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先生倡导:“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是孩子们最真实的、最丰富的、最具吸引力的学习环境。”班本课程为孩子们搭建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的平台,蕴含着无限的教育契机。给孩子一片空地,会发生什么精彩的故事呢?
课程缘起
?? 春日研学奇遇记
2025年3月7日,阳光像蜂蜜一样流淌在金黄的油菜花田里。大二班的小探险家们戴着帽子,背着书包,正在进行一场”金色海洋大冒险”!
他们用彩笔捕捉花浪的波纹,用花瓣编织花环,连小蜜蜂都忍不住”嗡嗡嗡”来围观。正当小朋友沉浸式绘画时,
?? 甜蜜的争论风暴
“这个菜我认识!”子瑄举着画笔突然喊起来,”奶奶说油菜花可以吃!””不对不对!”甜心急得跺脚,”开花了就变老了,像我的蝴蝶结都蔫了!”孩子们立刻分成两派,有的举着画笔争论,有的蹲在田埂上认真观察。最后,老师出马了。
哇哦,奶奶说油菜花可以吃
这个菜我认识,是油菜
油菜花不能吃,油菜才可以吃的
开花就老了,像我的蝴蝶结
种植启动
在播种之前我们和孩子一起认识了种子家族,知道了一些蔬菜的种子长什么样。
小朋友们对每种蔬菜的生长过程都非常感兴趣,在我们进行讨论之后一致决定采用投票的方式来选出“最想种植的蔬菜”。
结合教育契机,经过孩子们的讨论、投票,大二班本课程《小小农夫有点田》开始啦!
一切准备就绪,种植当天,我们邀请了家长和孩子共同春耕,他们丰富的经验为我们的菜园奠定了良好基础,孩子们也有模有样,积极进行春耕。
然而,事情并不是每次都能一帆风顺,在某一天上午,我们像往常一样和孩子去养护管理,但却发现了一件不得了的事情,陈文浩的大嗓门在这里有了一个合理的发挥,只听见他大声且愤怒的说着:“老师,老师,我看见一只鸟在菜园,我一过来它就飞走了,我发现它把我们的小菜苗吃掉了,”在他的叫嚷声中,吸引了全班孩子的注意,
针对孩子们的疑问和解决办法,老师给孩子们看了一本绘本《稻草人》,帮助小朋友多方位了解稻草人的作用,孩子们看完就兴致勃勃的去操作了,由于孩子们没有带稻草来,便利用色彩鲜艳的塑料袋替代,这个“稻草人”取得预期效果还是不错的。
在菜园摘菜的时候,陈皓轩发现了一件令人愤怒的事情,我们刚刚变红的圣女果居然被偷吃了,这个坏蛋是谁呢?
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出:教师应识别儿童现有能力与潜在发展水平的差距,提供“脚手架”式支持,推动其向更高水平发展。他们缺乏经验,教师就要努力创造条件,支持孩子,我们当即开展了一堂绘本课《稻草人》让孩子观看,以直观的形式了解稻草人结构,并给孩子观看了稻草人的视频及图片,帮助孩子积累经验,并在区域时间带孩子实践操作,从孩子的参与度和成品可以看出,孩子专注与制作稻草人,有浓厚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孩子大量优秀的学习品质。
教师支持
《指南》提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独特价值,创设丰富教育环境,最大限度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敢于探究和尝试、不怕困难等良好学习品质。
环保我知道
孩子们对于覆膜有各种各样的看法,有点说覆膜之后菜地不会长那么多杂草,有的说可以保持菜地湿润,也有持反对观点的邱甜心说:“覆膜后蔬菜没有新鲜空气,就会死掉,”安琪也认为膜是塑料的,会污染土地。为此,我们开展了一个关于覆膜利弊的讨论活动,让孩子们在自由的氛围里开启头脑风暴,
虫影集
菜园生活可真有趣,孩子们每次去养护都能有所收获,今天呀,孩子们发现了神奇的小昆虫“蟋蟀”,有一位小朋友想踩死它,她认为是害虫,有小朋友反对,认为它是益虫,在菜园就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讨论,那蟋蟀到底是益虫还是害虫呢?教师在回班后立即开展了一次相关主题活动。
一只小昆虫的发现仿佛打开了孩子的潘多拉之门,每次去菜园都能有所发现,这次我们发现了隐翅虫。
照顾幼苗
随着科技的进步,孩子们比以前的我们懂得更多,想的也更多,不如我们小时候的钝感力,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出现了心理问题,借着这次活动,我给孩子讲了一个小小的故事,《心灵向阳生》希望孩子能学会清理心理垃圾,做情绪的主人,同时观看了绘本《我的情绪小怪兽》并将自己的情绪小怪兽以绘画的形式表征出来,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收获了心灵的阳光,也懂得了如何表达情绪。
观察记录
孩子的成长就是在实践中得到提高的,他们不断观察、记录,发现土壤干燥推测接下来应该做什么,叶子发黄又该怎么办?
