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想说的话
我对着孩子们,讲故事。
故事时间以外,孩子们对着我这个新朋友,你一句我一句,说“自己”。
万镜明:
(第二周)我的鞋子会发光。
(第三周)你看我,好帅气的衣服!
(第四周)我的衣服上有恐龙。
很多孩子都和万镜明一样,走到我面前,从“展示”自己的衣着开始聊天,这是他们的社交技巧。这和成年人刚好相反,成年人,往往以夸赞对方的衣着开场。
黄子锐:潘老师,我今年过生日耶。
我:哦,什么时候过生日?
黄子锐:9月份。
不止一个孩子主动提及生日,那或许包含了他们对生命最初的感悟。4月份就开始惦记生日的黄子锐,是班里年龄最大的孩子。
王一菲:我叫王一菲。她叫周亦宣,她是 我的好朋友。
陈青成:我叫陈青成。黄子锐是我大哥。
张俊韩:我叫张俊韩。他(陈清晨)是新 来的同学。还有一个新同学,他 的名字叫张瑾成。
胡舒毫:我叫胡舒毫,他叫吴书陶。
我:你叫什么?
胡舒毫:我叫胡舒毫~,他叫吴书陶~
(我猜他发现了绕口令的乐趣)
4岁左右的孩子,介绍自己的时候,也介绍他人。因为这些“他人”,已经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这让我感到很温暖。
孩子们还非常关心我这个新来的朋友。故事之外,我只要提及我的生活,孩子们都会给予热情的回应。
我说我拎的包是个神奇的口袋,孩子们就问是从家里带来的吗?你的家在哪里呢?
我说我家在一个很远的地方,孩子们就问,那你住几楼呢?
我说我住一楼,孩子们就马上报告自己住在几楼,没当着我的面说的,就惦记着,找机会到我面前来说,“我住在5楼”“我住在27楼”“我家有电梯”“我家住在屋顶上”“我家住在7楼,我想邀请你去我家玩”……
讲《大卫不可以》之前,我说我家也有个小班的宝宝。孩子们马上就很关心这个宝宝,“他也在小2班吗”“他现在也在幼儿园吗”“你现在回去是去接他吗”“你可以让我看看他长什么样吗”“你下次可以带他来我们幼儿园玩吗”……
孩子们很细心地观察我,很直接地表达他们的情感,时常让我心跳加速。
熊真玉:你今天涂了口红吗?
我倒杯水给你喝,好不好?
单童一:潘潘老师,我喜欢你!
第一次活动结束的时候,单童一径直走到我面前,说完这句话就走了。
朱子浩:我送个爱心给你!
第三次见,孩子们做午间操的时候,朱子浩突然回头,把午间操里这个双手举过头顶做的“爱心”送给了我。
我看不到他们每个人,但他们每个人,都在认真地看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