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梳理自华爱华教授在安吉儿童村的讲座,内容非常多,大家可以听全文,用你的耳朵感受文字的力量,了解最前瞻的教育理念。
华爱华:各位老师,上午好。
现在我们来聊一聊关于表征的问题。表征与倾听的问题。一讲关于绘画表征。这样一件事情,为了给自己比较宽松的,所以我就写了个若干问题。关于绘画表征与倾听的若干问题。
这个大家都知道《教育部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在教育过程中的师幼互动第28条里面指出:要重视幼儿通过绘画、讲述等方式,对自己经历过的游戏、阅读图画书观察等活动进行表达表征。而且,教师能够一对一的倾听,并真实记录幼儿的想法和体验。我想,这个大家对于评估指南应该不陌生了,22年就印发了,而且《评估指南》的印发,实际上是想通过评估本身的改革来进一步深化推动幼儿园的保教质量的提升,深化保教改革。实际上是有一种新的改革。因为评估它是一种导向,对不对?评价是一种导向。那么我们就可以从评估指南当中来看一看。现在,整个国家的政策,它是对保教实践。提出了哪些要求。那么今天的这个会议的主题,可能主要是聚焦在,这个一个小点上。为什么聚焦在这么一个小点上?我想也正因为大家在落实师幼互动过程当中,评估指南当中有这样的一条要求。大家在实践当中好像过去评估当中都没有涉及到。而现在有了这么一条,到底怎么理解?就这一条出来以后。实际上下面我感觉到好像炸开了锅。不知道为什么。通过绘画、讲述等方式,来进行表征。也就是说绘画通过绘画来表征这件事情。本来我认为这条指标并不难理解。但是为什么?这一两年,却被表征这个概念的各种声音,把老师都搞糊涂掉了,都糊涂了。因为很多的,不同的专家都在写表征,表征都针对这一条。在讲表征,有不同的声音,各种各样声音。什么表征?绘画表征多元表征要不要让幼儿表征。为什么要让幼儿表征,该用什么样的表征方式?把本来不是问题的问题,变成了问题。
因为,我们都知道的,表征只要是我们幼儿园教师学过幼儿心理学的,都知道幼儿正处在表征思维阶段。本来不难理解。所以现在好多人都在解释,那么我也利用这个机会来做一个解释。因为我聚焦游戏,又在大学里也教幼儿心理学。
实际上很通俗的来讲,表征就是一种替代。就是A象征性的代表B,借代行为。表征,两岁以后开始,我们知道孩子的思维的发展是从动作思维,直觉动作思维也就在眼前的东西,他在思考,可能在想要这个东西的直觉动作思维。通过动作他在进行思考。直觉动作思维到2岁以后就开始进入形象表征思维了。什么叫形象表征思维?也就是说。不在眼前的东西,在头脑当中。他也可以出现表象。头脑当中可以出现表象。在这之前,一岁多一点点。你如果他正在拿了一个。比较比如说杯子比较比较危险的东西,他正在玩。你也要赶赶紧给他拿掉,他不是要哭,你肯定要从从他手上拿掉。拿掉以后,你马上换一样东西给他他那个东西他就不去思考了。就离开眼前的,到2岁以后不行,他要追着你们要不在眼前的东西,他头脑当中可以出现表现。他有记忆。这个东西只要是他见过的,只要他接触过的。他印象深刻的。现在不在眼前,他也可以在头脑当中出现。也能在头脑当中。呈现他经历过、接触过或见到过的不在眼前的东西,头脑当中也有了有了表象思维,头脑当中有表象。但是幼儿呢?他又很难用表象和抽象符号在头脑当中进行复杂事件的。替代:比如说我们,写写作文,太阳怎么样什么怎么样,我们可以用语言可以描述,可以怎么样。但是幼儿不行,所以他就表现出来。他用动作表现出来,用动作用物体,用行为或者简单的语词。来替代。会表现出来了。不在眼前的东西也能够出现。皮亚杰的说起来就是它处在前运算阶段。还没有进入到在头脑当中运算就进行思考。