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丨绘本丨女性成长丨启蒙经验
-
儿童学习与发展实践观察记录
截至 1 月中旬,荔枝已经上了 30 多节体能课。结合《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 4 – 5 岁儿童的动作发展目标,再加上日常观察,能看出荔枝目前的运动表现有优有缺。
在平衡能力以及动作协调、灵敏程度上,荔枝还算达标;但在“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这块,就明显不足了。像平时让她背个书包、拿床被子,她都会喊重,出门走上没几分钟,就开始喊累。
陪她上体能课时,看着她那副温温吞吞、心不在焉的模样,我心里真是又着急又无奈,“恨铁不成钢”。怎么才能提高孩子的运动兴趣和能力?语言鼓励、陪同练习、降低难度等方法多多,但这事是“知易行难”,好愁人呐。
不记得何时买了几份《阳光少年报》。
前些日子,我整理物品时问荔枝:“你要不要看一下《阳光少年报》?”
荔枝果断回答:“不要!不好看!”
于是,《阳光少年报》便在冰冷的餐桌上默默躺了两天。
然而,就在前几天,荔枝却突然心血来潮:“妈妈,我可以看一下《阳光少年报》吗?”
有些事情确实强求不来,但或许可以耐心等待。
这让我明白,孩子的兴趣与选择往往难以捉摸,我们不能强行逼迫,而应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等待他们主动去探索和发现。
(三)“社会”“科学”领域
前一阵,我跟荔枝一块儿试用了豆包。 荔枝向豆包提了两个她特别关心的问题。
一个是:“豆包,我弟弟才一岁半,他老是打我,我该咋办呀?”
豆包是这么回答的:一岁半的小宝宝还不太能掌控自己的行为。他打你,可能是想引起你的注意,也可能是在表达某些情绪,像生气啦、兴奋之类的。
当他打你的时候,你可以抓住他的小手,看着他的眼睛,表情严肃点儿,不过说话要语气温和,跟他讲“不可以打人,打人会痛的”。
还可以把他的注意力引到别的有趣的东西上去,比如他喜欢的玩具或者游戏。
豆包的回答,既说明了弟弟“打人”的原因,又给出了实际的解决办法,还是挺有参考价值的。
荔枝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是:恐龙为什么会灭绝?
豆包给出的答复是这样:恐龙灭绝是个很复杂的问题,有好多不同的假说。
比较主流的是小行星撞击说。大概 6500 万年前,一颗直径约 10 公里的小行星撞上了地球,引发了巨大的爆炸。大量的灰尘被抛进了大气层,把阳光都遮住了,这就导致植物没办法正常进行光合作用,然后就死翘翘了,食草恐龙因为食物短缺大量死亡,食肉恐龙也跟着因为没吃的灭绝了。
火山爆发说也有一定的道理。在恐龙时代的末期,大规模的火山活动频繁出现。火山喷发会释放出大量的火山灰、有毒气体,这会让气候发生剧烈变化,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恐龙难以适应,也就灭绝啦。
其实这个问题呀,她之前也问过我。说实话,我又不是啥都懂的百科全书,我也不晓得咋回答。
对于豆包给出的答案,荔枝还没有听完,就抢着说自己已经知道了:有一种说法是因为有一颗行(陨)星撞向地球;还有一种说法是恐龙把植物都吃光了,没有东西吃就死掉了;还有海啸说、地震说呢。
我问她:“你是咋知道的呀?”她回答说从《揭秘恐龙》和《恐龙百科全书》读到的。
随后,她又加了一句:“妈妈,这些都是假说,对吧?因为没有人真的看到过恐龙。”
听到她这么说,我心里可高兴了。尽信书不如无书,我的小姑娘也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了。
(四)“艺术”领域
临近期末,荔枝从幼儿园带回来了部分自己完成的手工和绘画作品及图画册。
房子、小树、岩浆工厂、植物观察器、小兵训练营……听荔枝滔滔不绝介绍图画册的涂鸦,悉数描绘出来的独特的线条的含义,就好像看到了孩子用稚嫩的小手开启的一扇扇通往心灵世界的窗户。我有些讶异:原来她的内心世界是如此丰富多彩!
对于一个中班小朋友来说,绘画不仅是玩耍的方式,更是孩子表达自我、探索世界的独特语言。每一幅看似不够好的画作,其实都是孩子思维的跳跃、情感的流露和创造力的写实。
作为家长,说实话,我并不在意孩子画得是否足够好,她只需要尽情挥洒色彩,大胆地勾勒线条,让每一个想法能在画纸上绽放——我就愿意为她鼓掌喝彩。
-
我的全职带娃感悟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胡不喜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