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阅读笔记020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阅读笔记020

书单丨绘本丨女性成长丨启蒙经验

图片
阅读提示:本文4538字,信息密度偏高,建议阅读8分钟。

前几天和好友彤彤妈妈、菀菀妈妈聊起二孩家庭的养育难题,大家的焦虑吐槽像潮水一样涌来: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阅读笔记020-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一个孩子已经够难带了,两个孩子更是让人分身乏术。我们总想给孩子最好的,但现实却是孩子不听话、不配合,甚至对我们的”好意”充满抵触。家长疲惫不堪,孩子却依然在原地打转,亲子关系在拉锯战中变得越来越紧张。

老实说,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观察实践过程中,我自己包括家人都在尝试用各种方法解决具体问题——明明是为孩子好,孩子却感受不到,甚至产生更大的隔阂。

这种无力感让我开始反思:是不是我们太执着于”纠正错误”,却忽略了孩子的闪光点?是不是我们总想”解决问题”,却忘了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带着这些疑问,我阅读了《做对”懒”爸妈,养出省心娃》。这本书给了我一些新的思路——让我意识到育儿可能不是与孩子的对抗,而是一个共同成长的过程。它不仅提供了一套教育方法,还让我重新思考了”爱的本质”和”父母的角色”。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阅读笔记020-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一些启发。

01 为什么这本书让我产生认同?

(一)理论基础让方法更有说服力

市面上很多育儿书提供的只是零散的技巧,而沈奕斐教授的“优势累积教育法”建立在积极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上。它不是简单地告诉家长”该怎么做”,而是解释了”为什么这么做”。这种从根源出发的教育思路,让我对育儿有了全新的理解。

例如,书中提到的”优势累积”概念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应该关注孩子的优点:孩子的优势会随时间推移不断放大,形成良性循环。这启发我们,与其盯着孩子的不足,不如帮助他们在擅长的领域积累成功体验。

更重要的是,这种教育理念与我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的原则有相通之处。两者都提出要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和节奏来进行教育,而不是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所有孩子。

(二)价值观的思考引发共鸣

这本书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传递的以终为始的价值观。它不仅讨论如何”管教”孩子,更引导我们思考:什么是真正的爱?父爱和母爱的区别是什么?我们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书中提到:”父母对幼儿生命的爱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必须关心幼儿并对其成长负有责任以维护和发展弱小生命,另一方面是要使孩子热爱生活,让他们感到活着是多么美好。”这让我意识到,爱不仅仅是责任,更包括激发孩子对生活的热情。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母亲的作用是给予孩子一种生活上的安全感,而父亲的任务是指导孩子正视她将来遇到的种种困难,要求孩子做错了事情就要承担后果。”这让我意识到,母亲的良知在自己爱的能力上,而父亲的良知则建筑在自己的理智和判断力上,父母代表的爱不是和性别有关,而是和各自扮演的角色有关,如果父母能够相互欣赏和理解,那么两种爱的平衡和交融都能发挥作用,而不是因为观点不同加剧夫妻和亲子的矛盾。

此外,书中还引用了弗洛姆的观点:”爱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项技能,爱一个人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自然知道了爱的表达方式。”这让我反思,我们常常以为”为你好”就是爱,但事实上,真正的爱需要我们学会如何表达,如何尊重孩子的独特性。

这种观点与《指南》中”培养儿童对生活、学习的积极情感”的理念有相似之处。两者都强调了培养孩子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态度的重要性。

(三)解决问题的方式更具温和性

很多育儿书提供的方法是为了快速解决眼前的问题,但这种方法往往治标不治本。而”优势累积教育法”强调通过发现孩子的优势、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从根本上改善亲子关系和家庭氛围。这种方法可能不仅能解决当前问题,还有助于孩子的长远发展。

例如,当孩子因学习压力而情绪低落时,传统方法可能会要求孩子”冷静下来继续学习”,而优势累积教育法建议先肯定孩子的努力,再引导他们从擅长的领域中找到信心,逐步面对挑战。这种较为温和的方式,可能既能解决问题,又能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这种方法与《指南》中”采用积极正面的方式进行教育”的原则有相似之处。两者都提出了积极反馈和具体赞美的重要性,这不仅可能有助于解决问题,还可能有利于保护和提升孩子的自尊心。

正如书中所说:”为你好≠爱。”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的”为你好”,其实可能只是我们自己期待和焦虑的投射,而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爱。这种观点提醒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如何表达对孩子的爱。

02 优势累积教育法有哪些理论支撑?

为什么优势积累教育法值得去尝试应用?这个问题的答案不仅来自实践经验,更重要的是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以下是几个主要的理论支撑:

(一)社会学中的优势累积概念

这个概念提出个体在社会资源、社会网络等方面的优势可能会随时间推移而累积,形成良性循环。优势累积教育法将这一理念应用到教育中,认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和潜能,通过不断发掘和强化这些优势,孩子可能实现更全面的发展。

(二)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关注人类的优势、美德和潜能。优势累积教育法借鉴了这一理念,强调发现和培养孩子的优势和美德,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和情绪体验。这可能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促进心理健康。

(三)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心理发展过程。优势累积教育法基于这一学科的研究成果,认识到孩子在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发展任务和特点,可能需要相应的教育方法和支持。这种方法提倡因材施教,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兴趣,提供适合的支持。

(四)多元智能理论

由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的智能是多方面的,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语言和数学智能。优势累积教育法结合了这一理论,强调发现和培养孩子的多元智能,可能有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

(五)家庭系统理论

家庭系统理论将家庭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影响是系统运作的核心。优势累积教育法从这一角度出发,认为家庭的和谐和互动对孩子的成长可能有重要影响。这种方法强调通过改善家庭氛围,为孩子创造一个支持性的成长环境。

这些理论基础为优势累积教育法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也让我们对这种教育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它提示我们,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优势和潜能;我们的任务可能是发现这些优势,创造适合的环境,让孩子的潜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03 优势累积教育法的核心内容?

