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华爱华教授:安吉游戏对我国学前教育实践的普适性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本文内容梳理自华爱华教授在2024“安吉游戏”国际学术会议中的报告:安吉游戏对我国学前教育实践的普适性。


一、我与安吉游戏的结缘

华爱华教授:安吉游戏对我国学前教育实践的普适性-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安吉游戏对于我来说,是一次理想与现实碰撞出火花的相遇。2012年,我们游戏专委会来到安吉,我第一次看到安吉游戏,就像看到了理想照进现实。在大学教书期间,我教授儿童心理学和学前教育学等课程,这两门课对游戏的侧重点不同。儿童心理学强调游戏是儿童的本能、天性和特点,及其对儿童发展的意义和价值;而学前教育学更多地将游戏作为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看重其工具价值。

 

在幼儿园实践观察中,我发现游戏的本体功能往往被忽视,工具价值被过度强调,即使是幼儿的角色游戏也充满了教师的指导。而安吉游戏中孩子的状态完全不同,他们阳光、快乐,这里有着我一直期待的游戏模式——既能实现游戏的本体功能,又能实现其手段功能。安吉的游戏材料是开放的、可移动的,这与我在上海所接触到的游戏材料有很大差异,在这里我看到了孩子在游戏中实现了课程目标所期望的发展。从2012年开始,我便频繁与安吉沟通交流,亲眼见证了安吉幼儿园户外游戏向“一日生活皆课程”的演进过程。他们解构传统课程,从一线教师和幼儿园的实践出发,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再将其体系化。

 

二、安吉游戏在全国各地的实践


华爱华教授:安吉游戏对我国学前教育实践的普适性-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一)安吉游戏的全国推广与实践差异

 

随着安吉游戏影响力的扩大,全国各地纷纷开始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对安吉游戏适宜性的不同认识。比如,有人质疑安吉游戏是否适合农村和城市、低水平和高水平幼儿园等不同环境。在实践中也存在主动学习和被动要求学习的差异,这导致了不同的实践结果。理想状态下,安吉游戏能促进幼儿、教师、家长的共同发展,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但也存在不理想的情况,如购买相同材料却仍保持教师高控、预设的状态,儿童立场不到位等问题。

 

(二)安吉游戏的精神与实践路径

 

在指导全国安吉游戏实践中,关键在于理解和落实安吉游戏的精神与实践路径。安吉游戏的精神是“真”,即真游戏、真学习、真发展,强调实事求是、保持常态和真实。实践路径则是先放手游戏,让教师看到真实游戏对孩子的影响;然后看懂游戏,理解儿童游戏行为背后的学习和经验;最后回应游戏,给予有效的支持。然而,很多地方对安吉游戏精神理解不到位,这影响了实践效果。

 

(三)游戏实践过程中的现象与反思

 

1.放手游戏后的情绪与行为变化

华爱华教授:安吉游戏对我国学前教育实践的普适性-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在游戏实践中,放手游戏是关键一步,但教师往往不敢轻易放手。当开始谨慎放手后,教师们通常会经历从兴奋激动到焦虑的情绪变化。一开始,看到了不起的儿童,会为孩子的能力感到兴奋和激动,这在联合国儿基会的项目以及临沂、贵州等地的实践中都有体现。但随后,当发现儿童发展超出预期,教师就会开始焦虑自己该如何指导。有些幼儿园教师在此时急于发挥指导作用,开始引导幼儿做教师设计的游戏,这导致游戏质量下降,表现为游戏中的创意减少、幼儿投入程度降低等。

 

2.深入观察与支持的重要性

 

面对游戏质量下降的问题,需要深入观察与倾听,反思所谓的支持和回应方式。理解推进幼儿深度学习,要顺应幼儿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在实践过程中,不同幼儿园有不同的发展方向,有的倒退,有的深入研究游戏。经过反思阶段的幼儿园教师有了很强的专业定力。例如在张家港的一次教研活动中,教师们讨论游戏与课程的关系,发现游戏过程中孩子的学习呈螺旋式上升,认识到游戏就是课程。

 

三、自主游戏实践的成效 

华爱华教授:安吉游戏对我国学前教育实践的普适性-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一)教师专业成长与问题解决

 

自主游戏实践在各地成效显著,其中之一是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驱力变强。在放手游戏之前,教师们有很多疑问,如安全问题、幼小衔接问题、家长不认同问题等,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这些问题逐渐得到解决。教师们从最初的困惑到后来能够自信地用事实回答问题。在安全问题上,发现孩子有天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且在挑战性环境中自我保护能力会增强。在幼小衔接方面,儿童游戏经验包含甚至超越了传统课程中的知识技能目标。例如在新疆建设兵团小班的收纳整理游戏中,观察到孩子在按数取物方面有不同水平的表现,体现了游戏对孩子知识技能学习的促进作用。

 

(二)唤醒教师的理性自觉

华爱华教授:安吉游戏对我国学前教育实践的普适性-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另一个成效是唤醒了一线教师对实践的理性自觉。在上海,抓户外2小时的活动不仅让幼儿接触自然元素,促进健康等发展,也让教师在难以高控幼儿的情况下观察幼儿表现、习得经验和发展情况,并将这种理念延伸到室内和一日生活中。在嘉定区的保教质量改革实验区,教师们通过观察、倾听、互动、反思等方式,开始反思自己习以为常的教育行为。比如张家港的吕园长提到,以前对空间、材料和幼儿行为进行控制,现在更关注孩子的动机和表现。材料变革朝着去结构化、去主题化、去年龄化方向发展,这让教师更清晰地看到儿童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同时孩子的主题更加丰富多元。这种理性自觉让教师不再被动,有了更强的专业发展动力,也有利于落实评估指南,进行实践前后的比较和反思。

 

四、自主游戏对家长和小学的影响

 

(一)家长认同与参与

 

在家长认同方面,只要教师理解并能读懂游戏,就能与家长有效沟通,获得家长认同。例如在临沂的民办幼儿园,做放手游戏的幼儿园生源越来越好,像沂南二幼从一个小平房幼儿园发展壮大。定边馨园幼儿园一位家长分享了孙子在安吉游戏中的成长,孩子在自主游戏中获得了自我服务能力等多方面的提升,在大城市校园中表现自信、阳光,这让家长直观感受到自主游戏的价值。在家长参与方面,通过家长观察员、家长教研等活动,家长参与到游戏实践中,了解孩子的游戏情况,不再担忧幼小衔接等问题。

 

(二)对小学教育的影响

 

自主游戏还影响到小学教育。在黔东南等地,幼儿园孩子在小学里能用拼音字母编应用题,在积木现场将语文和数学知识整合,体现了游戏对孩子综合能力的培养。而一些小学对幼儿园化导致厌学的孩子进行补偿教育,如在小学里设置积木区,用课标创设活动区,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缓解厌学情绪。这表明安吉游戏模式在幼儿园和小学之间搭建了一座良好的教育衔接桥梁,对小学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五、教育实践中的信任与反思


华爱华教授:安吉游戏对我国学前教育实践的普适性-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在整个教育实践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过去教师往往盲从专家观点,而现在面对不同的专家意见,他们开始相信自己的观察和判断。作为理论工作者,我们要相信老师的实践智慧,因为他们离孩子最近,最了解孩子的情况。同时,老师们在观察孩子过程中反思自己的自以为是,我们理论工作者也要在倾听和理解老师的同时,反思自身的观念,与一线教师共同成长,推动教育实践朝着更符合儿童发展的方向前进。

本文仅供大家学习,禁止商用!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耕铄妈妈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华爱华教授:安吉游戏对我国学前教育实践的普适性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