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幼小衔接 | 健康教案大集合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活动一:安全走过马路
活动目标:

在实践中学会安全地过马路,提高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 教师用粉笔在地上画一个有十字路口的街道。
  • 准备玩具或图片卡(汽车、三轮车、自行车),“红绿灯”(蒙有红绿布的手电筒)。

活动过程

1.请一名教师当交警,手持“红绿灯”。

2.请一部分幼儿扮演司机和骑自行车的人,拿着车(汽车、三轮车、自行车),在“红绿灯”的指示下通过路口。

3.另一教师带领其余的幼儿扮演行人过马路。过马路前,教师要求幼儿在马路旁边停下来,先看清楚信号灯,当信号灯换成绿灯时,才能穿过马路。同时,教师告诉幼儿:过马路不要跑,要跟平时走路一样,注意力一定要集中,不要想其他事。

4.教幼儿识记一些交通标志牌和交通指示信号,懂得它们的含义,并自觉按指示做。

活动建议

通过讲述具体、生动的交通事故案例,增强幼儿交通安全意识。

附:小知识

行人要走马路两侧的人行道,在没有人行道时,要靠路边走。过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在没有人行横道的路上穿过时,要注意来往车辆,不能乱穿乱跑。不在马路上踢球、骑童车、放风筝或追逐打闹。通过铁道口时,要看清指示信号,不能翻、穿栏杆抢行。家住铁道附近的幼儿,不要到铁道上玩耍。

幼小衔接 | 健康教案大集合-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活动二:好姿势
活动目标

  • 了解小学生的学习习惯,爱惜学习用品。
  • 养成良好的书写、阅读等学习习惯。

活动准备;

活动前排演握笔和阅读的情境表演、“我有好习惯”表格、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幼儿观看情境表演一:握笔姿势。

(1)一名幼儿握在离笔尖很近的地方。

(2)一名幼儿用五指一起抓住笔。

(3)一名幼儿用嘴巴咬笔杆。

(4)一名幼儿用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轻握在笔前端距笔尖约3厘米,笔杆前端斜放于中指侧面,中端斜放于近虎口处。

讨论:谁的姿势正确?

教师示范后,幼儿集体练习正确的握笔姿势。教师逐一检查并纠正不正确的姿势。

2.幼儿观看情境表演二:阅读姿势。

(1)一名幼儿趴在桌边,头离书本很近看书。

(2)一名幼儿头枕在胳膊上看书。

(3)一名幼儿边吃饭边看书。

(4)一名幼儿坐在桌旁阅读:上身挺直,双脚平放于地面,胸离桌边一拳头,眼离桌面(书本)30厘米。

讨论:谁的姿势正确?

教师示范正确姿势后幼儿集体模仿练习。

3.教师出示“我有好习惯”表格,幼儿养成一项好习惯后在相应的栏目内画星。

幼小衔接 | 健康教案大集合-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4.幼儿看幼儿用书第10页,在相应的图片下打“×”或“√”。

活动建议:

坚持使用“我有好习惯”表格,督促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幼小衔接 | 健康教案大集合-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活动三:保护牙齿
活动目标

  • 了解牙齿的重要作用及龋齿形成的主要原因,知道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 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1.课前,教师要先了解幼儿牙齿生长情况、患病情况以及漱口、刷牙的情况。

2.每位幼儿自带小镜子一个、小牙刷一把、杯子一个。

3.盐开水、花生米少许。

4.牙齿模型一个,牙刷一把。

活动过程

1.以猜谜语的形式,引出主题。

谜语:一家兄弟二十多,一个挨着一个坐。食物都从这里过,一过变成碎末末。

2.幼儿取出小镜子,引导幼儿看一看自己的牙齿。

(1)教师:牙齿是什么颜色的?是怎样排列的?每颗牙长得什么样?有什么不同?牙齿间有什么?

(2)教师出示牙齿模型,小结:牙齿是白色的,排成上下两排。门牙(切牙),形状扁平;尖牙,牙端尖尖;磨牙,形状像小磨盘。牙齿一个挨着一个排得很整齐。相邻的牙齿间有缝,叫牙缝。

3.引导幼儿讨论牙齿的用处,讨论后教师小结:

(1)牙齿可以帮我们咀嚼食物,有助于食物的消化。

(2)牙齿整齐,说话清楚。

4.保护牙齿的重要性及方法。

(1)让每名幼儿取出小镜子看看自己的牙齿有没有患病,引导幼儿发现龋齿。然后,请有龋齿的小朋友讲讲牙痛的感受。启发幼儿想想龋齿是怎样形成的。

(2)让每名幼儿吃几粒花生米,然后用小镜子看一看吃过花生米后牙缝里有什么,说一说如果不及时清理会怎样。

(3)小结:吃过东西后,有些食物残渣会留在牙缝里,慢慢腐烂变质,会把牙蛀坏,影响康。我们平时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学会正确的刷牙方法,坚持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或吃东西(特别是糖果)后,用温水漱口。吃饭时应注意不吃过冷、过热或冷热交替的饭菜,吃松子、核桃等带壳的东西时,应先将外壳打碎,不要直接用牙齿咬。睡前不吃零食。发现牙齿有病应及时治疗。

换牙的时候,

牙齿活动了,不要用手指去摇动,会把细菌带到嘴里去,容易生病;不要用舌头去舔新长出来的牙,牙齿容易变形;如果乳牙还没掉,新牙就长出来了,要告诉父母或老师,让医生把乳牙拔掉;牙掉了以后,要是流血,用凉开水漱一漱口;若过很长时间新牙还未长来,要及时看医生;新牙长出来以后就不再换牙了。

5.教师讲述故事《贪吃甜食的小黑熊》,启发幼儿思考以下问题:

小黑熊的牙为什么生病了?怎样才能不生牙病?

