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是幼儿的生活,玩具是他们亲密的伴侣。“寓教于乐”一直是人们对于教育、尤其是年幼儿童教育的理想。幼儿园老师都是制作玩教具的高手,只要一有需要、有空闲、有思路,老师们就会立马行动。
那么为什么我们要提倡自制玩教具?
首先自制玩教具可以弥补幼儿园教育资源的不足;
其次能为幼儿动手动脑主动学习创造有利条件,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再次有利于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促进家园共育。
但自制玩教具要遵循四个原则:教育性、科学性、创新性、安全性
下面宝典君就给大家列举一些科学区和益智区玩教具的制作与投放,帮大家找找思路。
科学探索区
幼儿对周围世界充满着惊奇,不仅喜欢触摸、摆弄、操作,还会提出种种问题,表现出他们渴望认识周围世界和学习科学的需要。及时而适当的科学启蒙,创设有助于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科学教育环境与材料,让他们在内部需要和愉快的情绪下学科学,感受科学。
科学区材料投放的指导策略指导:材料的投放内容来源于生活,从自然中选取幼儿熟悉的资源充实科学区,每学期按主题循序渐进地分层次呈现,并且充满游戏性。
举例说明:
1、让幼儿观察自然,感受微观世界。
在科学区投放一些自然材料作为观察物,配套投放的则是放大镜、记录本、标本袋、托盘等观察工具。
观察材料定期更换,同一类材料投放时更可以考虑到物体的不同状态(如:新鲜的、枯萎的花草)
2、感受量的多少
主要目的是让幼儿能直观地感知物体的量(体积、重量等),如果是中大班的孩子,在旁边还可以放一个电子秤、拉力秤。
材料:标有不同刻度的玻璃瓶、漏斗、勺子、沙子(大米、黄豆等)
电子秤
漏斗用矿泉水瓶做
或者用一张质量较好的纸替换漏斗,玩的时候孩子自己卷成漏斗状即可,顺便练习孩子的动手能力与空间思维。
3、感知磁力的存在
认识、感知磁力,探索磁力产生的条件。
材料:各种带有、不带有铁的废旧物品、吸铁石
4、认识重力、阻力的与物体的运动规律
通过小球的滚动轨迹让幼儿认识重力的存在,及物体运动轨迹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简洁版
可爱版
5、动力的认知
自制发射机,如图做一个手动的推动装置,让幼儿感知动力产生的条件与过程。
6、认识光
有趣的光实验是孩子们喜欢的,特别是涉及到漂亮的彩虹!在这个自制的分光镜中,孩子们就可以看到彩虹色的光。
7、掌握平衡
通过观察、操作,感受物体是如何保持相互平衡的,并知道平衡的重要性,激发幼儿对小实验的兴趣。
材料:衣架、储物盒(小桶、瓶子、纸箱等)、绳子
益智区
充满魔力的益智区给了孩子们一把开启智慧之门的金钥匙,他们在其间自行操作、摆弄、摸索、尝试,在不断的发现的过程中不知不觉走进了智慧宫。
益智区材料投放的大致类型:有关数概念的材料、有关分类排序材料、有关感知等分的材料、拼摆材料、其他材料
举例说明:
1、认识数概念
通过各种有趣的造型让幼儿直观地感知到数的概念。练习点数、计数、认读数字,理解10以内的基数、序数、相邻数、数序、数的组成等,通过操作比较,领会长短、多少、大小等含义,强化数的守恒概念。
手指(小班)
刺猬(小、中班)
彩虹(中班)
花朵(大班)
2、练习分类排序
练习按颜色、形状、材料进行分类,使幼儿识别常见颜色,比较了高矮、大小、粗细等。
分餐具(形状分类,小班)
捡豆子(颜色分类,小班)
按图排列(中班)
大班增加难度,辨识文字符号,为幼小衔接做准备。
彩虹桥(大班),同时锻炼幼儿分类、手眼协调、造型等能力,发展精细动作。
3、感知等分
感知圆、正方形、三角形等形状的的二、三、四……等分,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练习等分往往与认识数概念结合在一起。
4、拼贴玩具
各种形体拼折组合:在拼折中认识正方体、长方体、球体、圆锥体、圆柱体、三角体、椭圆体、不规则体,进行创造性拼摆,发展想象创造力。
同类形状比较拼贴(小班)
生活中的常见不规则物体拼贴(小班)
生活经验练习(小班)
生活经验练习(小班)
造型组合拼贴(中班)
几何形组合拼贴(中班)
创造想象拼贴(大班)
5、其他
益智区与其它区相比,更注重发展幼儿思维能力。作为老师首先应清楚地认识到幼儿掌握知识是有限的,而得到思维能力,却能帮助幼儿更快、更多、更好地去获得新的知识,它的积极效应是持久的。
感官训练(托、小班)
每样物品因材质不同,手感也不同,多让幼儿接触不同的材料是训练幼儿感知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螺丝与螺母、钥匙与锁,锻炼孩子思维与动手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幼儿专注力。(中班)
棋类是开发幼儿智力,丰富幼儿知识的一种很好的活动。(中大班)
皮筋构图,发展幼儿想象力、创造力。
用硬木板与钉子固定的玩具材料适合中班,而用软松木板配合大头钉操作的材料则适合大班的小朋友。
益智区活动中老师要注意:
老师切忌不要操之过急,看似很简单的形体对应镶嵌材料,幼儿需摆弄好长一段时间,这是正常的。即便你把方法、规则讲给幼儿,但也不能代替幼儿自己发现,也不能增加他的理解,幼儿必须有足够的时间加以实践。
更多其他区域玩教具的制作与投放请继续关注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文字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