味觉盛宴
养护了这么久,终于要到收获季了。孩子们通过这次实际操作也是收获满满,孩子在小厨房进行洗菜、切菜、炒菜、烧火等活动,能发展多方面能力:
水培土培大比拼
小厨房的活动中,孩子们发现谁都没有带大蒜,炒菜可怎么办呢?难道每次去找阿姨拿吗?马上吕思瑶说她会带大蒜,还有几位小朋友也附和着,刚好我们开展了一堂科学主题课《种子的传播》带孩子了解了种子的传播方式,同时学习了水培土培大比拼的社会课,于是孩子们就开始了水培土培的探索之旅啦!
爷爷奶奶的农具
经过上次种植大蒜我们知道水培土培的区别是一个用水一个用土,这个孩子们经验丰富已经知道,对于植物需要阳光水分营养也已经了解,那水培和土培还有什么不一样呢?经过孩子们的日常积累的经验得到一个答案,土培需要很多农具,水培不需要,那都有哪些常用农具呢?我们让孩子回家去咨询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并在第二天开展了关于农具的主题,通过观看视频图片进一步了解农具,同时自己画一画捏捏农具,并将它展示在我们的农具博物馆。
生命的周期
有发现便会有收获,在孩子安装稻草人的时候何书毓发现了一个问题:“这个番茄怎么倒掉了?都枯萎了,没有叶子了。”一颗番茄的自然消亡,打开孩子敬畏生命的篇章……
向阳生的不仅只有我们的心灵,还有积极向上坚定不移跟着太阳转的向日葵。为了让孩子懂得向日葵精神的宝贵,我们一起去了中一班菜园,开展了一次写生活动,写生对幼儿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观察力提升、创造力激发、审美能力培养。
一粒花生的故事
花生是长在哪里的?孩子们都说在泥土里,于是我又问,通常我们看到辣椒茄子桃子树开花,没有多久花瓣会掉,然后在开花位置结出果实,可是花生花在地上,为什么果实又跑地上了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观看了花生成长的科普动画,全面了解花生,原来花生长在地面上是为了授粉,授粉成功就会弯腰扎回大地,所以有个词语叫落花生,花生开花之后把它压倒,帮助花生成功落子。
中华锹甲
夏季是小昆虫较多的季节,在一个早晨,陈景晞小朋友发现了小昆虫,并带来了博物馆,是三只大小不一的黑色甲虫,我查阅资料后给孩子科普了黑色甲虫的基本知识。
萤火虫
夜间小精灵-萤火虫,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很多孩子没有见过萤火虫,甚至有人认为世界上已经没有萤火虫了,刚好吕思瑶带来一只萤火虫,孩子们兴趣浓厚,接下来我们会和孩子探讨萤火虫的习性,萤火虫越来越少的原因,如何保护萤火虫,萤火虫对环境的作用等。
经过一个周末,班级的豆角茄子大丰收啦!孩子们开心极了:“这根豆角很长,成熟了,”“为什么这根豆角是绿色的,那根豆角是白色的?”有小朋友回答“因为白色的变老了,”其实孩子们说的是对的,豆角变老后会变得更白,“不过还有一种情况是什么你知道吗?”我故意问完他们不告诉他们答案,而是带到一棵绿豆角面前,让他们观察,“哇,这个豆角还更绿,就像叶子那么绿,”甜心惊奇的把她的发现说出来了,是的,我们的豆角有很多品种,有偏白的,也有翠绿的,甚至有紫色的豆角呢!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从简单的采摘中,孩子们学会了判断豆角成熟可以看长度,豆角小肚子是不是鼓起来一点了,培养了对比,观察等能力。豆角采摘回来后我们便让孩子把爱带回家,和长辈们一起分享丰收的果实,培养分享的能力。
随着“小小农夫有点田程的落幕,孩子们对蔬菜长过程有了直观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它启发了孩子们在生活中观察和实践的重要性。
在种植蔬菜的过程中,孩子们亲手操作,从开垦田地、浇水、施肥到最后的采摘,每一步都充满了探索的乐趣。他们通过观察菜园植物生长变化,学会了耐心和坚持,也体会到了小小植物在阳光和雨露的滋润下茁壮成长的奇妙。蔬菜的生长过程,就像孩子们在生活中的点滴成长,需要我们去呵护、去关注、去实践。同时,也从中学会了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的馈赠。
“小小农夫有点田”课程不仅让孩子们收获了知识,更让他们在实践中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希望孩子们能将这种实践精神带到生活中去,用心去感受世界的美好,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END
编辑:曾铃香
一审(校):刘晓雪
二审(校):贺惠惠
三审(校):曹发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