所以两岁以后就有表征为主有表象出现了,但是他那个表象出现。我们怎么知道他?出现了呢,我们可以看他行为,看他的动作。我们可以看到。比如说:游戏,你就可以看到,他拿一块积木假装打电话了,那个那块是积木。他头脑当中已经有电话的表象了,他接触过。他角色扮演,他现在是一个医生。他扮演一个小医生。因为他了解,他知道医生,他接触过医生,他看过病。但是他头脑当中已经有了有了,他也可以把他表现出来,他用他自己的角色来代替。代表医生,表现医生的一些动作。还有各种材料进行简单造型。比如说:我搭积木,我搭一个城堡。因为什么呢?他有承保的这个经验。概念他看到过。听到过不画书里面有过。他也要待过城堡,简单的结构造型。他用橡皮泥来捏一个。他也可以在纸面上墙面上画画来进行表征,他画一个太阳。当前没有看到他也可以画太阳,它可以画彩虹。因为他知道彩虹是用各种各样颜色。他来进行表征,只要他接触过,他就可以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进行表现。要各种各样的用动作,用一个手,打打打打打打打,他也来表征。用动作来表征。所以,有些人就开始说了啊,为什么一定要绘画标准,我等一下讲。你这他应该让孩子。多元表征,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进行表征嘛,为什么要去投放?我就觉得奇怪了,你支持他的自主游戏。就是在支持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表征啊。你只要支持他自己。他充满着表征。游戏当中大量的表征替代本来不难理解的一件事,现在变得很难理解了,就是替代行为啊。他头脑当中就是刚经历过,他从来没有经历过,没有看见过,没有的概念。你让他表征,他也不会去表征。所以本来我们幼儿心理学啊、游戏啊游戏,我们一直说替代替代用一个东西来替代另外一种东西。是吧,这些大家都很容易理解。现在被一些各种各样的那些媒体啊什么的。炒作那个表征啊,幼儿是有多元表征,依旧用这个来讲就多一点表征啊啊。为什么要用,应该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来进行表征啊,因为我支持,因为游戏不是就在支持他,用自己的方式表征吗?
所以但是我要说表征是一种有目的的想象行为。在表征思维出现之前,是很难有表征行为的。因为两岁以后基本上就表征真实思维就出现。或者幼儿在游戏中,在游戏中,他是不是时时处处都是在表征的,也不一定。游戏当中充满表征,但是在游戏当中,当他对陌生的材料材料进行特定性探究时。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你可以他投放一个新材料。涂鸦区里面投放了什么海绵啊,投放的一种新材料,新材料的时候,它不一定先出现表征。他先探究这个材料有什么特性。这个材料可以怎么玩?特定性探究。这次可以怎么玩?这个时候未必他就是在表征,在想象。当他对材料熟悉以后。从特定性探究转向多样性探究的时候。啊,我现在知道了,海绵可以吸水,海绵我可以把水洒出去。海绵我可以沾了以后呃,可以怎么样可以怎么样,他当他一样东东西熟悉了以后。他知道了特性道理,他开始进行多样性探究。
多样性探究就是说什么,我还可我可以把它当成什么。我可以用它来。本来是我可以用它来干什么?这是特定的材料。现在他对这个材料特征很熟悉了以后,那我可以把它当成什么?把它当成什么来用当成什么来用。这时候表征行为出现了,多样性探索。多样性探索。啊,很多个。还可以把这个当成什么来玩。就出现了。这个小椅子他知道是做的,这是相当熟悉的,我还可以把它当成小车,这两个拼起来,我还可以把它当成小床啊。哎,我可以把小椅子当成那个呃这个。你阶梯啊,你要什么?我可以把它替代成其他东西的时候,表征出现了。
