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阅读笔记014(数学认知篇)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书单丨绘本丨女性成长丨启蒙经验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阅读笔记014(数学认知篇)-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 写在前面的话

育儿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得有系统知识的支撑。在这方面,我也还在学习发现和摸索实践当中。

前面我有提到过,感谢后台的一位读者,也是一位对幼教情有独钟的中学美术老师,其热心跟我分享了《英国早期教育(EYFS)0-5岁》实践总结的系列推文,让我获益良多。

但我深知,如果生搬硬套别人的实践方法,无异于邯郸学步,而理论的学习会给我们带来思维的提升。

事要分开做,书要混着读。在夯实《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的基础上,为了对英国早期教育体系的概貌有一个了解,我入手了一本《有准备的儿童——早期奠基阶段儿童的学习与发展》,主要目的是为了学习借鉴,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取长补短,择善而从。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阅读笔记014(数学认知篇)-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以下是有关数学认知领域的学习笔记和思考:

  • 数学认知领域阅读笔记

在准备整理这个章节阅读笔记之前,我问了自己三个问题:

①为什么说数学学习是一个持续一生的过程?

②数学能力的本质是什么?

③我们怎样更好地支持孩子学好数学?

带着这三个问题,我开始了此次笔记整理。以下是有关数学认知领域的学习思考:

作为一种思考方式或者语言形式,数学涵盖了大量的认识与活动。在想到数学或运算能力时,我们的大脑会有许多不同的想法涌现:比如方程式、分数、代数、几何等抽象的数学概念;或者是点数、测量、尺寸、形状或简单运算等非常基础的层面。事实上,这些想法的涌现是因人而异的,当然了,这跟我们的数学能力密切相关。

那么,0~6岁的儿童大抵应该掌握哪些数学技能?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给出了具体的发展目标和教育建议。其中,数学认知发展目标,由浅入深包含三方面内容:一是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二是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三是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

详情查阅:如何科学地培养幼儿的数学认知能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阅读笔记008

与之相关的是,《英国早期奠基阶段教育指南(0-5岁)》强调,儿童应当认识并使用数学与数量,从而正确的计数并解决实际问题,如分享、等分或翻倍。

两相对比之下,我们不难看出两者共同强调了数字与数量及其关系的学习和运用。这就得将数学与语言联系起来,让儿童理解诸如“更多”“更少”或者“更大”“更小”等。而对这些数学概念的进一步理解,也有助于儿童更广泛地学习与发展。

抛开具体的学习目标,我们对儿童学习数学的认知其实更为关键。

有些孩子甚至于大人,无形中会有这样一种意识:数学好难,学好数学真的太难了!

老实说,我就是持有这种消极观念的一类人——单是“数学”这个词本身,就觉得是一个巨大的障碍,并且还会不断地暗示自己:“我真不是学数学的料”。

实际上,这种错误的认知本身才是学不好数学最大的阻因。

——如果儿童不自信的话,教学活动会让他们感到倍受挑战。他们可能停滞不前,不知道如何进步。这会带来焦虑,让学习者更难脱离困境。类似地,家长如果秉持这样的消极信念,就会对支持儿童的数学发展感到力不从心。

对一些儿童来说,数学似乎很难,这可能有诸多不同的原因。数学在很多方面与其他学科不同,它有独特的符号与标志,涉及对概念的逐步理解,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其他概念。

当然了,光有积极的学习信念也是不够的,作为家长,我们需要意识到困难的存在,并进一步支持儿童,可以通过提供更多信息或将问题简化或结构化,使之成为积极的学习经验。

 《英国早期奠基阶段教育指南(0-5岁)》认为,一个人对数学的认识与可能为其奠定了基础的教学法有紧密的联系。

例如学习可能是机械的,包括机械背诵数字1~10,或进行反复练习。

当然,儿童也许可以通过机械的学习学会一些东西,但真正的问题是这种学习只是在组合信息,儿童也许并没有真正的学习或理解他们所做的事情。学习可能只是简单的记忆,而不是真正理解。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更好地支持儿童的数学发展?《指南》给出的办法——要将问题解决技术作为数学教学的基础。

“允许数学充满疑问,意味着允许学习者去探究事物的本质,去询问,去寻找解决办法。去纠正不协调,它意味着课程和教学应当始于给学习者提出问题、困境。”

——通过问题解决的方式来发展运算和数字技能,让儿童清楚的理解所学习的知识可以如何用于日常生活中的推理、决策或问题解决。

例如:

  • 唱数数歌;
  • 玩与顺序有关的游戏;
  • 用数学语言提问,例如“多少”。
  • 与儿童谈论如何通过手指或大声数数来找到简单问题的解决办法。
  • 与儿童讨论他们可以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回到我们前面提到的三个问题,我心中的答案也逐渐清晰起来。

①为什么说数学学习是一个持续一生的过程?

数学涵盖了大量的认识与活动,是一种思考方式,更是一种终身技能。这种思维方式的不断实践和升级,将持续影响着我们的一生。

数学潜移默化地应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推理、决策或问题解决。通过这种思维方式的运用,能够更好地指导我们的行为决策。

②数学能力的本质是什么?

数学的本质是允许学习者去探究事物的本质,去询问,去寻找解决办法,去纠正不协调。

③我们怎么做可以更好地支持孩子学好数学?

以问题为导向,将解决问题作为引导孩子数学学习的基础。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引导儿童运用数学解决问题,即把数学学习放到社会、生活情景中去用起来,而不是简单地获得技能、回答问题。

  • 我的阅读学习思考

从我个人的角度,我对数学学科“问题化”持赞成态度。

其实,也不仅仅局限于数学,很多科目的学习,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都是一种学习的好方法。通过问题不断探究事物本质的学习方式,这也是数学思维在具体问题当中的应用之一。

这促使我开始反思:为什么我小时候学不好数学?

当然,原因也有诸多方面。

首先是身边的大人、包括自己时常给大脑植入的限制性信念“女孩的脑力比不过男孩,没几个女孩能学好数学的”“我不是学好数学这块料”。如今站在家长的角色,这种限制性信念需要彻底根除,我才能更好的支持孩子的数学发展,哪怕她是个女孩子。

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对数学语言的理解是很模糊的,似是而非的。数学有它独特的符号与标志,涉及对概念的逐步理解,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其他概念。

这也是我在平常时陪荔枝听“呱呱爱思考”的一个最深的感触: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孩子对概念是否清晰认知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对某一概念理解存在偏差,将会直接影响对其他概念的理解或者是运算结果。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学习可能是机械的。

比如,对概念的死记硬背,机械学会一些知识,然后试图通过组合信息来答题。这种学习方式最大的弊端在于,当你突然忘记了或者混淆了某一个概念、公式,下一步的运算当然就没有办法继续下去了。问题的实质是知识没有内化。

……

我们在讨论的是数学学习,其实也不局限于数学学习——通过问题解决的方式来发展运算和数字技能,是数学学习的方式;而通过问题解决的方式来面对人生,是数学思维的运用。

愿我们都能够通过不断提升的数学能力解锁更好的人生。

【相关阅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阅读笔记013(数学认知篇)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胡不喜阅读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阅读笔记014(数学认知篇)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