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讲解

徐苗郎
上海特级教师:
徐苗郎
与《上海托幼》共同打造“聪明屋”栏目,开设五年来深受大家的喜爱。只需用身边随手可取的材料,就可以带着孩子畅游在思维发展的海洋里。
徐老师说:
生活中,许多事物都在进行有序的变化发展,如果引导孩子仔细观察,他会发现事物的发展是有序列的,并在生活情境中轻松地学习序列,变得越来越聪明。
序列无处不在,让孩子留意生活中的序列,看看、听听、想想,发现事物变化的规律,能使孩子建立初步的序列思想。这就是让孩子从生活中感受序列、认知序列。
任务一
仔细观察事物发生的变化,把它们画下来。
例:小草变了
任务二
从图画书中剪下一些动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让孩子排一排、讲一讲。比如:小树越长越高,长成了参天大树;小鸡破壳而出,越长越大,长成了大公鸡。
任务三
1.看一看自己从小到大的照片,说一说变化,按照变化排一排,感受身体长大的序列。
2.收集家庭成员的照片,按年龄排排队,感受年龄变化的序列。
在孩子初步感知和认识序列的前提下,继续为孩子创设条件,让他们在游戏和生活情境中经历、体验,进一步认知序列,并能想办法解决问题。
任务一
把许多碗变成一叠碗——请孩子把桌上的5个碗(大小不一)叠在一起,拿进厨房。
孩子可能会这么做:随意地叠碗,或者看看、比比,按大小叠碗。家长可以观察孩子是怎么叠碗的,并问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叠。
任务二
把许多娃娃变成一个娃娃——请宝宝把套娃一个一个藏起来,变成一个娃娃。
孩子可能会这么做:在玩套娃时,孩子一般都会打开大的套娃将小的套娃往里塞,塞进一个就合起来。多次摆弄后,总会剩几个套娃没有套合进去。
任务三
把许多鞋子藏起来——启发孩子:你会将一双双鞋子排排队,也会将一个个鞋盒排排队,想一想,能用这个方法,快一点为每双鞋找到合适的鞋盒吗?
孩子可能会这么做:在为鞋子找鞋盒的过程中,孩子会先拿一双鞋,找不同的鞋盒试一试,不行再调换,如此重复过程,直至最终完成任务。
徐老师说:
生活中常用的套合方法,在收集、贮藏物品时可达到快捷、安全、省空间的效果,而套合方法必须有序列的认识才能产生。如果孩子在生活情境中出现了以上这些表现,说明孩子还不能用大小的序列进行逐一套合,完成任务。
家长要耐心观察,鼓励等待,因为从比较大小、认识序列到运用序列进行套合,这是孩子认知及发展的过程,需要在游戏中反复操作实践,领悟其中的奥秘。相信一个阶段后孩子会完成任务,在实践中得到认知的飞跃。
本文转载自微信号:上海托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