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又没有回答我的问题,为什么要谢谢你。
?
这是在我们县片区教研时我观摩班级里小朋友间互动的一个小插曲。
游戏后的分享环节,老师们启动了小小主持人的模式,孩子们先介绍自己的游戏绘画表征,然后由小朋友随机进行提问。
问题有很多,比如,你喜欢你的游戏么?你和谁一起玩的游戏?你是怎么玩的这个游戏……
这时,一个小朋友就问了一个问题。
问题男:你和谁一起在那里玩的什么?
回答男:……我忘记了。
问题男:嗯,你再想想吧。
回答男:你怎么不说谢谢你的回答。
问题男:你没回答我的问题,我为什么要谢谢你?
大家都笑了……
我也笑了,欣慰于还好班级里还没被全部训练化,还有如此睿智的问题男。当然,更多的是对于这种重复训练对话的反思。不可否认,我们确实应该给予幼儿一些关于语言领域中阅读及前书写的练习。但这种基本固定提问模式的形式化的东西还是不要有。
我们不用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我们只是让孩子成为孩子,让老师成为老师即可,我们总得做自己,因为领导一句,园园有特色,我们就得有自己的特色。特色不是外在的,而是往内走,连接孩子,倾听教师,踏实办园!
其实,片区教研走到现在,我们几位园长,最想做的事情,是坐下来茶话会,说说我们近期的困惑,谈谈我们的看法,集思广益。在市级片区每一次的教研,提出问题,解疑答惑的环节是最热闹的,也是最能解决困惑的关键环节,但到最后,我们发现只有在做的过程中得到答案。
反观现在的教研活动,更像是评估工作,被观摩的也有心理负担,孩子们也会被三令五申,有观摩的老师,千万别调皮,一定注意自己的行为,老师们也有点紧张,生怕自己哪里做的不够好。
家里来客与平时与家人在家是两种状态,也是两种心态。所以,有时候,太频繁的观摩教研活动,对园所也是一种打扰。
其实我们最大的梦想就是被遗忘在角落,做一个快快乐乐的陪伴孩子们成长的小老师,领导们只管保证方向即可。
就像淄博烧烤,赚钱是好,火了也好,但其实大家去不去的,它一直都在那里,并没有因为大家去的少,就难受。相反,火了才难受,要注意表情包,要注意形象,他代表的就不仅仅是自己了,它代表的是淄博,哪怕是快累死了,还要硬挺着。
这又让我想起了,我们省级游戏实验园验收,我算抗压能力很强的,但还是担心会拖了县里的后腿,不停地长麦粒肿,我真希望那几个月把这辈子的麦粒肿都长完了,体重达到历史最高峰,好像把压力全变成了食物,进了身体,毒素又从眼睛里发出来了。
我的另外一个小伙伴,病的说不出话,还坚持在一线,直到验收完,身体还未调理好。
?
我想,难道我们就为了这个名,这个名能为我们园带来什么?受到口罩影响老百姓手里没钱,我们验收不验收省示范或者一类,对于招生来讲,没有影响,在农村我们执行不了收费标准,一个字,穷!三个字,孩子多!
那这个游戏实验园呢?意义不大!因为验不验收的,我们就是这么脚踏实地做的。验收成功了上级能给配足配齐游戏材料么?
?
如果可以,那我们一切的付出都值得!如果徒有一名,我们宁愿隐于尘埃。毕竟拿出来被晒着,不如躲起来更有安全感和幸福感。
想的有点多,有点杂,就这么吐槽,不吐不快!吐了也是陈述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