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游戏中体验,体验中内化——以户外自主游戏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策略研究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摘要:幼儿所处年龄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幼儿应多参与户外自主游戏在游戏中放飞身心、积累交往经验。本文提出教师应当创设丰富的环境,以此发幼儿的自主游戏行为;要注意在游戏中观察和分析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有效读幼儿的游戏行为,并有意识地聚焦个体,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应合理使用评价策略,促进幼儿社会经验的内化。

关键词:户外自主游戏;实践策略;社会性发展
3-6岁儿童成长与发展指南》中提出:“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幼儿在游戏中生活、在游戏中成长,游戏对幼儿来说不仅是放松与娱乐的途径,也是一种学习的方式。幼儿在游戏中积累的经验可以迁移运用到其他生活情境中。社会性发展是幼儿发展的关键维度,对幼儿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以户外自主游戏为出发点,探讨如何培养幼儿的社会性,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
、户外自主游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价值
皮亚杰曾经说过:“儿童游戏包含着大干世界的一种缩影。这种游戏中的微型世界反映了由一系列约定俗成的社会规则所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户外自主游戏具有低控制、高自主的特征,教师干预被减少到最大限度,幼儿会在轻松的氛围中得到发展。在户外自主游戏中,幼儿根据共同的兴趣开展游戏,在交往中发展社会性。小组之间的分工能够提升幼儿的合作能力,让幼儿学会正确看待自身和他人之间的关系。例如,在幼儿园户外的小舞台游戏中,幼儿一起用打击乐器、彩纸和贴纸等装饰舞台,分工合作进行节目表演、参与游戏。幼儿可分工协作,在角色扮演游戏中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如导演、演员、报幕员、售票员、观众等,也可以参与邀请券设计与制作活动、准备餐食活动等。在这样的游戏体验中,幼儿共同制订和执行计划,能够学会如何与同伴进行协商、交流并发展规则意识,形成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二、以户外自主游戏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策略
幼儿是户外自主游戏的主体,社会性发展是幼儿在游戏中不断生成和内化体验的结果。在开展户外自主游戏时,教师要为幼儿创设丰富的环境,并且运用有效的策略,让幼儿充分释放活力,获得发展。
()创设丰富环境,激发自主交往行为
环境是幼儿的第三位教师,幼儿在与环境互动时会不断将客体资源转化为主体资源。创设的环境应当具有丰富性,符合幼儿的兴趣,并激发幼儿的自主交往行为。
1.巧妙配置材料,激发幼儿的兴趣
材料是户外自主游戏环境创设的关键要素,对幼儿的活动状态具有深远影响投放的材料要体现丰富、开放、多元的特征,能给予幼儿充分的选择空间,可支持幼儿用不同的方式去组合材料,探索多种多样的玩法。
例如,教师可以在幼儿园户外场地中设置骑车区,在骑车区中提供滑板车、三轮车、平衡脚踏车和小拖车等器材。起初,来玩要的幼儿只是单纯地玩骑车游戏。后来,有的幼儿将拖车挂在小车后玩“带人”游戏。渐渐地,幼儿又创造模拟驾驶出租车的游戏,骑车的幼儿扮演出租车司机,拖车上站立的幼儿扮演乘客。幼儿还使用积木当作代币,代币可以用来支付乘坐出租车的费用。
户外自主游戏中的社会交往不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产生的,而是由幼儿自主发起的。材料的多元性以及不同材料之间的联系,往往会引发幼儿的游戏灵感,将幼儿的游戏行为导向社会交往与合作。在上述事例中,幼儿用三轮车和小拖车组合起来玩角色扮演的游戏,能够发展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2.关联幼儿经验,再现生活场景
