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践篇005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书单丨绘本丨女性成长丨启蒙经验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践篇005-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 理论知识复习:

如何培养孩子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01 什么是艺术
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
02 培养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的核心思想
①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
②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
03 做哪些事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培养孩子的艺术感知力和创造力大致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感受与欣赏,二是表现与创造。
这两者的关系类似于阅读与写作,一方面是输入,一方面是输出
详情阅读:做哪些事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阅读笔记009
  • 实践观察记录(前言):
自2024年9月9日起,我开始全职带娃。
全职带娃的生活我干了什么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为孩子提供了哪些生命的助力。这是一个很宝贵的机会。当我在为孩子服务时,更丰富了自己的生命。为了更好地对孩子的成长进行有益观察,我主要参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五个维度(即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来进行实践记录。
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观察记录的划分不一定准确,也可能各领域会相互渗透,但是我觉得不影响实践的价值和意义。本人没有幼教从业经验,相关育儿观察记录和思考意在抛砖引玉,期待评论区有更多的启蒙经验分享。同时,如有个人对教育知识理解的不当之处,恳请各位阅读者不吝批评指正。
我的全职服务对象:荔枝:女孩,4岁有余,中班小朋友。②陈皮:男孩,1岁有余,刚学会走路还不会说话。
(一)健康
一岁两个月有余,小陈皮会走路了。当他发现自己竟然掌握了蹲起、站立、行走等一气呵成的技能,内心的喜悦溢于言表。他兴奋地“啊啊啊”大叫着,像是给自己加油打气,又像是忍不住分享喜讯。路漫漫其修远兮,愿吾儿勇敢前行。
荔枝的吃饭问题依然是个让人脑壳疼的问题。从中医院开的膏药,已经吃了小半月,从表面看,胃口并没有什么改善,也不知道脾胃的调理到底有没有好一些。
关于如何养一个胃口好的孩子,我关注的一对年轻育儿夫妇给出的建议是:①饭前不给零食(平时能不给零食也不给);②不强迫孩子吃饭(孩子胃口不好的时候别强迫,千万别硬塞或者打骂);③和孩子一起吃饭(孩子会学习,如果大人吃饭时玩手机半天不吃完孩子也会学习);④保证孩子的运动量(消耗和摄入均衡);⑤制造愉快的用餐环境(让孩子从根本上爱上吃饭,吃饭是愉悦的事情,不是痛苦的)。
对照我的家的情况,②④⑤躺着中枪。孩子不愿意吃饭的问题,吃饭没有办法集中注意力的问题,吃饭时候大人没法忍住不干涉的问题……良好习惯的养成固然不是一朝一夕促就的,而且也需要全家人的积极配合,更重要的保持教育观念的一致。总之,饭渣的逆袭之路道阻且长,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拥有一个“让人大吃一惊的”自主进食的天使宝宝。
(二)语言
前几天在公园和一位荔枝同龄孩子的妈妈聊到幼儿园阶段的识字问题,让我给她推荐一套分级阅读读物。
荔枝从小班开始分级阅读,我给她买了两套分级阅读读物,分别是《幼儿画报分级阅读》和《小羊上山儿童汉语分级读物》。如果要二选一的话,后者对这个阶段的孩子会更有吸引力一些。
目前,荔枝的阅读兴趣大概进行到4~5的层级——不再缠着大人讲读绘本,没事会自己找书来看。前几天提到的《大米王国做五色饭》,是她最近临睡前反复在看的读物。
我不知道她大概认识了多少字,也不强求她一定要认识多少字,但类似这样的分级读物,她基本能够自主阅读了。
