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天生反骨。越不让做的事情,越会激发人内心的逆反心理。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屡见不鲜。
拿计划生育来讲,以前提倡独生子女,农村宣传少生孩子多种树,但还是会有人冒着被罚款的风险生,生个孩子还要交罚款,那也得生。现在提倡二孩三孩,甚至给予补助,高峰了那么几年,然后不生就是不生,就算全面放开,也不生。
当然,这对于教育界的政策,也是一样的道理。现在媒体很发达,随便一搜,就会冒出来很多关于“去小学化”、“幼小衔接”等有关视频及文章。这也让老百姓迅速了解了这些词,但在运用的时候,他们往往被资本割了韭菜,拿孩子一生的幸福做了赌注。
比如,前段时间,火爆全网的一个视频。一个幼儿园的小女孩,爸爸回家后哭诉:我怎么停下来啊,好累好累。这是一个看了让人心酸的视频,谁推动的幼儿园要进行小学化,又是谁助长了这种风气。其实大媒体时代的宣传要算一个!
我关注的是下面的评论,有显示的地域名称,所以摘录了一下,发现一个比一个卷。
江苏发出疑问,幼儿园的宝宝写啥作业!
河南回答:我们这边中班开始写拼音,写数字,大班开始写算式,学着抄题,学前班基本上就开始学一年级的内容了。
安徽发出同感:你可以不学,但是一年级拼音两节课讲完了。
湖南同样感悟:都说提前学不好,但是不提前学,根本跟不上几节课就讲完了。
河南也有出来澄清的:你这也太夸张了吧,我们一年级学点拼音,现在下册了,还在学拼音。
山西发来感慨:你们太幸福了,我们五天学完拼音,如果幼儿园没学过根本学不会。
天津的:我们是公立幼儿园,什么也不让学。
广西的来洗脑了:平民家的孩子,小时候受不了学习的苦,长大就要受社会的苦。
广西的话在大众来讲最受用,私立园就这样给纯朴的村民们洗脑,咱都是平民百姓,现在不学跟不上,咱不能让孩子落下了。
网上这样的宣传比比皆是,无疑加剧了内卷,原来这么多地方都在学,不学的真跟不上。对于幼教工作者,知道其中的弊端,有些还要顶风作案,就不要提隔行如隔山的老百姓了。
大众关注的点,就是博眼球,博大众的眼球,幼小衔接的各种练习题、各种描红本……所以,在网上的这种视频,很容易火起来,也很容易给家长洗脑,甚至有些视频和国家政策对着干。让你不得不卷,为什么会这样卷,可能还是家长对自身的不自信,因为感觉没有能力在以后的生活中助他一臂之力,所以“不能输在起跑线”、一定要做好“幼小衔接”等等,大众家长理解的和教育者和政策宣传的是天壤之别。
你强调了幼小衔接,它能认为的就是知识的准备,其他准备根本不会放在眼里,哪怕这个孩子啥也不干,但学习好。就是家长炫耀的资本。这种病态化的教育理念,也深深刻在了大众的骨子里。
所以,这个问题,之所以喊了十几年,还愈演愈烈,与过度宣传有一定关系,我们作为幼教工作者,一定从自身做起,从自家孩子身上做起,从周围亲戚家开始做起,做好幼教宣讲人……还孩子美好童年,是我们一定要坚守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