户外白主游戏中幼儿的交往行为可源干幼儿的自主想象,教师也可在环境中提供一定的线索,引导幼儿从游戏环境出发联想生活场景,模仿生活中的交往行为。教师在开展户外自主游戏时要注重倾听幼儿的声音,根据幼儿的需求创设生活化的场景。
例如,部分幼儿经常和大家分享郊游的经历,这引起许多幼儿的向往。因此,教师和幼儿可以一起用活动室外一块半开放的场地创设“郊游”区域。教师可以和幼儿共同讨论郊游过程中可能接触哪些事物,用帐篷、长凳、小矮凳、地垫等材料展示郊外休闲的场景。幼儿经常来到“郊外”玩游戏,一次,有幼儿提出想吃烧烤,一个思维活跃的幼儿提出用装满积木的盒子当木炭盆的主意,另一个级儿把仿真蔬菜和水果拿来当作食物,其他幼儿则手拿扇子给“木炭盆”扇风。幼儿会将生活经验迁移到户外自主游戏中,也会在游戏中尝试一些新的玩法这两种游戏行为都有助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郊游场景的创设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展现出自主的分工、合作、协商行为,提升幼儿的交往能力。
(二)教师智慧观察,有效解读幼儿发展
观察者是教师在户外自主游戏中的重要角色,教师要能够认知幼儿游戏行为的意义,从游戏中预见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了解幼儿的成长过程。
1.全面观察,了解幼儿同伴互动过程
观察是教师推动幼儿深度学习的重要途径,全面观察有助于教师全面了解幼儿户外自主游戏的真实情况,知晓同伴之间的互动内容。在开展全面观察时要具备发展性的思维,教师可以将幼儿的游戏活动划分为不同的阶段,了解幼儿如何在不同阶段解决不同的问题。
例如,在“打野战”游戏中,教师投放了竹筒、轮胎、海绵等材料。幼儿开始用材料合作构建“战壕”,不久就用轮胎、海绵构建了两条“战线”。这时,幼儿发现只有“战场”,没有“子弹”。于是,幼儿开展了一次讨论,决定用纹纸搓圆当子弹,用玩具弹弓当作发射工具,这样“武器”问题就解决了。接下来,幼儿又协商合作一起进行游戏规则的设定,被“子弹”击中两次的幼儿就算失败,要下场休息,依次有序地进行游戏。通过全面观察,可以发现同伴互动方式一直在发生变化,从合作构建场地开始转向共同制作游戏工具,最后再一起制订规则、正式开展游戏。游戏的情节不断变化,幼儿始终通过与同伴协作、交流来解决问题,这样的经验可以运用于生活中,让幼儿能更好地融入社会。
2.聚焦观察,识别幼儿个体成长
聚焦观察是指教师将注意力集中于个别幼儿,了解幼儿个体在游戏中使用的交往策略。通过聚焦观察,可以识别幼儿的个体成长,明确幼儿在游戏中经历的个性化发展。教师可以在发现问题时及时调整观察视角,关注个体如何解决问题。例如,在一次户外自主游戏中,两个幼儿在网球区玩起了“快乐火锅”的游戏。原来他们将网球当作火锅佐料,将飞盘和材料框当成锅。其中一个幼儿说道:“我做的是好吃的牛肉火锅。”另一个幼儿则在“火锅”里撒上“佐料粉”:“加点辣椒才好吃。”这时,有其他幼儿被他们的对话吸引了,也想过来玩。这两个幼儿却把加人者拦住说:“这是我们的游戏,其他人不准进来。”试图加入的幼儿说“我也会做火锅的。”其中一个幼儿说道:“如果你真的很想进来玩那就来吧。”于是,三个幼儿一起玩上了“快乐火锅”的游戏。
以上案例中,三个幼儿解决了一个大际冲突的问题。其中那个加入的幼儿使用了提出请求、坚持已见的策略,另两个幼儿则便用了劝说、帮助和适度退让的策略。幼儿的游戏过程表明他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幼儿通过处理问题积累了新的交往策略,实现子社会性发展。
()融合多元评价,深化幼儿的心灵体验
多元评价策略是指结合幼几在自主游戏中的具体表现,从符合幼儿年龄特征认知特点以及幼儿发展需求的角度进行评价。教师运用多元评价策略可以让幼儿的游戏经验转化为心理经验的一部分。
1.组织讲述活动,表达内心感悟
在户外自主游戏中,幼儿与同伴一起合作互动,有了许多个性化的体验。幼儿对于如何与人交往,产生了许多心得和感悟,并有强烈的与人分享的意愿。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进行一次分享活动,让幼儿讲述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通过讲述活动,幼儿可以交换彼此的心得感悟。例如,在一次“郊游”活动中,几个幼儿在搬“屋顶盖”时遇到了困难。起初他们每人拿一个“屋顶盖”发现拿不动,最后换成一次只拿一个的方法,顺利取完了材料。幼儿在游戏结束后与大家分享这些经验,可以让幼儿获得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对幼儿来说,自主讲述有助于提升其自主性与自信心。
