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梳理自安吉儿童村发展中心蒋雯娟的培训《倾听中发现儿童》大家可以听全文,了解倾听中我们需要做的方式有哪些。
我举其中的一个例子哈,就是说孩子不愿意说,不愿意画的这个事儿。我们有一个教研的观点,大家可以参考一下,说不定有效哈。我们是这样来想的,就是他今天不画、不写,是不是代表他没有在思考?不是,对吧?就像我今天问大家问题,我请台下的老师分享举手,没举手的老师都没想法吗?不是吧,没举手的老师往往是那些大牌,这孩子正静静的要听听看你们怎么说。所以我觉得我们对于儿童的表现,也要一直保有一个再退后审视的态度。他只是没有表现出所有人必须要做的动作。但是他的思维一直在延续的。只要他玩游戏了,游戏过程当中他出去体验了,回来之后游戏反思的环节,他不愿意画。
不愿意画,不代表他没有动脑子,没有想这个事儿。他不画的时候,他在干什么呢?这很重要。当老师问他的时候,他很有底气得说,我不想画,但不代表他没有反思和思考。所以这个观点会支撑了我们的老师愿意静下心来去看他,没有用游戏故事这个环节,这种形式去反思表征的时候,他在今天的一天生活当中,有哪些是在反思和表征?比如说愿意跟老师去聊天,他用他的语言去整理自己的逻辑,对吧,整理自己过往发生的事情,再进行认真思考。他在游戏当中大量的在操作,在反思,也ok。可能我们老师更在意的是,明明平时都挺爱画的,今天不愿意画,肯定是有什么原因。我要去找他,背后今天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我们大概是这样的一个辨析的逻辑。所以我想接下来再遇到类似的情形,当孩子表现出我们不理解的这些事件的过程中,尤其是和表征倾听相关的时候,我觉得我们始终紧扣的那个词呢,昨天花老师也一直提到了叫原认知的嘛,思考自己的思考,他就有一个机会复盘自己的经历。不管是用图画还是用语言都可以,如果我们始终能够看得到孩子有原有认知、反思、学习的机会,至于这个机会具体表现在哪个环节,做了没做。老师无非就是要观察为什么一直不做而已。我想在一个充满安全感的环境下,你想孩子们多喜欢这个世界,多喜欢自主的游戏呀,他多喜欢和喜欢的老师去倾听去表达呀。如果这些环境都是他乐于探究分享的环境,一个孩子不愿意说,我觉得不可能。就像今天的老师一样,但凡有一个人愿意今天陪你五分钟,你畅所欲言吧,没什么关系,我都眼里发光的看着你,你会不愿意说?我觉得不是。因为这种倾诉和表达自己的过程,它是本能的。因为每个人脑海当中时刻都有自己的观点,无外乎是我看这个环境安排,我愿不愿意分享出来而已,好,我们之后再说。还有没有老师想要就这个环节说说。如果没有,我们之后还再交流哈,我们把这个环节就给他跳过去。所以从刚刚老师们你们自己分享的所有的这个体验和感受来说,我们就继续从自我的练习还是要迁移到我们今天说的,我们自然的是在一个幼儿园教育的这个环境和情境下去讨论倾听。依然还是要回到儿童的身上,如果在今天的练习当中,你感受到了被认真倾听的,你积极的体验,那么同理,这些事情儿童都需要,且非常的珍贵难得。如果孩子一天当中能获得五分钟。一个星期获得五次,三年,他会获得多少次?而这只是在一对一倾听环节,还不要提在游戏环节,在集体分享环节。所以在这种越来越被接纳的这样的一个课程体系下,通过各种方式支持幼儿反思的这个路径。我们今天只是说倾听环节,孩子能够获得的东西比我们想象的要多的多的多。这是之前我们的一个感受和发现,就是被尊重这件事情也很重要。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孩子在一天当中,谁会认真听他说话?只有孩子直接会认真听他说话。而且还得是他关系好的,关系不好的,压根也不听,对吧?就很可怕。你试想一下,这个孩子一天生活了24小时,在家里面,周围都是比他高大的家人,周围的他的态度是我想保护你,对吧?你说的话语在我听来很童趣,很可爱。但是不是很平等视角的尊重的,就是把你说的每一句话都当真,都很认真的听。争执到了幼儿园,老师说,同伴也取决他的同伴关系。那再言之就是我们的老师了,老师是一个朝夕相伴的人,且是有这种教育觉知的人,有发展意识的人。如果连老师在跟他的一对一陪伴当中都不是这种平等的尊重的话。那我想这个孩子一天当中能够被认真倾听的机会真的是太少太少了。我们需要反思的就太多了:
我们需要怎样的倾听方式呢?
·保持一份好奇心。用足够的好奇心,去好奇发生什么?其内在有怎么的想法?当保持这份好奇心的时候,有意识地去hold住自己的评判、自我表现的冲动、给建议的冲动,让自己在一种中正的状态中,注意力完全聚焦在对方的身上。
·注意力就像聚光灯完全照在对方身上。关注的焦点是对方。这时我们就能够听到对方内心真实的声音。
·这种倾听,不仅仅在听内容,同时会听变化,会从对方的语音、语速、音量的变化当中听到对方的能力、听到内在的状态、内在的意图(想要什么?想要去到哪里? )
·用心去倾听和感知,不仅仅用耳朵在听,听到变化、能量、状态、意图,去陪伴和支持对方成为他想要成为的人。
以上内容仅供个人学习,禁止商业使用!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耕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