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丨绘本丨女性成长丨启蒙经验
今天是胡不喜陪伴你读书的第91篇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陶渊明·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
1.农人,通俗来说,指务农的人。百度百科的定义,指那些为了创业理想而投身到农业行业之中的人。农人没有诗人的浪漫,更没有明星的风采;但是,农人有种坚定的信念,用双手去挖掘生存最基本的东西。勤劳和汗水就是农人的最好见证。
2.我是农民的女儿。从小在田间地头长大,祖辈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小时候,父母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孩子不要像自己一样再做农民”。每到打谷时节,父亲就会唱念起爷爷教他的佚名诗歌:“懒读诗书教作田,南山斩竹作牛鞭。拿起步犁眼泪落,几时得到学堂前。”
3.长大以后的我,成了一名进城务工人员,俗称“农民工”。远离了家乡的田间地头,也远离了“汗滴禾下土”的生活,严格意义上来说,我已经算不上农人。但是,父母却高兴不起来,在他们眼里,我每天朝六晚九的忙碌,比农忙时割禾插秧还辛苦。
4.虽然我出生在农村,但我从来没有真正意义上拥有过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如同现在,我生活在高楼林立的城市森林,也没有真正意义上拥有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人是群居动物,群居动物也会渴望独处,这就是我内心的真实写照。梭罗说,人大部分时间独处是有益健康的。此话甚合我意,“有人做伴儿,哪怕是最好的伴儿,用不了多久也会感到厌倦,不欢而散。”
5.我始终把自己定义为一个农人。这跟我的生长环境自然有很大关系,更重要的原因,我认为自己一直保有的农人的精神内核——有种坚定的信念,始终用双手挖掘生存最基本的东西。我智商不高,但勤劳本分,早起阅读或者深夜码字都是最好的见证。
6.倘若真的拥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你会选择种什么?在qq空间流行的年代,我的相册封面是一片甘蔗田。那时候,我还年轻且朝气蓬勃,有着不切实际的炽热的新闻理想。到了现在,我倒想效仿陶潜或者梭罗,在自己的田地里种些豆子。毕竟,生活的滋味不只有甜,能填饱肚子才是紧要的。
7.那在用双手辛勤挖掘,填饱肚子之余呢?我希望自己过的是一种虔诚和有用的生活。
如同我投身于农事,不是因为我需要豆子吃,而纯粹是因为我热爱耕作。我投身于农事,也不是为了利用豆子获得什么,而是不用去考虑它能获得什么结果。我做我想做的,我会尽我所能做好,而且最终得到了好结果。这就是我理解的,梭罗式的虔诚——“我辛勤写作得到的只是我付出的辛苦。不过,就这一个例子来说,我辛勤写作就是辛勤写作本身的报酬”。
那么,写作这件事的意义何在?为什么有人愿将自己的生活经历向别人诚挚地和盘托出?在《简约的生活》中,梭罗回答了这个问题:“假使我能如了解自己那般熟知别人,自然不会如此之多地谈及自身,遗憾的是,我的有限经历框定了本书的论旨。”
对我来说,写作的初心亦是如此。我之所以关注个体成长以及育儿实践,不是因为我做得好值得写,而是因为我熟知自己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要理解这一点,需要明白写作的出发点和底层逻辑——真诚。
至于写作这件事到底有什么用?对自己而言,肯定是有用的,因为它可以帮助我梳理思绪,更清晰地认知自己。对于他人呢?成长是一场量体裁衣,读者自会选择适于自己的内容。
8.什么是真正的农人?真正的农人珍视一年一年的收获,却并不把结果归为自己一人所有。
正如梭罗在《豆田》的结束部分所言,“真正的农人用不着忧心忡忡,焦虑不安,如同那些松鼠对树林里今年或者明年是否挂满了坚果根本不放在心上一样;真正的农人每天完成自己的劳动,不会太在乎能否把田地的产品全部收归己有,心里想的是不仅要奉献他的第一个果子,还应该奉献他的最后一个果子。”
· 【绘本阅读】绘本是什么?为什么要给孩子读绘本?
· 【绘本阅读】原来孩子是这样给父母制造惊喜的……
· 【绘本阅读】用古诗词喂养孩子,我是这样做的!
· 【成长思悟】亲爱的,你需要关注问题本身而非情绪
· 【成长思悟】愚昧之巅、绝望之谷、开悟之坡,看看你处在哪一段?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胡不喜阅读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