6.运用儿歌《刷牙》,教幼儿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

附:儿歌《刷牙》

小小牙刷手中拿,

早也刷来晚也刷。

小牙刷,沙沙沙,

从上往下轻轻刷,

从下往上仔细刷,

里里外外都要刷。

爸爸妈妈把我夸,

是个讲卫生的好娃娃。

附:故事《贪吃甜食的小黑熊》

小黑熊最喜欢吃蜂蜜、饼干、巧克力。熊妈妈每天都给他买这些甜食吃,但熊妈妈告

诉小黑熊:“吃了甜东西要漱口,不然时间长了,牙会出毛病的。”可小黑熊偏不信。

突然有一天,小黑熊的牙痛了起来。他捂着脸又哭又叫:“痛死我了。”熊妈妈只好带他去动物医院。山羊大夫检查了小黑熊的牙齿,发现他有一颗牙变黑了,牙里面还有一个小洞洞。山羊大夫说:“你这颗牙坏了,把它拔掉吧。”小黑熊一听,吓得浑身发抖:“我不拔牙!”山羊大夫问:“你的牙怎么会生病呢?是不是你总爱吃甜食,又不漱口,又不刷牙?”小黑熊低下了头,后悔当初没听妈妈的话。山羊大夫告诉小黑熊:“今天不拔你的牙,先给你上点药。以后吃了甜食要漱口,早晨晚上要刷牙,睡觉前不能吃零食。如果你能按照我说的做,你的牙就会好起来的。”小黑熊高兴地说:“我记住了,谢谢山羊大夫。”

从此以后,小黑熊坚持刷牙,他的牙又和从前一样又白又结实了。

幼小衔接 | 健康教案大集合-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活动四:神奇的耳朵
活动目标:

知道耳朵的用处和保护耳朵的方法。

活动准备:

鸟叫声、笑声、歌声等录音。

活动过程

1.利用猜谜语的形式,引出活动内容。

谜语:左一片,右一片,隔座山头不见面。

2.采用多种方法,让幼儿充分感知耳朵的用处。

(1)让幼儿听辨录音机中的多种声音。

(2)教师打不同的节拍和节奏,让幼儿模仿。

(3)做小实验。

让幼儿用两手的食指分别堵塞两个耳道,教师说一句话,让幼儿感受耳道堵塞前后有什么不一样,并尝试描述出来,引导幼儿分析原因。(外界的声波震动鼓膜,引起听骨的振动,人才能听到声音。如堵塞耳道,声波无法震动鼓膜,也就听不到声音了)

3.引导幼儿说出耳朵的用处和保护方法。

4.让幼儿闭上眼睛听听教室及周围环境中有什么声音。可让他们讨论喜欢什么声音、不喜欢什么声音,为什么。

5.做“打电话”游戏,训练幼儿的听力。

活动建议

1.要在日常生活中教导幼儿养成不大声喧哗、吵闹的好习惯。

2.在教学过程中,如班级里恰巧有患耳病的幼儿,可请他们说说患耳病的痛苦。

3.在日常生活中,应组织幼儿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唱歌比赛、音乐欣赏等,锻炼幼儿的听力。

幼小衔接 | 健康教案大集合-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附:儿歌《保护耳朵要牢记》

小耳朵,真神奇,听音辨音数第一。

耳道异物医生取,不能挖耳记心里。

患了感冒及时治,防止污水耳道进。

耳朵卫生要讲究,保护耳朵要牢记。

附:小知识《耳朵的常识》

1.耳朵的构造、功能。

耳朵是人的重要感觉器官,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及鼓膜三部分。耳廓有收集声波的作用。外耳道是一个弯曲的管道,是传导声波的。鼓膜可随声波振动,把声波传入中耳。中耳又将来自外耳的声波的力放大,并输入到内耳,形成听觉

2.幼儿耳朵的特点。

5岁前,幼儿的耳朵外耳道壁还未完全骨化,一旦感染,很容易扩散到附近的组织与器官。直到10岁,外耳道壁才完成骨化,12岁听觉器官才发育完全。

3.保护幼儿耳朵的注意事项。

(1)禁止用锐利的工具为幼儿挖耳。

(2)保持鼻咽部清洁。一旦感冒,及时就医,不用力擤鼻涕,预防中耳炎。此外,洗头、洗澡、游泳时要防止污水进入外耳道。

(3)避免听过强的声音,听到过大的声音要捂耳、张口,防止强音震破鼓膜。

(4)组织唱歌、欣赏音乐,辨别或模仿各种动物、交通工具的声音,辨别同伴的声音等,从而提高幼儿的听力,促进其听觉的发展。活动,促进幼儿听觉的发展。

幼小衔接 | 健康教案大集合-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本文由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幼小衔接 | 健康教案大集合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