所以你去看。当我们有一些陌生的材料投放下去的时候,我们老师总是认为孩子好像怎么还没有创造,还没有怎么样。实际上他这个时候正在进行特定性。比如说这个材料都有哪些特性?哎,它可以滚吗?想要什么,他就在探究这个材料。当然他对这个材料熟悉以后,你看他的创造想象的,越来越多了,创造性下降就越来越多。这就是我们说的。这个表征行为就开始出现了,就把把它替替代成另外一样东西的时候。另外一样东西的时候。他。就出现了表征。我刚才举的例子。啊,比如说涂鸦区的新材料,它在摆弄。就甩上去。还可以这样玩。哎,这个我把这个颜料呃,可以调调调调调。本来清水变成。红的水。然后我把笔沾上去以后,往墙上一甩。出现了这样的一个东西,产生了某一种效果了。这个时候他就会说。哇下雨了。怎么了表征出现了。借形想象就是出现。把它当成这个。借行想一下。然后他会有意识的用这种方式来进行创作。来进行创作。比如说。他知道。用。那个那个比如说那种注射器一样的东西。治水的。你是是。我花一样的。哦,这个材料可以这样一像一个什么,当他说像一个什么的时候,表征出去量了。要真出现的。然后这个东西甩上去能够出现什么那个。大的那个毛笔。他可以怎么样来用,呃,可可以怎么样,那水干一点的时候是怎么样的,嗯,一点的时候。他出现的是什么样的?他很熟,熟悉以后他就会有目的的来进行表征。那个他是借形想象,也是一种表征,他就把他替代了。然后他这个时候。他有意识的来,比如说他要想表现。下雨了。要表现下雨。他要想表现什么,他就故意把水弄得很湿。比如说这个地方它要表现下雪,这个地方要表现什么?故意用手点点点点点,他知道手点出来。是的啊,他要想的他就是变成有意识的来进行想象性表征了。这是他。我们有目的创作就开始了。所以当他进行特定性探究的时候,他在探究材料。会产生什么效果?当他产生一种效果进行想象的时候。就是表现借形想象。如果他没有借形想象,他只不过就是探究这个材料可以这样,这个材料可以那样,这个材料可以,但是他。一般借形想象的。它像一朵云。现在在下雨下什么的的时候,他就是表征就是就是一种替代。表征就是。就有目的的表征就出现了。从借形想象,就是涂鸦区里面,因为今天我讲的是绘画表征。
既然绘画表征是多元表征中的一种。那么,为什么要强调绘画表征呢?教育部不是。为什么要强调绘画表征呢?现在我还不是讲教育部的那段文字里面的表征啊,我还没有讲到这个地方。绘画表征我常常我在。跟这个家长在交流的时候。我跟家长说:纸和笔不能少。嗯,家长常常说买什么东西买什么东西,只何必不能上。因为他们的自发的涂鸦,自发的绘画,有较强的语言功能,有较强的语言功能。当他们还不能用完整的句子,还不会流畅的表达的时候,他们就是用通过绘画,通过涂鸦。来表达他们想表达的意愿。你想后半孩子他就会拿。这样子涂,小班的孩子有的也在也在这样乱线涂鸦。乱线涂鸦。那么这一开始的乱线涂鸦可能是什么呢?比如说一岁半,你只要给他笔。他就会。是他还没有进入表征,还是在探究?在纸上会出现线条了。那你这个。这个时候,他手眼协调还没有达到能够什么能够画一个圆。所以他就是这样子。还不能达到一个手眼协调,还不能达到一个什么画一条线,有起点有终点,画一条线。所以他就是这样。这样的。那么这个时候可能他在探究这支笔。但是。当你有的时候,就当他在一定的时候。他能够画圆了,这个圆还不很圆啊,他画的圆是不圆的,不太圆。但是它起码有个起点和终点的吻合。说明手眼协调怎么样,已经达到一定水平了。这个时候他就开始出现圆了。他出现了圆以后,他常常就会来表征。他说这是气球,他说这是太阳,他说这是馒头,他说这是什么,他就会用这个。同样的都是圆,这个孩子也会画圆了,那个孩子也会画圆了。这个画它这个圆表征是不一样的内容。但是起码他已经手眼协调到一定程度,所以蝌蚪人就开始出现。