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游戏后集体分享讨论与传统的集体教学比较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那么下面我们就进行第一个话题的研讨,游戏后集体分享讨论与传统的集体教学相比,有哪些方面的突破?


1、我觉得最大的突破就是内容上的突破和传统的教学活动相比较。传统的教学活动,它更多的是来自于教材,而教材是成人依据自己的经验,对儿童的兴趣,对儿童的经验做出一个自我的评判。那么用这样的一个评判的过程当中,编制出来的内容,它还是带着成人的主观意识的。而游戏后的集体分享,它的内容是来自于孩子的游戏,是在真实的情景下的孩子的亲身经历。那么这样的教材更贴近儿童的生活和经验。正因为孩子们在游戏当中积累了大量的丰富的经验,那么孩子在游戏后的分享讨论过程当中有说不完的话,


2、我觉得还有一个突破,就是教学定位的突破。那么原先的教学定位的突破,也就是说在教学方式上,我们原来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自上而下的。但是现在我们从周老师的课当中,我们就可以看到,现在是自下而上的,是儿童在前,教师在后的一种教学方式的突破。那么这个定位就定位在儿童对话题的讨论上,而不是说原来由教师设计好的哪些话题。一环套着一环去完成这个老师所给你的话题。现在是老师在后去倾听孩子的基础上,然后根据儿童的观点来提出问题,引发幼儿进一步进行思考。也就是说我们提倡自己的思考,引导幼儿在整个活动当中开展反思。那么其实这两者的区别,前者更加注重的是知识技能的一个传授。但是我们现在的这个游戏分享讨论活动,当然更加重视的是让孩子学会怎么样去学习,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所以用中国的老话来说,两者之间的差别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关系。所以我觉得这两者对幼儿的学习发展意义是显而易见。


3、那我现在来说一说,我想还是儿童观上有一定的突破,对吧?那么在这个传统的集体教学当中,教师的儿童观,他是认为儿童是不能干的。儿童他是没有能力主动学习的,所以他表现出来的一种形式就是要教孩子,就是在教学活动当中我要设计,我要从目标开始设计,我要在环节要设计,所以我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要及时的达成这个目标。我要把孩子牢牢的控制在教师的手心里。那么这个是在集体教学中老师对儿童的训练表现出来一种现象,包括里面的问题都是要设计,一层层环节需要层层递进。问题需要一个一个事先去设计好,而且事先要备课,甚至要以前都还要磨课,对吧?磨课磨好久,那么才能够把孩子就是要放在我这个框架当中,孩子不能脱离我这个框架,传统的这样的一个比较深刻这样一个控制孩子的现象。而现在的分享讨论活动就是教师非常尊重儿童,就是把儿童放在前,教师追随孩子。那老师就是相信儿童,甚至作为一个欣赏儿童这样的一个角色,那么我们看到分享讨论活动当中,老师相信儿童有精彩的观点。他相信每一个儿童在游戏当中都有经历过非常丰富的这样的一种体验。所以他相信儿童在分享活动讨论活动当中能够呈现自己非常精彩的观点。所以教师他就放手让孩子去表达,而教师只是退后倾听孩子的一些精彩观点的表达,去支持孩子的一些思考观点呈现。我觉得这个就是儿童观上发现的比较大的一个突破。


4、在我这里看到的就是因为我们基于对儿童的认知,我们觉得儿童是有能力的主动的学习者。所以我们的教育目标就发生了很大的突破,而且颠覆性的突破。我们老师这次数学活动,如果说我们传统的教学目标,我们一定在比如说十以内的多少数字的学习,然后是点数等等。那么在周莉的这个教学活动当中,我们所看到它所呈现的目标,它不是定位在我们去学得数量,而是通过我们视频的回放,让每一个孩子去用自己的方法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还要通过自己对自己方法的梳理,把自己的经验能够传递给其他的小朋友。并且要对他人的经验给予思辨式讨论。所以这个教育目标的改变就带来了老师就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改变。我们儿童在主动的学,互动的学。但是我们恰恰看到的是,虽然定位的目标不是传统的目标,但是我们看到的是每一个孩子他都在用自己的方法在习得。比如说有的五个五个的数,有的是十个十个的数数。而且周莉老师他所针对的教学策略,他是针对个体性的。所以他是针对每一个孩子的不一样的这种发展,以及是不一样的学习的方式去予以积极的回应,不再让一个集体的教学活动当中,大家整齐划一的达到一个结果性的目标。所以说每个孩子都在自己的能力水平上面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我觉得这是我们在目标制定上面突破了原有的这种集体的这种统一的方式。


