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课程观理念下,一日生活皆课程,每一个环节都有它的教育意义。过渡环节作为幼儿园一日生活各个环节的纽带和轴承,不仅起着中转和衔接幼儿园一日生活各部分的作用,还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评估指南》也指出:一日活动安排相对稳定合理,并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个体差异和活动需要作出灵活调整,避免活动安排频繁转换,幼儿消极等待。
但是过渡环节的消极等待依然还普遍存在于幼儿园活动的过渡环节,怎样做才能够减少幼儿的消极等待时间,充分发挥过渡环节的教育价值呢?
一、调整一日活动安排表
过于碎片化的一日活动安排,孩子们走马观花似的一个接一个活动的进行,在转换环节的过程中,教师也不得不维持秩序,孩子们由于没有尽兴的投入到活动中,也渐渐生出情绪,这样碎片化的安排不仅让孩子们难以集中精力进行深入学习,还导致幼儿的兴趣和注意力过度分散。
所以我们要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结合班级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发展水平,对一日活动安排进行调整,将碎片化的活动调整为大模块的时间,让幼儿有足够的时间在每个环节进行深入学习,还可以有效减少活动之间的过渡环节。
二、利用好每个过渡环节
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过渡环节主要有以下几个时间段:早餐前后、午餐前后、午休起床后、离园前等。调整了大模块时间段的幼儿园活动,过渡环节仅有这主要的六大块,我们要如何利用,才能更好地发挥过渡环节的作用呢?
1.早餐前的活动在我们园是室内区域活动,当老师去取餐之后,孩子们开始有序收纳区域材料,有序如厕盥洗。当老师取餐回到教室,孩子们有序进行自主取餐。
不统一组织幼儿如厕盥洗这样可以减少幼儿消极等待的时间,孩子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决定自己要不要去厕所,要不要饮水等?让幼儿对自己的身体需要有更深的体验。
2.早餐后,孩子们陆续归纳餐具,然后有的去走廊自主观看游戏后绘画表征以及其他记录,有的进行自主阅读,值日生开始值日:擦桌子、扫地。早餐后的自主活动不仅促进了幼儿的自我成长更锻炼了幼儿服务集体的意识(值日生等)
这个时候有一个教师开始组织孩子进行自主点名,因为孩子来到幼儿园之后进行自主签到,在点名环节,孩子们进行统计。今天来了多少位小朋友,有几位没来,一共来了多少?
通过自主点名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集体感,也可以让幼儿在点名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认识自己名字和他人名字,还可以让幼儿获得被重视、被看见,在班级中体验存在感和归属感。
3.午餐前的活动是游戏后的一对一倾听或是游戏后的分享环节,在这个过渡环节,早早画完游戏后绘画表征并与老师进行完倾听的小朋友就可以自主活动了:有的去喝水,有的看书,有的在室内继续进行区域活动……一位老师在取餐回来后,孩子们像早餐前环节似的,进行餐前准备。
由于有的孩子进行的快有的孩子画的慢,所以在倾听完第一位小朋友和最后一名小朋友中间的时间大约有半个多小时的时间,这个时间段交于孩子自主安排,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进行活动,能够极大的满足幼儿内心发展的需要。
4.午餐后,孩子们在吃过午餐之后的过渡环节我们园主要走廊自主观摩自己的或小朋友的绘画表征,或者自主交流,我们要允许孩子们进行讨论,无论是游戏中的或是生活中的话题,都有孩子们进行自由的交谈,在谈论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但发展了语言表达和社交能力,还共享了思维。部分值日生值日,当然值日生也是自主值日,孩子们自选值日内容。
接着教师带着孩子们到户外进行餐后散步,在这个环节有的时候进行散步,有的时候孩子们进行有组织的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小鱼钻山洞、城门几张高、切西瓜等。
回教室午休之前,教师还会有动听的睡前故事讲给小朋友们听。
过渡环节的安排不在于幼儿自主或者是教师预设,只要是根据幼儿需要进行的活动都可以,像自主交流,就给幼儿之间提供了进行有效互动的机会;教师睡前故事的分享又体现了教师培养幼儿阅读习惯的一种表现形式。
5.午休起床后,这里我们也进行了调整。小朋友有序起床之后,进行室内区域活动,这里就避免了有的小朋友早起来之后坐到座位上神游,只要允许孩子们进行游戏,他们立马就开机了。
起床后的过渡环节时间还是很长的,因为孩子们在午睡刚起床时,头脑还是懵懵的状态,所以让孩子们进行室内区域活动要比直接进行集体教育活动更有效果。当孩子一旦处于自己的游戏中,他就开始开心起来,开心之后,大脑就开始飞速思考,这样更有利于下一环节的集体教育活动的开展。
6.离园前的活动以绘本阅读为主,有时候是教师组织的,有时候是孩子自主阅读,当然孩子们还是自由交流。
三、生活环节融入其他活动
在以前我们的喝水、如厕等以教师组织的多一些,孩子们统一去如厕盥洗等,造成了孩子们消极等待的时间较多,现在经过调整,像孩子的如厕、盥洗、加点等活动都是融入到室内外活动中的,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生理需要自主进行安排,这样做更有利于幼儿对于身体需要的自我把控。
幼儿园过渡环节对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及自主性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过渡环节的重要性,树立起以“幼儿为本”的观念,尊重幼儿的生活与发展规律,教师越放手,幼儿越来越自主自然的进行过渡环节的活动,让孩子们在自由、自主中快乐成长!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耕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