蝌蚪人,所以他们会画画一个圆,然后画一个身体,画两只手就是画圆。直接就画了啊,圆下面就是腿啊。称为蝌蚪人对不对?我们这个学术上把它称为蝌蚪人出现了。蝌蚪人才一个圆,下面就有手了,直接就两条线,就就直接画,然后两只手。而这个圆上面呢里面呢逐步逐步的开始有。眼睛了,有嘴巴,你看吧,两只眼睛。后来有嘴巴。为什么知道吗?他画的为什么只有眼睛没有鼻子,因为眼睛会动的,嘴巴会动。腿,他想看到的就是腿。后来出现的,所以能够动的能够什么,他先出现的。后来一点一点细腻的有鼻子有耳朵了。所以他的那个表,这那个那个绘画,它有这么一个,那么他出现圆了,出现线条了,他就开始命名了,给他命名了。我画的是巧克力,我画的是什么?他不说,你根本就不知道他画的是什么。有的时候你问他,你画的是什么呀?他说是什么,明天可能说的也不是这个了。他当他在说的时候,实际上他在表征啊。表征表征也就是说表征他已经能够。他看见过的,接触过的,他知道的一些事。他开始出现表征了。所以还不会流畅表达的时候,从乱线涂鸦开始就已经隐含了他们想要表达的意愿。表达的意见。他们会用单词来命名他涂鸦作品所表现的内心欲望和需求。
你比如说。这两个是托班的孩子,我那天去教室里面托班的两个孩子。这个孩子画的,他说是游乐园。他天天画,他天天就说游乐园,我说很奇怪,你看同样都是乱线涂鸦。这个孩子说他画的是巧克力。他可能就喜欢吃巧克力,还是这么的,就是他的有他的意愿的。这个孩子他们老师告诉我,前几天春游啊,生病,没去成,天天就游乐园游乐园,去去游乐园。所以我们知道涂鸦实际上也是孩子的游戏。孩子的游戏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为什么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维生素啊。有游戏的儿童是幸福的、快乐的心理卫生他可以宣泄。现实当中,负面情绪,可以补偿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不能实现的愿望。所以涂鸦它也是一种游戏,特别是小年龄托班啊,小班啊,涂鸦往往是仍然在继续在进行游戏。他的涂鸦。继续再进行。所以他就开始命名了。刚刚在找,可能他没有表征思维的时候,只是探究这个材料,材料可以出现痕迹。幼儿的自发性绘画也是一种游戏,这种纸上的游戏有更强的叙事性。因为他在操场上在外面这室内他进行角色游戏,进行各种各样游戏。他有各种各样的情节,有各种各样情节啊,我给医生啊给宝宝看病啊。对喂,宝宝吃饭啊什么都有各种各样情节,但是在纸上。就这么一张纸上,他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情节表现。情节表现,所以有很强的叙事性。而每一笔,他都有他的意义。这个是什么这个是什么?他都有他的意义。他可以表现。在每一个自创的符号,我这里说的幼儿就已经到3到6岁了啊,包括大班、小班、中班、中班啊,他们每一个自创的符号都有他们要表达的意思。要表达的意思就如同角色游戏是通过装扮在创编自己的故事。孩子们在进行角色游戏的时候。他既是编剧,又是导演还是演员,又是制作人,因为他要选择材料,他要布置环境,他要把这个物摊开,这是我们野炊的什么?他又是同时他又是演员。还有一点情节,从小班到大班,越来越复杂,情节就会越来越复杂。所以绘画表征,也是一种游戏,就是自自发性的绘画表征。我在这里说的是自发性的绘画表征。他仍然是在创编是在用笔,在纸上创编自己的故事。在纸上创建自己的。
