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幼儿园老师又开始发愁咋给孩子们过节。
往年都是老师提前准备,选节目、挑游戏、做道具、租衣服、又累又麻烦。
今年还这么干吗?是全园一起搞大活动,还是各班上自己的小活动?谁主持?请家长来还是不请?节目排多少个?衣服从哪弄?奖品买什么?在院子里还是分级部在三楼?这些问题纷至沓来,让老师们陷入思考。
但无论如何,大家心里都有一个共同的声音:这是属于孩子们的节日,一定要让他们开开心心地度过。
我在网上看到芦溪县一个幼儿园六一视频,和咱们平时见的完全不一样。小朋友们自己决定谁上台表演,自己想节目内容,连舞台都是他们亲手搭的。看着孩子们忙前忙后、认真琢磨的样子,真让人忍不住点赞。
视频里老师基本没咋插手,给孩子留了足够的发挥空间。乍一看老师好像没管事儿,但仔细琢磨,这里面的门道可多了。
其实老师就问了两句简单的话:“六一儿童节你们想怎么过?”“没有舞台,怎么办呢?”就这两句话,把主导权交到了孩子手里。老师没按大人的想法安排活动,而是用聊天的方式,引导孩子们说出自己的主意。这么一来,孩子们不仅敢想敢说,还特别主动地想办法解决问题。
有了自由发挥的机会,孩子们积极性特别高。为了把六一办好,他们动脑筋、想办法,这个过程也锻炼了他们动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后面精彩的表演打了基础。
能有这么好的效果,关键是老师们打心眼里相信“孩子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平时老师持续观察孩子、倾听孩子,慢慢就敢放手让孩子自己尝试。就算孩子遇到困难,老师也不着急帮忙,让孩子大胆试错,按自己的节奏成长。
老师信任孩子,孩子也感受到老师的支持。在这种互相信任的氛围里,老师和孩子都收获了成长的快乐。
我翻了翻往年六一活动的照片,除了口罩时期,以前每年和最近两年都是全园大张旗鼓地办活动。到头来孩子累得够呛,老师忙得脚不沾地,家长也跟着折腾。
上周,我和老师们聚在一起讨论今年六一的活动方案。经过商议,大家一致决定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庆祝活动。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是因为六一宣传的重点并非能歌善舞的节目表演,而是教育理念。
那么,如何有效宣传教育理念呢?考虑到每个班级孩子的情况不同,且家长参与活动时往往更关注自家孩子的表现,我们认为教师可以精心录制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阅读中成长的视频。同时,在班级环境布置中也要充分展现每个孩子的成长点滴,让家长能够直观、真切地看到孩子们的学习与进步。
以班级为单位小规模庆祝六一,不仅能更好地照顾到每个孩子的特点,也能让教师和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度过节日。
那今年六一就按老师们孩子们的心意来!让各班老师带着小朋友们一起商量,把决定权交到孩子们手上。
不搞大场面,不追求华丽演出,就图孩子们能玩得自在、笑得开心。期待这种“小而精”的庆祝方式,让每个孩子都成为主角,收获独一无二的儿童节回忆。毕竟,孩子们发自内心的快乐,才是六一最好的礼物。
你们六一儿童节打算怎么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