5、那我们这个目标是因为目标不一样的,所以我们给孩子提供的素材,我原来我记得很牢的。我们上课的时候一堆堆也会去领一大堆的挂图。然后有的课之前自己还要制作一些教具,要引起孩子的兴趣,对吧?因为我们总是刚开始第一步肯定是引发孩子对这节课的兴趣,然后再展开。但是现在的时候,现在的素材就来源于孩子的游戏,就是孩子游戏的照片、视频,是吧?甚至有一周以前几周以前的照片。那么像这些素材的转变,我们就可以看到,就是因为目标而引起原来一些和孩子脱节的虚幻的这样的一些素材,我们现在不用了,我们用的是和孩子生活游戏相关的一些内容。那引发了孩子的讨论,就非常的符合他们当下所学习的主题。确实我们传统的对教学目标的设定往往会是什么样,往往会是对一个班级所有的孩子,我们去追求在同一个时间里面达到同一个发展的目标,而且确定他的发展目标,其实也是我们以前在做的时候,也是没有基于儿童现有的水平,而是去针对我们的这个年龄段的特点。大约三岁一个年龄段,把他一个班的当成一个孩子,然后去制定一个个目标所追求。在一课当中,所有三十多个达到同一个目标。那把这个目标要定知识、技能、情感。那么现在游戏后基于游戏跟孩子所开展的一些讨论分享活动呢,我们是取材于孩子的这个游戏的真实问题情境。然后我们追求的是什么呢?我们追求的不是整齐划一的达标的知识,而是孩子的思维,孩子的想法,孩子解决问题的这个方法。像我们周莉数木块的这个活动。在这个活动里面。所以每一个孩子都在自己的水平上去数这个多少木块啊,以自己现有的水平来表现。我们追求的是所有的孩子都达到一个十十个数、二十个十个数的孩子是一个一个点数,有的孩子可以两个数,有的孩子一个个数,孩子是自己水平来解决问题。所以我们针对的是所有的孩子都在自己的水平上发展,追求的是孩子解决问题的想法,想出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追求的是每一个孩子对这个方法的看法,看我的方法怎样的方法,思维的灵活性是有突破的,正因为这个目标的突破,它也是改变了我们安吉游戏背景下的教学活动是有关系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因为以前整齐划一的目标之下,我们的老师更加关注教学的结果。为了达成既定的这样一个教学目标,我们老师就不自觉得会去教。所以表现出来的更多的就是高控。而现在我们把这样的一个分享活动的目标变成了关注过程的这样一个目标。那我们的老师就变成了一名忠实的倾听者。他想去听孩子们到底是怎么样去思考这个问题的。所以老师也成为了儿童观点的这样一个欣赏者。在周老师的课当中,我们看到他对儿童的这样的一种欣赏的态度。不管是一一连数的还是五个五个数的,还是凑成一个整数,加上一个零数数的,那么都能够得到周老师的无限的欣赏。甚至有的孩子上来之后并没完成数数的这样一个结果。那周老师同样是对他挑战的这样的一种勇气也给予了赞赏。但现在还可以质疑,我觉得这个质疑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就是一个为终身发展的人,说非常重要的一个能力。那么当孩子在来分享当中,他们不但质疑同伴,而且能够把自己的观点信息表达出来。那么在这个时候,而且老师还是非常欣赏和认同这种质疑能够引发同伴之间思维的碰撞。我觉得这个是我们现在游戏或者分享教学,传统教学一个很大的一个突破。


