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一角》是一本绘画风格简约,充满着童趣和想象力的绘本。当我阅读完这一绘本,我觉得绘本中蕴含的教育价值,可以解决当前在我班幼儿中出现的问题。因为升入大班,幼儿的能力呈现出更为明显的差异,有的幼儿识字多、算术快,便成为大家心中的“明星”,而那些表现平平的幼儿则渐渐成为“明星”的追随者,很多事情都听“明星”的,失去了自我,看不到自己身上的优点,也找不到自信,而且不少幼儿表现害怕困难。而这一绘本能帮助到孩子学习换个角度想问题,没有绝对的“不好”,也没有绝对的“好”,同时也能让幼儿知道获得成功是需要付出的。这些方面对于大班幼儿来说都是非常有价值的。鉴于此,在我们班级活动“好书推荐”中我特意选择了这本《失落的一角》,并决定以此开展主题活动。
一、阅读《失落的一角》
由于该书篇幅较长,我精心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八张图画与幼儿一起进行阅 读。我们边看画面边讲述,边提问边讨论,帮助幼儿熟悉绘本,以便幼儿在原 故事基础上添加合理情节,进行创编。
第一张画面
他缺了一角,他很不快乐。
先向孩子们介绍第一张图片:“他来自于圆的王国,但他和别人不一样, 他比别人少了一角,所以被人叫做‘缺角圆’。”同时呈现第一张画面,之后我问:“你们觉得缺角圆的心情如何?”
孩子们一直觉得缺角圆有点不高兴。
我追问:“为什么不高兴?”
有孩子说:“肯定是他比别人少了一角,没有朋友,很孤独。”大班幼儿对 情绪的初步推理与判断能力在此可见一斑。
我继续讲:“嗯,他缺了一角,很不快乐。于是,缺角圆做了一个决定, 要去寻找那丢失的一角。缺角圆出发了。他一边走着,一边轻轻地唱,‘哦, 我要去找失落的一角,啊哈哈,上路啦,去找我那失落的一角。”’同时呈现画面。
第二张画面
之后我开始提问:“缺角圆走了很远很远的路,上山、下山,经过了很多地方,遇到了很多坏天气,这时怎么了?”
孩子们有的说:“他累了,都出汗了!”有的说:“他走不动了!”有的说: “他都热出汗了!”
第三张画面
教师:“嗯,有时候,他要忍受日晒,有时候,他还遇到了危险。我们来看看他都遇到了什么危险?”
幼儿:“哈哈,他掉进陷阱里了!”
幼儿:“他遇到了小草。”
教师:“有点像小草,但他是一只小虫。”
教师:“因为他少了一角,不能像其他完整圆那样滚得很快,所以有时候他也会停下来说说话,我们看看他遇到了谁?”
第五张画面
最愉快的,就是这样的时刻
教师:“最愉快的就是这样的时刻。为什么这是最愉快的时刻?”
幼儿:“他找到了缺失的那一角!”
幼儿:“呵呵,蝴蝶飞到他头上了!”我对幼儿的回答没做什么评价,继续介绍故事内容。
第六张画面
教师:“就这样,他一直滚一直滚,滚了很多天,滚了很远很远。他遇到了谁?”
幼儿:“那是正方形!”
教师:“缺角圆和正方形会说什么?”
幼儿:“缺角圆会问,你是我丢的那一角吗?正方形会说‘我不是’”
教师:“想法不错。这个方形太方正了,不是我缺失的那一角。缺角圆摇了摇头继续向前走,又有一次……”
第七张画面
教师:“他找到那一角了吗?”
教师出示图片。
幼儿:“他找到了,找到了!噢!”
教师:“他们之间会说什么?”
幼儿:“请问你是我丢失的一角吗?”
幼儿:“是,是! ”
第八张画面
他找到另外一角。
但是这个太小。
幼儿:“不对,不对,这个不是,它太小了,你看这儿。”
教师:“的确,这个太小了。那他还会遇见谁呢?”
教师:“经过这么多困难,历尽千辛万苦,缺角圆终于遇见了他那丢失的一角。它会有什么感觉?”
幼儿:“感觉一定很好!”
教师念:“很合适!合适极了!总算找到了!总算找到了 !”
幼儿:“耶!他找到了!终于找到了!”
教师:“缺角圆和那一角紧紧拥抱着,他们从来没有体验过这样的速度, 简直像飞一样。”
教师:“你们喜欢缺角圆吗?”
幼儿:“喜欢!”
教师:“为什么呢?”
幼儿:“因为他不怕困难,没有放弃,终于找到了另一角!”
教师:“他都遇到了哪些困难?”
幼儿1: “他掉进坑里遇到了危险!”
幼儿2: “他不怕累,走得都出汗了还在走。”
教师:“但也发生一些有趣的事情,是什么?”
幼儿:“蝴蝶落在他的头上。”
幼儿:“他还和小虫子说说话。”
教师:“在找到丢失的一角之前,他还碰到了谁?”
幼儿:“碰到了正方形。”
幼儿:“还碰到了一个小角,但那个不是!”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幼儿熟悉绘本角色、情节内容。对于幼儿来说是第一次接触这种绘画和表达的方式,他们感觉很新鲜。简单的画面可以用简单的话语来描述,这对大班幼儿来说并不构成挑战,幼儿基本能比较清晰准确地描述故事内容,由于大班幼儿生活经验、知识面都较为丰富,幼儿的创编让我非常惊讶: 下雨、龙卷风、火山爆发、掉进海里、撞到树上、踢西瓜皮球、吃蛋糕等等比 原文还要惊险、富有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