那么相比角色游戏,这个游戏现场它的叙事那种,纸上的叙事。越来越逼近写作,越来越逼近写作。很有意思的事啊。我那天在北京的一个幼儿园。一个小班的孩子游戏完了回来。敲敲敲敲敲两下两下,画了三条线,然后用一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了以后。很快,我到旁边去,我就跟他说:你能跟我讲讲,你在这个上面画了什么吗?讲讲你的这个你画的故事吗?你想跟我分享分享,你到底画的是什么吗?我来帮你记好不好?他说好,他就跟我说。这里是一条路,这里面是河。这是河水,你看你不是说小班的孩子啊。他认为河里面是有水的,有水证据对画出来。那不像我们成人了,这样水就不画了,或者画一点波纹了。有水,天上飘着五彩的雪花。他北京是看见雪花的,我们上海的孩子不能看得见,但是他是用彩色的笔。哎呦,很浪漫的跟我讲的。特别欣赏他用的那个词飘着。他对雪花的理解。我想,他正在进行他的想象,正在进行他的故事。但是很可惜的啊。他说你记呀,我没有笔。我没有兑现承诺,我说我来帮你记好吗?我想听他说,听我听了呀。我想一小班的孩子啊。然后。我而且观察了他的那个游戏,我观察了他的游戏,真正是毫无关系。然后哎呀我说我笔怎么没有啊,我说一看他们的老师在那里,我说你让你们的老师来给你记,老师空在那个地方来,让老师给你记。他们老师来了,我就跑过去听。我跑过去一听啊。今天我玩了橡皮泥,捏捏捏包子,捏了什么,心里很高兴,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后来我就去看他们推出来的。好多孩子那里都有,我玩的很高兴,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啊,这个等等一下,我再来说这些事情啊。你看他跟这个绘画,所以我也是跟家长说,纸和笔是不能少。我在解读3到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的时候,我当时我就跟他们说,我说每一个区域都要投放纸和笔活动区,每一个区域都要投放纸和笔。因为他们随时都会要想到要表征。
而幼儿的天性中,蕴含着发展的各种可能性。发展的各种可能。而这些可能性。早期就隐藏在他们的游戏中。我刚才说了,自发性绘画也是一种游戏,对不对?刚才那个小女孩就在进行自发性的绘画,就在进行游戏之前。没在进行记录,他在进行游戏。而可能性早期就隐藏在他们的游戏中。而幼儿的个体差异也决定了他们更爱玩哪一类游戏。比如说男孩子特别喜欢积木,而女孩子特别喜欢装扮。如果大家都在玩积木游戏当中啊,男孩子更喜欢建筑,而女孩子更喜欢搭一个。这个围栏啊什么搭一个什么东西来进行角色游戏。所以他都是有风格,而且同样是女孩子或者同样是男孩子。还是有。所以他的天性,这些可能性发展的各种可能性。早期就隐藏在他们游戏中,他们的个体差异决定了他们更爱玩哪一类游戏而提供各种机会就很重要了。各种游戏的机会积木,这个螺螺母,这个雪花片,比如说那个插塑,还有那个呃有些各种各样的材料,反正你给他各种各样的机会,建构的装扮的沙水的什么,你都给到孩子这种机会。因为你不知道这些孩子。他天性当中,他将来未来的发展趋势当中。他将来他的天赋是怎么样的?他的兴趣将会怎样的。所以。我们不能过早的去定向他的兴趣。定向,他对各种可能性都要提供。所以我们各个有一些区域都要他,让他们去玩。那么提供纸和笔也是游戏的一种机会。也是游戏的。我们也能发现,不同的幼儿,他不同的绘画类别。有的偏情节性。有的偏说明性,有的孩子喜欢画机器。这地方可以可以问这个地方可以什么什么什么,有的就偏向叙事。我说的是自发性绘画啊。我说的是自发性绘画。有些。但不管是偏情节性,还是偏说明性。但都是叙事语言。他都在叙事,都在表达,都在表达。他偏爱画哪些类目,哪一类事物?像我那个孙子小的时候,我就觉得很奇怪。他画就是画机器一类的东西。飞机啊可能这个地方可以发动的,这个地方可以怎么。啊,换人一类的东西,情节的就少。