在了解了优势累积教育法的理论基础后,我们不禁要问:这种方法在实践中是如何体现的?看完这本书,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来概述优势累积教育法的核心,那就是——从”修补漏洞”到”放大优点”。

(一)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

沈奕斐教授提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生长节奏和独特性。家长的任务可能不是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孩子,而是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正如书中所说:”无论他是一棵树,一朵花还是一棵草,都有自己的生命逻辑,要由他主宰自己生命的走向。”这提示我们,也许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塑造一个符合期待的”完美孩子”,而是帮助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

(二)优势累积的良性循环

“优势累积”的核心在于:当孩子在某个领域取得成功时,他们可能会获得信心和动力,这种正向反馈可能会激励他们在其他领域也尝试突破。

例如,一个孩子在绘画比赛中获奖后,他的自信心可能会提升,这种信心可能会迁移到学习或其他活动中,形成良性循环。而家长的积极反馈可能是这个循环的重要推动力。

(三)从”问题导向”到”优势导向”

传统教育往往以”问题导向”为核心,关注孩子的不足并试图改正。而优势累积教育法提倡”优势导向”,关注孩子的优点并加以放大。

比如,当孩子完成一幅画时,与其批评”线条不够直”,不如肯定”你的色彩搭配很有创意”。这种积极的反馈可能有助于保护孩子的热情,激发他们继续努力的动力。

需要值得注意的是,放大优点≠无条件接纳,不是所有孩子身上的问题都会随着成长而消失。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需要区分哪些是情绪问题,哪些是会产生自然后果的问题,或者是会产生逻辑后果的问题,以及家庭的底线问题。

除了区分问题,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还需要找到问题背后的问题——没有解决问题的完美方案,能“两害相权取其轻”,把代价控制在自己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就行了。

04 如何使用优势累积教育法?

理解了优势累积教育法的核心理念后,我们可能会问: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这种方法呢?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

(一)发现孩子的优势:从观察开始

? 观察孩子的兴趣:注意孩子对哪些活动表现出特别的热情。

? 关注孩子的天赋:留意在哪些领域孩子表现得较为出色。

? 倾听孩子的想法:通过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例如,如果发现孩子对音乐有浓厚兴趣,可以考虑带他们去听音乐会,提供乐器学习的机会,帮助他们进一步探索。

(二)提供积极的反馈:具体而真诚的赞美

? 及时表扬孩子的努力,而不仅仅关注结果。

? 具体指出值得肯定的地方,如:”你这次作文的开头很吸引人!”

? 避免泛泛而谈或过度夸大,以保持真实性。

(三)尊重孩子的自主性:让孩子成为自己成长的主人

? 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即使与家长的观点不同。

? 尊重孩子的选择,如是否继续某项兴趣班。

? 在支持的基础上提供引导,而不是强制干预。

正如书中所说:”孩子是成长和幸福的主角。”他们的幸福和爱可能主要由他们自己产生和创造,我们能做的可能是给他们一个更好的环境。

(四)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爱是重要的教育因素

? 通过积极的沟通解决家庭矛盾,尽量避免指责和冷战。

? 共同参与家庭活动,如一起做饭、旅行,增强亲子关系。

? 让每个家庭成员都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包括孩子。

说句题外话,教育本身是为生活服务的。在使用优势积累教育法的过程中,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做真实的父母

正如书中所说:“表扬和惩罚都是需要的,但是不要虚伪的表扬,不要过度的惩罚。除了表扬和惩罚要真实,父母也要学着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告诉孩子。”

父母也是正常人,有情绪很正常,我们不需要永远戴着情绪平和的面具——父母吼孩子也不一定会给孩子带来心理阴影,因为负面情绪也是孩子必须学会面对的。

但同时,作为父母应该做的是——反省为什么在这一刻自己会吼叫,找出背后自身的恐惧或担心,把这些问题真正解决掉,并坦诚地告诉孩子为什么自己生气了,生气的点在哪里,其实是有助于问题解决的。

05 写在后面

优势累积教育法让我开始思考,育儿不是一场与孩子的较量,而是一个共同成长的过程。

我们可能无法用一套方法解决所有孩子的问题,但可以尝试通过关注孩子的优势、尊重他们的独特性,帮助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

正如书中所说:”我们能做的可能仅仅是给他们一个更好的环境。”这种教育理念不仅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有一些共通点,还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育儿视角。

它让我们开始思考:

1.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有自己的成长节奏和潜能。

2. 关注孩子的优势,可能形成良性循环,促进全面发展。

3. 积极正面的教育方式,可能更好地激发孩子的潜能。

4. 尊重孩子的自主性,让他们成为自己成长的主人。

5. 和谐的家庭氛围可能是重要的教育环境。

可能是源自自己的真实感触,所以文章一不小心越写越长……希望这些阅读思考能为大家的育儿之路带来一些启发。

就这样吧,我懒得删减了。

胡不喜

2025年4月14日

图片

参考资料: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8月

2.《做对“懒”父母,养出省心娃》,中信出版集团,2020年2月第1版

(注:文中提到的书籍,如有需要可以到胡不喜小店购买,感谢您的支持和善良)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胡不喜阅读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阅读笔记020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