为什么我很重视孩子的阅读问题,因为我觉得,阅读这件事本身是一项核心底层能力——从识字到词组到句子,再到一段话,然后到几段话,再到整个文章,它是一个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立体空间,知识系统不断渐进和完善的过程。
(三)社会
荔枝前两天在公园哭了一次鼻子。原因是她的朋友不想玩沙子,但在她看来就变成了——我的朋友不跟我玩了。
事后,我在跟她聊天的时候,试图去劝解她:你的朋友不想玩沙子,不等于她不想跟你玩。你的朋友为什么不跟你玩,原因是你们的活动兴趣不一样,而不是她不喜欢你了。
怎么解决你想玩沙子但是没有朋友一起玩这个问题呢?你可以再尝试去邀请她参加这项活动,告诉她你非常希望她能参与。但如果她实在不愿意,你还可以邀请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又或者你可以到沙池旁边,加入到正在玩沙子的其他的小朋友的游戏。就像上次在游泳池玩水一样,你是自己一个人来的,但是在玩水的过程,你也有主动认识了其他的小朋友,而且你们也玩得很开心,这样就足够了呀。
虽然荔枝还没有能够听懂这里面的逻辑问题,但我觉得当她遇到了这方面的问题,事后帮她去进行理性的分析,还是很有必要的。
(四)科学
之前有提到过,我想研究看看幼小衔接需要学习哪些方面的内容。后续有购买了一本学而思教研中心出版的《幼小衔接倒计时99天》。书已经买回来了,但还没有过一遍。
然而,已经被荔枝撕了10多页。虽然我并不想让她过早地涉猎一年级的知识,但是从家长的角度去了解一年级到底在学什么,其发展目标和教育建议是怎样的,考核的是孩子哪些方面的能力,哪些是我们日常生活有在应用的……系统地提前了解一下,我觉得还是很有必要的。
前几天看到一个社会边角新闻:“开学不到10天,收到老师4次投诉。”有家长为了陪读一年级孩子,无奈选择辞职:“班里几乎一半妈妈都辞职了。
虽然我现在是全职带娃,但是我并没有做好小学阶段陪读的准备。看到这种社会现象,感觉还是挺吓人的。
(五)艺术
中秋节的晚上,从姑姑家赶回家,也没有能够好好地欣赏月亮。于是,荔枝爸爸给我交代了一项任务:“你明天中午在家把中秋灯笼做好,晚上可以跟荔枝一起提着灯笼到楼下游玩。”
我当即拒绝了他。理由是:“我要带陈皮,没有时间。”他怼我说:“你可以让陈皮自己玩,一个人做呀。”我不想因此吵起来,没有再理会他。
在我看来,这项任务本身就是一件买椟还珠、本末倒置的事情。
为什么中秋节要买手工灯笼,难道做这件事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孩子自己动手或者作为主要参与者动手去做的事情吗?如果只是为了让孩子打着一个灯笼去游玩,那直接买一个现成的不就好了?
虽然我没有应承这项任务,但最终手工灯笼还是做好了——这个过程是荔枝自己主动要做的。当她做了一半,不知道如何进行下一步的时候,她选择了求助外公——外公跟她一起看了说明书,最终合作完成了灯笼的制作。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践篇005-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践篇005-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艺术的培养需要孩子自己去感受、体验和创造,重要的是动手参与感,而不是提着灯笼走一走的形式感

  • 全职带娃第二周的实践体悟

全职带娃的第二周,我对家进行了一些微调。一是对绘本进行了分类整理,二是对玩具进行了分类归置。这两个方面收纳的原则,一是按0-3岁和3-6岁两个年龄段进行的横向分阶,二是遵循《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的五个领域,对书籍和玩具进行的纵向分类。
下一步,我打算把走廊利用起来,增加一面玻璃白板墙。一方面是给孩子一个艺术创作的空间,另外一方面是为了创设家庭成员共育的氛围。
在我看来,育儿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得有系统知识的支撑。在这方面,我也还在学习发现和摸索实践当中。
感谢后台的一位读者,也是一位对幼教情有独钟的中学美术老师,其热心跟我分享了《英国早期教育(EYFS)0-5岁》的系列推文。
我大致看了一下整个系列推文的分类和标题,确实有很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
未来,在实践的过程当中,我也会结合学习到的英国早期教育的部分理论内容,适当地分享一些和指南结合或对照思考的学习所得。
【相关阅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践篇004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胡不喜阅读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践篇005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