他偏爱画哪一类事物,也会折射未来的这种发展趋势。所以我们有的时候,我们为什么要尊重孩子的各种需要,我们慢慢的就可以找到他的兴趣所在。看到让他自己找到自我,进去。现在孩子的兴趣都是我们承认给他的兴趣去读这个兴趣班。那个兴趣班都成人给他。有的孩子恰巧契合,他也就就喜欢了契合了,有的不契合,他就难过得不得了。这个爱画画的小女孩,他天生爱画画,所以纸和笔就没离开过。他的父母是当老师的,我的同事。就提供给她的就是一支圆珠笔和废旧的考试题。那个时候考试的题目都是印刷在那个反过来就是那个废纸了。他就在试题纸的反面画画画,他经历过的是画他的需要画。他听到的是画绘本上的形象,画他自编的故事充满了想象,他就一天到晚画。每天都在画每天就画这,每天画画就是他的游戏。就是他的游戏每一天都在画每天都画。有些都是。他这里面都有故事,那个时候没有倾听,他妈妈没有给他寄过。妈妈没有给他记录。但是他自言自语,他都是有工作的,他就说了,这是送礼品,这次是那次是我去了。他说他们正在送礼品,那是怎么样怎么样,他又喜欢公主,所以他就高贵的。每天都在画,这是。这是画叙事的打电子游戏。那个时候的游戏啊,那电子游戏一人手上拿了一根一根线通到这个电视机上面。都在画打电视游戏机。这是我04年把这个照片拍下来,那是更早。更早他这个女孩是七年生的。我更早,然后我是04年把这些东西我就拍下来,都留下来。那个时候我就是收了他的那个画纸。你看啊。画了好多好多。这是七岁,他开始已经开始朝有一点力。他的父母啊在他四岁的时候看他爱画画。啊,上中班的时候曾经送他去学画,但是两次以后。女孩还抗拒了。到绘画班里面,女孩就开始不爱画画了。后来我就劝他的父母算了,你不要送他去了。他本来喜欢画画的,现在变得不喜欢了。所以你们去想,我们在幼儿园里教画画。孩子。实际上,孩子什么都会画。但是你们发现孩子会说一句话,我不会画一句话吧。他从什么时候开始说我不会画的?你们就自己想好了,想这件事情实际上。最终他就没有走画家之路。他还是喜欢画。他一直都是上小学,他就是在家里。我说你纸和笔不要停。就给他他既然是。最后,他获得了叙事能力方向是他走上了文学嘛。在复旦,现在在美国大学里教文学。画画就是为了他,让他画画吗?写作呀是他的叙事呀。角色游戏跟他的叙事也是有关系的呀。
目前这是我把我以前的PPT拿来的啊,以前的PPT因为讲到绘画那个时候,解读指南的时候,我解读的是美术,所以我把我又在期待一颗爱画画的小星星的成长,不知他会走向哪个存在之路。他画他经历过的时候,他的需要也是画。他还用画画做计划,为妈妈去超市购物,画清单画去过的地方的地图。爸爸妈妈唯一做的就是让他画,而不教他画,听他说话,记录他话里的话。这个时候他的妈妈是我的学生。他的妈妈是我的学生,我已经让他听画。记录。这是他妈妈给他记录,今天是中秋节,外面有人按门铃,妈妈打开一看,原来是快递员叔叔,带着头盔给妈妈送来了一盒月饼。月饼像什么,就开始叙事了。就开始叙事。正在这时候,欢欢在房间里喊妈妈,妈妈挠头可怎么办呢?妈妈对快递员叔叔说,我女儿在叫我。快递员叔说,那月饼怎么办呢?妈妈说,你在你想想看,那个时候。他都开始叙述了,妈妈给他记下来,你说这是不是他的一篇口头作文?这是他画的地图,他凡是知道的地方。这是他画的购物单给他妈妈什么东西要两个,什么东西要两个。我后来我跟他妈妈说,你把吃的给他圈一圈,把用的给他圈一圈。我还跟他妈妈说,你这次讲话啥,因为他妈妈是我学生。已经开始记画了。记录他的话了。有一次,他爸爸是同济大学的。到同济大学去叉叉叉叉叉。三下两下就把那个叔叔给画下来了,脸上全是胡子。他说后来。那个同济大学的那个教授说,哇,你女儿好厉害呀。没有学过画没有学过画,好厉害啊,直接就能够哎,就是没有学过画,他才什么都会画。
