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践篇039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践篇039

书单丨绘本丨女性成长丨启蒙经验

图片
自2024年9月9日起,我开始全职带娃。
全职带娃的生活我干了什么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为孩子提供了哪些生命的助力。这是一个很宝贵的机会。当我在为孩子服务时,更丰富了自己的生命。为了更好地对孩子的成长进行有益观察,我主要参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简称“指南”)的五个维度(即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来进行实践记录。
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观察记录的划分不一定准确,也可能各领域会相互渗透,但是我觉得不影响实践的价值和意义。本人没有幼教从业经验,相关育儿观察记录和思考意在抛砖引玉,期待评论区有更多的启蒙经验分享。同时,如有个人对教育知识理解的不当之处,恳请各位阅读者不吝批评指正。
我的全职服务对象:①荔枝:女孩,4.5岁,中班小朋友。②陈皮:男孩,1.5岁,刚学会走路还不会说话

01 健康领域

荔枝已经坚持贴了三周的生长贴。这段时间,她的晚间饭量保持稳定,对食物的挑剔程度也有所改善,用餐时的拖拉磨蹭现象也明显减少了。

不过,我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

只要她爸爸在旁边监督吃饭,她的用餐时间就会变得特别长——这是因为爸爸总是坚持要看着她把最后一口吃完。

因此,现在我通常会督促她适当加快吃饭速度,如果只剩下一两口且她确实不想吃了,我也不会强求——这样可以让她在爸爸下班回来之前就把饭吃完。

【健康领域】真正的鸡娃:阅读、户外、早睡、长期主义?从底层逻辑看真相是……


02 语言领域

老师的记录反馈(3月成长月报):

荔枝是个阅读小能手,识字量颇为可观,拿到绘本后能迅速地沉浸其中,用稚嫩却清晰的声音逐页讲述绘本内容。

荔枝的阅读习惯良好,读完后能轻轻地合上书本放回原位。她不仅识字多,对书中内容有着深刻的理解,她能够绘声绘色的复述故事,并且在分享时提出自己的见解。

希望热爱阅读的你继续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在书的海洋中收获更多。

个人观察与反思:

前段时间,我曾用”识字测”app测试过荔枝的识字量。经过多次测试,最高时达到1700多个字,最低时则只有400多个,大多数情况下结果落在600-900个字之间。

我认为这个app的测试结果可能不够准确,参考价值有限。原因在于,它并非真正测试了那么多汉字,而是通过让孩子测试几十个由易到难的汉字,然后用算法推算出总体识字量。

不过,通过这类识字游戏,我也发现了孩子在识字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容易混淆同音字、形近字、识字不识义等现象。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践篇039-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践篇039-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03 社会领域

荔枝的社交表现呈现出明显的两个极端:

在熟人面前——她往往显得比较被动,不会主动打招呼,有时即便同学或同学家长叫她,她也不太回应。

但在面对陌生人或不太熟悉的人时——她却能侃侃而谈,常常会获得陌生人的连连称赞。

就在昨晚睡前,她突然对我说了一句很耐人寻味的话:”妈妈,我不想答应别人,是因为我累了。”

这句话让我开始深入思考,我们是否因为她在熟人面前不爱打招呼,而过多地批评她”没有礼貌”,可能无形中给她带来了一些社交压力。


04 科学领域

荔枝最近开始自发地探索20以内的加减法。

每天放学回家的路上,她都会不停地向我提问:”12+7等于多少?””14+15等于多少?”……我通常会故意给她一个错误答案,借此引导她独立思考和判断。

如果她对错误答案没有反应,那就说明她确实还不了解正确答案。这时我就会耐心为她讲解,因为是口算,我也不确定她能听懂多少。

有时她会不断地提问,除了加法还会问到乘法(这是因为有次在电梯里遇到一个上小学的小哥哥,那个小哥哥向她”炫耀”自己不仅会加法,还会乘法)。

而当我被问得很烦的时候,我一般就会偷懒告诉她:先把加法口诀和乘法口诀背下来,再来问这些问题。

虽然我知道她现在可能还不会去背诵这些口诀,但我觉得有必要让她明白——掌握加法和乘法,这两个口诀是最基础的。

只要是自发的学习,即便不刻意去背,多听几遍加深印象也是有益的。


 05 艺术领域

老师的记录反馈(3月成长月报):

