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回溯性反思后的支持,可以分为哪几类呢?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经常有老师问,回溯性记录反思后,接下来怎么做?其实就是把反思从理念落地到实践中,动态完成的过程

如果我们把回溯反思只停留在口头、文本,或者只为了追求措施的多,而放弃了有效性和实操性,那又变成了形式主义。回溯性反思后的支持,可以分为哪几类呢?

1.不干预的支持


对于儿童的一日生活来讲,教师基础的作用是兜好健康和安全底线。幼儿园是集体生活,在卫生保健方面执行严格的要求。在做好安全保障、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大部分情况是不需要教师介入的,儿童具有自我调适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除了比较明显的安全风险,儿童主动求助,儿童现场自身暂时无法解决的冲突等需要及时的介入,教师更多要做的就是细心观察,认真聆听,发现活动对于儿童发展的价值,儿童的兴趣在哪里,发展水平如何等


静水流深,教育无痕,不干预是一种高级的支持。

 

2.环境材料的支持


在《纲要》《规程》《指南》《评估指南》等政策性文件中,一直强调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活动最大的保障来自于环境材料的支持。这里的环境材料,更多的指向低结构材料。儿童借助低结构材料,依靠自身的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去解决问题,实现游戏中的意图。


因此环境材料的丰富性、多元性、可及性是我们要重点考虑的。环境材料支持了幼儿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的需要,这也是幼儿的学习特点和方式。

 

3.生成项目课程


我们主张儿童自己生成项目课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大量的生活和游戏实践案例,表明儿童能够自我调适或者同伴协作,解决真实情境中的真实问题,这其实就是儿童自发的项目课程。老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引导儿童对自身的项目探究进行概念化提炼、表达和展示,让项目探究可视化,具有更大范围的学习价值。


比如,在项目探究完成,教师引导幼儿绘画表征、交流分享自己探究的历程和心得,借助自制小书、手工作品、相机拍照、图画表征等多元的方式,展示探究的过程和成果,对认知、思维进行系统地梳理和升级,这就是教师引导和支持的作用。

 

4.思维共享的支持


《评估指南》指出,幼儿有权利参与自己有关的决策,发表意见。在回溯性反思中,我们可能会发现一日作息不能完全支持幼儿的自主,这时候需要对活动组织和规则进行调整,幼儿是活动和规则的深度参与者,他们有权利、有能力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去解决这些问题。幼儿游戏视频,教师通常要进行游戏后的小组或者集体讨论,视频的素材比较直观,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回顾活动现场,是思维共享更好的素材。

 

5.家园协同的支持


一方面,活动照片、视频、表征是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的依据,教师通过回溯性反思,发现儿童身上的闪光点,需要和家长反馈,一起分享喜悦。另一方面,通过回溯性反思,如果发现儿童的行为问题,需要和家长及时沟通,正面反馈,共同制定解决方案,寻找针对性策略方法。比如说常见的挑食、隔代养育、发育异常、交往障碍等等,需要家园合力来解决。


当然,不同的教育对象、活动现场,肯定是千差万别的,教师需要从这些支持措施中做取舍,有的重点使用某一种措施,有的也需要组合使用。而最终的效果怎么样,又回到观察倾听幼儿中来,这就是反复螺旋上升的闭环系统,从而有效支持幼儿的发展。

本文摘自康巴什教育发展研究,好的文章,大家一起学习,有兴趣的搜索关注,侵删!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耕铄妈妈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回溯性反思后的支持,可以分为哪几类呢?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