2.创设互动墙面,展示过程点滴
墙面可以“说话”,也可以起到评价的作用。对于户外自主游戏中那些积极正面的行为,教师可以用拍照、绘图、记录的形式将其存留在墙面上。特别是对于成长性较强的户外自主游戏,教师可以在游戏开始前创设一面主题墙用于展示如“小舞台”游戏持续时间将超过两个月,教师和幼儿可以共同用墙面记录“小舞台”的变化,并粘贴幼儿在“小舞台”上表演的照片。互动墙面的存在,见证了幼儿的自主交往过程,可以深化幼儿的游戏体验,并营造共同成长的氛围。
三、教学实践经验反思
实践经验是宝贵的教研资源,可以从中提炼注意事项。结合开展户外自主游戏的经验,教师如何利用游戏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呢?具体策略如下。
()重视整体设计,预留发展空间
高质量的户外自主游戏要求教师重视前期的整体设计,特别是对环境和组织形式的设计,为幼儿开展游戏提供适宜的基础构架。户外自主游戏环境需要多元化且充满灵活性,这样幼儿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发挥环境因素的作用,激发多维度、生成性的互动行为。组织形式则尽量让幼儿自主决定,支持自选同伴、自定活动形式。在良好的整体设计中能够容纳足够的个性和创造,让幼儿在快乐交往中不断成长。例如,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成长需求,将户外游戏空间划分为玩沙天地、水乐园、涂鸦空间三个不同的区域,再围绕每个区域的主题进行区域环境布置,投放相应的材料。在玩沙天地区域,教师可以增加漏网和可以自主搭建的管道玩具,让幼儿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利用这些材料在区域内展开自由探索。在水乐园区域,教师可以投放成品小鱼、钓鱼竿、纸捞网、电动小船、小船制作材料等,让幼儿可以更加快乐而自由地玩水。在涂鸦空间区域,教师可以投放足量的水彩颜料,让幼儿大胆想象、尽情发挥。这种整体规划户外活动空间,并设置主题区域的环境创设方式,能够完全尊重幼儿的发展需求,使幼儿的自主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幼儿能够与材料和环境产生充分互动,真正成为户外自主游戏的主人。
()以幼儿为中心,促进自主体验
幼儿在自主游戏中能够真实感受到个体与他人的关系,体验如何与集体互动才能实现社会性的成长。因此,教师要摒弃以往主导式的思维,将游戏真正还给幼儿。例如,在“打野战”游戏中,教师并未指导幼儿如何搭建场景,如何解释没有“武器”的问题,以及如何制订规则。幼儿通过集体的智慧解决这些问题,在实践中感受到这些策略的价值,便会在生活中进一步运用这些策略。
()把握教师角色,师幼有效互动
幼儿在玩游戏时,教师要管住嘴、擦亮眼、多动脑,相信幼儿的内在潜力,让幼儿自主与他人交往。高效师幼互动的实现,需要教师真正做到尊重幼儿的自主性。当幼儿在游戏中遇到人际冲突等问题时,教师要尽量让幼儿自己去解决题,如在“快乐火锅”游戏中,幼儿便自行解决了冲突。当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体时,内在的智慧也会被调动,从而更好地实现社会性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以户外自主游戏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可以让幼儿感受童年的本真乐趣,实现健康成长。教师要注重创设开放性的环境在开展游戏时要体现幼儿的自主性,并以有效评价促进幼儿内化社会经验。户外自主游戏将带给幼儿更好的成长体验,让幼儿在乐享游戏的过程中获得成长。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赋能在笔尖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游戏中体验,体验中内化——以户外自主游戏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策略研究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