在音乐表演区里,初次接触多彩八音手敲琴时,荔枝对乐器的使用一知半解。

她观察着同伴使用乐器的情况,慢慢地尝试敲击琴键,被周围热闹氛围感染后,逐渐放开手脚,偶尔能敲对节奏。熟悉了乐器后荔枝尝试对着乐谱练习敲打节奏。

敢于尝试的你非常的棒,希望你解锁更多的乐曲哦。

个人观察与反馈:

家里虽然有一个手敲木琴,但可能因为过于简单,荔枝对它兴趣不大。

不过既然她在学校接触到这方面的学习,我觉得可以考虑在家里添置一个类似的乐器,给她更多练习和发挥的机会。

把音乐培养成一种兴趣爱好,我觉得这样的定位就很好了。


06 全职带娃的感悟

前几天的一个小插曲,让我开始深入思考:父母的情绪稳定,或许比任何教育方法都更为重要。

事情是这样的——

一天晚上睡前,我给陈皮换完尿裤后随手将它放在床底下,恰好荔枝在旁边玩耍,我就说:”姐姐,能帮我把尿裤扔掉吗?”

她拒绝了,说弟弟的尿裤很臭,她不想碰。

当时我正在气头上,就说了句:”如果你不愿意帮我的话,那以后你需要我们帮忙的时候,可能我也不会帮你哦。”

就因为这句话,她突然嚎啕大哭起来:“妈妈再也不帮我了。””没有人管我了。””你们永远在照顾弟弟。””我被你们抛弃了””爸爸妈妈一天到晚都在骂我””你们永远都在表扬弟弟”……

听到这些话,我既觉得好气又好笑,但同时仿佛看到了小时候那个满是委屈的自己。

她爸爸认为她是在无理取闹,甚至”威胁”说如果再哭就要打她。

事后静下心来想想,我觉得我的第一感觉是对的——她的表现就像是当年那个觉得父母总是偏心弟弟的我。

虽然她的发泄看似毫无逻辑(这与她前额叶发育尚未完全有关),但这恰恰反映出了孩子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和感受。

我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不论我们是否真的存在偏心的行为,这种感受已经实实在在地影响到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该如何应对呢?我记得小时候父母从未告诉过我,他们对我的爱是比弟弟多的。

于是我决定采取截然不同的方式——在她情绪平静下来后,每天睡前只要我想起这件事,就会郑重地告诉她两点:

第一,爸爸妈妈是这个世界上最爱你的人,我们永远不会抛弃你,无论遇到什么事情,你都要牢牢记住这一点。你做错事时,我们会批评你,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们对你的爱。

第二,你和弟弟都是爸爸妈妈最亲爱的宝贝。而且,你比弟弟早来到这个世界三年,这是你的幸运,所以爸爸妈妈对你的爱永远会比弟弟多三年。结论就是:爸爸妈妈爱你比弟弟多。

同时我也在反思,为什么荔枝会觉得我们总是在批评她?

可能是因为我们说话声音过大,或是我们自身情绪欠佳,又或是我们习惯用命令式的语气与她交流,总之这其中一定有我们需要改进的地方。

为此,我想了个办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践篇039-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我问荔枝:”如果你的女儿(小兔子)做错事了,你会怎么办呢?”

她回答说:”我会好好地跟她说话。”

我又问:”如果她惹你生气了,你也不打她,不骂她吗?”

她说:”我不会打她,也不会骂她,她会知道改正的。”

这一刻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其实一个四五岁的孩子,只需要告诉她对错,她是有自己的判断能力的。不必强求她立即改正,要给她一个理清思路和消化的过程。

就拿扔尿裤这件事来说,自从那天晚上她情绪失控后,我就再没让她帮忙扔过尿裤,但这几天晚上的尿裤,她都主动帮忙处理了。对此我特意表扬了她——善于发现自己可以主动参与和帮忙做的家务。这让她感到很开心。

当然,这个年龄的孩子还缺乏反思能力,她们还不懂得如何把对错的判断与自己的行为联系起来。

因此,作为家长,我觉得自己需要在两个方面努力改进:

一是尽量保持情绪稳定——当察觉到自己情绪波动时,不要将负面情绪转嫁到孩子身上。

二是引导孩子进行事后复盘——帮助她们将对错的判断与自己的行为建立联系。

每个家庭都有各自的烦恼——关于如何处理二孩关系,特别是姐弟关系这个问题,还请大家留言区多给我支招。

胡不喜

2025年4月5日

【相关链接】找回自己

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阅读实践系列开创者。带娃之余分享书单、绘本、女性成长、启蒙经验,让我们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 data-id="Mzk0NDE5OTc2MQ==" data-is_biz_ban="0" data-service_type="1">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胡不喜阅读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践篇039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