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 观察画面,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画面中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重点);
- 初步掌握诗歌的结构,并学习仿编(难点);
- 愿意朗诵诗歌,在朗诵过程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活动准备
教学课件(见文末附录)、诗歌《摇篮》视频、轻音乐,表现事物之间关联的图片。
活动过程
1.出示PPT,引导幼儿根据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配对。
2.出示图片,请个别幼儿操作,并说明理由。
3.针对“妈妈和宝宝”图片进行重点讲述。
提问:你为什么将妈妈和宝宝放在一起?图片中妈妈在做什么?她是怎样哄宝宝睡觉的?哄宝宝睡觉的时候妈妈还会怎么做?妈妈的手摇呀摇,像什么?摇篮会给宝宝什么样的感觉?
1.播放诗歌视频,完整欣赏诗歌。
2.提问:这首儿歌里有哪些宝宝?谁是这些宝宝的摇篮?
3.逐步出示PPT图片,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深入观察理解,朗诵诗歌。
提问:谁是摇篮?摇着谁?图片里还有谁?他们是怎么让 宝宝睡着的?他们为什么要轻轻的?
4.跟随轻音乐,完整并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1.出示PPT诗歌的基本句式:“
是摇篮,摇着
,
轻轻
,
宝宝睡着了”。
2.出示PPT图片,幼儿自由创编。
附1:儿歌《摇篮》
蓝天是摇篮,摇着星宝宝,
白云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
花园是摇篮,摇着花宝宝,
风儿轻轻吹,花宝宝睡着了。
大海是摇篮,摇着鱼宝宝,
浪花轻轻摇,鱼宝宝睡着了。
妈妈的手是摇篮,摇着小宝宝,
歌儿轻轻唱,小宝宝睡着了。
附2:PPT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网络,文字由作者原创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