我们的孩子为什么会说我不会画?浙江幼师现在是杭师院,他的校长。张校长,我跟他一起到意大利去,那一次我就问他了,画画什么时候学,他说十几岁来得及,不定来得及。早期呢早期你。给他给给纸和笔,他只要是喜欢。十几岁你再去学都定来得及。好的,他在幼师专门教画画的。但是又是,但是他不是教学法。他不是教教学法的。要教学法的,我们在教学法的那个下面开始教教孩子。花示范画、画画什么的。他就专门教幼师生画画的。
如果没有老师对绘画技能的标准。所有幼儿天生都会画任何他们想要表达的东西。而老师教再多的形象,也不可能穷尽幼儿所要表达的内容。他们有自己的表达方式。孩子,你教孩子画孔雀。那中间先画这个,再画那个再画这个呃,所有的孩子都是一样的。孔雀,你教孩子画一只狗,那先画什么都是示范化教教会。以后他就不会画画了。因为什么呢?他要想,本来绘画,表征是他的天生就爱的事情,现在你教了他画孔雀,他会了,蝴蝶会了什么。你凡是教过他会了没有?没有教过的,他说我不会。你可以穷尽吗?他要想要表达的东西很多,你能穷尽吗?不可能穷尽。所以教师教再多的形象,也不可能穷尽幼儿所要讲到表达的内容,他们有自己的表达。但是他有自己的表达,但是幼儿的画是看不懂的。幼儿的画是看不懂。因为他用自己的符号,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这表明他们正处在一个特定的阶段,也就是他们表征思维迅速发展的时机。他的画画发展也处在象征期。表征期还没有进入写实期。还没有进入写实期,不像的。画的东西都不像的。他们只有自己能理解图形符号,它所表示的事物来表达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理解,表达自己的意愿、经历和情感。他用自己的符号,他生气了,他怎么表达?他,他都有自己的表达符号。他们只有自己能理解的符号表,他的话是看不懂的。所以,对成人而言,幼儿的画是用来听的。对成人而言,幼儿的画是用来听的。当幼儿说我不会画时,意味着他们已经被暗示了图画有像不像好不好的标准。当幼儿说我不会画,我不会画的时候,实际上他已经被暗示了,幼儿才敏感了。他知道老师有标准。被暗示了像不像好不好的标准。
幼儿的画看不懂。这表明他们的作品形不似。但你只要听他们解释自己的作品,立即就会感到一种神似,这里面的神,就是他们内心世界的一种灵性。他还没有。少到这个灵性,就是毕加索说的吧,向儿童。学画他要学会画画,他才用了多长时间。但是他要学会用儿童的那样的一种方式,要学会儿童的那种神秘的那种方式。他画一辈子在学。看得懂吧。看得懂吗?唐僧骑马咚了个咚,后面跟了个孙悟空。这是谁呀?神似吗?
这个孩子已经有点学。他已经会念这个会念这首儿歌了,就把这个儿歌画下来。哎。马不会画,有什么关系了,他的马就四条腿啊,他知道的呀。唐僧那时候骑在马上面,唐僧那个帽子是这样子的呀。孙悟空嘛一根棒子呀。没有不会画的,你要想拿这首儿歌,你想想看孩子要去画还得了啊,画的出来啊。只有不让他去,你没有让他画,他自己想画他都能画。那么好,怎么来理解评估指南中的绘画表征?评估指南中说,重视幼儿通过绘画、讲述等方式。对自己经历过的游戏、阅读的图画书、观察等活动进行表达表征。他游戏过了,他光看过图画书了。经历过的游戏,还有他看过的图画书。他是怎么想的,他有什么感想?他观察的天气,观察的植物,观察到的其他的很多的现象进行表达和表征。这里的绘画表征。和我前面说的绘画表征是不是一致。我想问问你们。是不是一回事?我们在下一篇文章中揭晓答案。
以上内容仅供个人学习,禁止商业使用!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耕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