽然能得出测量结果但是并不精确。教师提出"怎样才能精确测量出大树的高度呢?"幼儿摇头表示无法解决

由幼儿提问引发深度学习的教师支持策略——以大班测量活动“大树有多高”为例-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3.反思交流支持,聚焦探究难点

由幼儿提问引发深度学习的教师支持策略——以大班测量活动“大树有多高”为例-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反思交流是解决探究难点的关键因素。面对幼儿无从下手的局面,教师要和幼儿一起针对探究难点进行反思交流,引导幼儿迁移已有经验尝试解决探究难点,关注幼儿解决难点时所欠缺的经验。教师从测量空间方面分析并提出疑问:“我们前期都是利用工具竖起来纵向测量大树的高度,发现都不能精确测量,那该怎样测量呢?"有的幼儿说:“那横着测量大树的高度?"还有幼儿开玩笑地说:“要是把大树砍下来就能横着测量高度了,但是大树就死了。"这一问答引发了其他幼儿的思考,提出办法:"能否测量大树的影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影子,每棵树也有自己的影子,这样就不用砍大树了。部分幼儿认为可以,理由是每棵树都有自己的影子;部分幼儿认为不可以,因为树的影子会变化。面对幼儿提出的不同观点,教师分析原因,其实是幼儿对影子经验的缺乏,这是幼儿需要扩充经验的部分。

由幼儿提问引发深度学习的教师支持策略——以大班测量活动“大树有多高”为例-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4.经验支持,突破探穷难点

由幼儿提问引发深度学习的教师支持策略——以大班测量活动“大树有多高”为例-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幼儿探究活动中出现的难点,其实就是幼儿缺乏解决此问题的相关经验。这就需要教师为幼儿提供经验层面的支持,帮助幼儿主动建构解决问题难点背后涉及的系统的、深层次的经验。
(1)“画影子"游戏,获得影子认知经验。
玩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能通过游戏获得直接经验。面对幼儿所欠缺的关于影子的认知经验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游戏鼓励幼儿主动获取经验。在区域游戏中,教师利用绘本故事,通过看图片、故事来激发幼儿对于影子的兴趣。在“画影子"游戏中,幼儿畅谈其中的发现:影子是黑的,有了光才会有影子;每名幼儿都有自己的影子,影子始终连着“我”的脚后跟,还会变化。教师随即提问:“影子是怎样变化的呢?"有的幼儿回答:“我的影子有时候很长,有时候很短。教师追问:“具体有多长、多短呢?"幼儿摸摸脑袋说:"量一下就能知道了。影子认知经验的获得能激发幼儿对测量技能经验的需求。
(2)“测影子"游戏,获得测量技能经验。
测量技能经验包括对测量工具的认识及使用的方法。教师以“测影子"游戏为桥梁,使幼儿通过讨论、同伴合作、实践操作、记录、分享获取测量技能经验。教师和幼儿一起看一看、说一说测量工具最终选择使用方便且能精确测量影子长度的卷尺。通过操作掌握测量方法,从影子的起点量到影子的最高点,记录数据。幼儿两两合作,发现:影子长,尺子拉出的长度长,猜测记录的数字大;影子短,尺子拉出来的长度短,猜测记录的数字小。教师肯定了幼儿根据尺子拉出长度长短的办法,大致比较出记录的数字之间的大小。
(3)“比身高"游戏,获得影子变化规律经验
有了前期的经验,就能探索出事物与影子长短变化的规律,以此突破探究难点。在“影子"游戏中幼儿提出疑问:“我和影子比身高,谁高谁矮呢?"教师抓住幼儿的好奇心,鼓励幼儿探索“我"与影子比身高。有的幼儿提问:“要怎么知道我的身高呢?"幼儿想到了很多办法,如可以去保健室测量或者问家长;可以合作测量身高;还可以躺在地上让同伴画出自己的轮廓,既可以测身高,又能观察到影子与身高的长短对比。教师鼓励幼儿选取适合自己的办法,一番实践下来,大部分幼儿喜欢最后一种办法因为只要站在同一位置,就能清楚地观察到自己的影子与地面上自己的轮廓图的身高对比,记录影子的最高点,测量一下就能知道此刻影子的长短了。在不断观察、测量和记录中,幼儿发现了影子的变化规律。

由幼儿提问引发深度学习的教师支持策略——以大班测量活动“大树有多高”为例-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5.行动支持,解决问题

由幼儿提问引发深度学习的教师支持策略——以大班测量活动“大树有多高”为例-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幼儿在行动中解决问题,获取经验。教师需最大限度地满足幼儿与环境、材料、同伴的互动中获取直接感受和体验,与原有经验相互作用,建构新知识经验,从而解决问题。
行动 1:验证特定时间事物与影子一样长。
根据前期总结的影子变化规律,引发幼儿思考:事物与影子一样长时具体是什么时间呢?这段时间内其余事物是否也和它的影子一样长呢?幼儿选取尺子、椅子、竹竿和电子钟进行试验,发现电子钟能更加准确记录物体与影子一样长的时刻。教师抓住机会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幼儿发现上午做操的某个时间,尺子、椅子和竹竿都和它的影子一样长。教师追问:“怎么知道大树的高度呢?"幼儿想到此时大树的影子与高度也是一样的,所以在这个时刻测量大树的影子就是大树的高度。
行动 2:测量大树的影子就是大树的高度。幼儿开展测量大树影子的活动,找到树影的最长处,用尺子进行测量。但是发现尺子的长度不够,幼儿想到可以分段做标记进行测量,最终测量出了影子的长度,也就是大树的高度。此时,幼儿把较高的三棵树都进行了测量,与教师一起给它们进行排名,发现香樟树最高,其次是广玉兰树,最后是棕榈树。这样不仅解决了幼儿园哪棵树最高的问题,还知道了每棵树的具体高度。

由幼儿提问引发深度学习的教师支持策略——以大班测量活动“大树有多高”为例-幼师课件网第19张图片


三、助推持续探究,产生深度学习

“大树有多高“探究活动中,幼儿知道了幼儿园里三棵大树的高度及它们的高度排名情况。针对大树高度的探究仍在继续,幼儿把兴趣点放在树木健康卡的制作上。幼儿以制作自己的健康卡为经验制作了树木的健康卡,长期观察,及时了解树木的健康状况。从“幼儿园哪棵树最高”到“我给大树量身高,再到“我给大树做健康卡,幼儿围绕大树生发一个个问题,进行持续探究。由此可见,探究是一个不断持续的过程,以幼儿兴趣为出发点,以问题为核心,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由一个问题引发下一个问题,在持续不断的解决问题过程中产生了深度学习。
幼儿在与自然的互动中充满好奇,引发提问。教师需搜集幼儿的提问,甄别适合探究的问题,采取一系列支持和引导策略,帮助幼儿解决问题,最终推动幼儿发展。教师从幼儿诸多提问中聚焦幼儿感兴趣且有意义的问题进行探究,以问题支持、材料支持、反思交流支持、经验支持和行动支持等帮助幼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经验,深入探究活动。活动后,教师追随幼儿的兴趣方向,持续助推幼儿对其他方面进行探究,产生深度学习。
由幼儿提问引发深度学习的教师支持策略——以大班测量活动“大树有多高”为例-幼师课件网第20张图片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赋能在笔尖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由幼儿提问引发深度学习的教师支持策略——以大班测量活动“大树有多高”为例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