6、因为我们的教学目标发生了改变,我们所追求的是儿童的思维,追求的是儿童的观点。追求的时候他有没有想法。所以孩子在这个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在这个对话当中,他是有话语权的。所以他有话语权,而且他的话语权也被充分的尊重。所以他可以对老师的观点,对小朋友同伴的观点,他可以提出自己质疑,可以大胆的充满安全感的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些表现为什么孩子有这样的表现,也是我们的老师在我们的这个改革的过程当中,我们非常的关注去尊重儿童的观点,倾听儿童的观点。我们也非常的关注,让儿童去感受到他的观点很重要。我的观点很重要啊,我的点都能被老师倾听,都能被同伴倾听。我们同时师幼的关系是非常平和民主的,所以孩子他就会大胆的来表达,他就会从他的小脑袋里不断的迸发出精彩的那些观点。我觉得这个也是突破,就在这个过程当中,孩子的话语权得到了尊重。其实在这个过程当中,特别是我们的这个游戏后的集体分享活动。在我们安吉,大家都带过班,都经常在跟孩子们互动,孩子们进行这个对话。所以在这个过程其实与我们传统的教育比我们最大的突破,我们就从外面游戏以后,像今天看到周莉的这个,我们就从游戏场上回到室内十几分钟的时间整理一下照片,我们就开始了。所以在这个过程怎么来开展这个过程,对老师来说,我们的心里是没有这样一个像原来备好课,或者是我按照教程上的这个参考设计好我们第一步怎么第二步怎么,怎么个教学环节,提问设计是有的,所以是要老师跟孩子的互动过程当中,去根据孩子的表现,我们来推进我们的这个教学活动的进程的。所以在讨论的过程当中,幼儿他是可以掌控我们这个教学活动的发展方向的。所以也是刚才乐乐讲的,我们的孩子是有话语权的,所以孩子下一个题怎么到小脑袋里蹦出什么的想法,我们老师是不知道的。所以老师是在倾听孩子的想法基础上,通过我们的有效追问,我们去激发他再产生新的想法。所以这个过程它是由儿童的表现来决定的。所以这个在我们传统的那个教案当中,我们有突破的,没有不知道这个问题。问下一个会是什么,一个一个的这样的一个一个的一步一步的教教案设计的,跟着教师走,转向了我们老师倾听孩子的表现。追随着孩子由孩子来决定我们这个活动的发展方向。所以在这个上面是有一个很重要的突破,这也是很考验我们的。


我们刚才大家都围绕着我们游戏后的集体分享讨论,跟传统的相比有哪些突破,大家都谈的非常的好。我总结一下,大家可能就从这些方面谈了自己的反思和想法。


第一个是我们跟传统的集体教学相比,我们的教学内容的素材,它是来自幼儿自身的经验,是一种真实情景,是从孩子游戏情景当中我们捕捉来的;


第二个是素材呈现的方法是展示幼儿活动现场的视频和照片。像今天周老师的这个教学活动,大家就看到了,就游戏场上孩子们在数数那个墙上有多少块木块的那个视频照片啊,而不是虚拟的。我们制作的一些动画片,我们的一些画图,就像刚才大家讲的,不是那些教学挂图真实的戏情境和照片。


第三个是刚才大家谈到了在我们的这个话题讨论上,我们所讨论那个话题是来自于真实问题。就像今天这课,就你和同学们们说孩子们要说的话,说了多时间,把这个对面墙能够弄清楚,这是来自于孩子的真实问题,而不是教师专门为挑战幼儿设计的问题。不是老师设计的这孩子的行动行动中我们发现的游戏中发现的多出来的这这是一个突破。


第四个是我们刚才也讲了,我们的幼儿掌控了整个讨论的过程啊,是对真实问题情境。因为孩子大家都有想法,他们都经历过他们真实的感受过。所以每个孩子他都有话语权,他都有这个表达的这个基础。他有感而发吗?他经历过在他的身边发生的,所以孩子他有话说。所以老师又是我们老师追求就是尊重儿童的想法。我们不追求那个唯一标准答案,我们是关注的是儿童的想法。儿童思维我们关注儿童思维的灵活性。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老师是追随着孩子的思维走,追随着孩子的想法走,是孩子决定整个活动的发展方向。所以是儿童在前,老师在后。那么传统的呢是老师领着孩子,老师按照我们原来设定好的教学的程序,教学的过程,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按这个程序走。那么现在我们是孩子领着老师走,孩子可以决定我们这个教学活动的发展方向,老师只是根据幼儿的讨论进行话语的这个调度。就是他讨论当中表现的那些观点。老师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进行一些提炼,或者进行一些提问,这是一个突破。


第五个突破,我觉得是刚才都讲到了我们教学目标的设定上的突破,我们的目标不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获取知识的方法,不再着力于一种标准化的结论,而是儿童的思维。所以教学目标的检核,我们去检核教学目标,我们去用什么来评价,看看孩子的思维灵活度,他的奇思妙想以怎么样的方式,要有怎样的自圆其说。那么我们要去看我们老师多大程度上去激发了孩子思维的灵活性。那么这跟传统的我们去追求我们一个班,在同一个时间里面去达到同一个目标,我们去把一个班三十个孩子看成一个整体,去设定的一个教学目标,然后我们的教学完成以后,拿这个目标来评价我们的孩子。这个我们的老师的是有一个非常大的突破。

本文梳理自程学琴教研团队教研活动,重在分享学习,禁止商用。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耕铄妈妈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游戏后集体分享讨论与传统的集体教学比较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