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轻轻摇动扇子
扑面而来的
是麦秆淡淡的清香
挥动在童年夏季的夜晚
记录着美好与温暖
盼望着,盼望着,夏天来了,孩子们对夏天的一切都感到有趣和新奇,不过当说起夏天时,孩子们感触最深的还是气温的变化,一次户外活动之后,孩子们满头大汗的回到了教室里……
小朋友们现在身上有汗,不能直接开空调会吹感冒的,小朋友们可以先擦擦汗,等下下汗我们再打开空调。
教师的思考:
《纲要》中指出:儿童的发展是在适宜的环境中,以主动的活动为基础,教师必须根据儿童的兴趣和发展特点实施教育。一把小扇子,就把孩子们的兴趣勾起来了,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于是我们开展了《悠悠夏日,清凉一“扇”》的课程。
关于扇子的起源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扇子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时期的伏羲和女娲时代。
宇宙初开时,天下只有伏羲和女娲二人。他们来到昆仑山上,燃草向上天祈祷道:“如果我们可以结为夫妻,那么燃烧的烟合在一起;如果不可以,那么烟四散。”结果所有的烟合在一起。于是女娲“结草为扇,以障其面”,与伏羲结为夫妇。
通过前面的学习,孩子们在调查表上记录下自己见过和喜欢的扇子。
教师的思考:
《指南》中指出中班幼儿能通过简单的调查收集信息。为此我们利用集体活动的形式,让孩子们了解了关于扇子的知识,请孩子们自组探讨收集有关扇子的信息,将收集到的信息记录下来,提高幼儿对于扇子的认识。
孩子们收集了各种各样的扇子,迫不及待的想展示自己的扇子……
扇子是谁发明的?为了了解扇子的起源与发展,我们开展了本次社会活动,孩子们通过观看、触摸,近距离地观察了扇子的图案,感受了扇子的材质及触感。
扇子看着不起眼,但是它的用处可不小。通过故事《有用的扇子》,我们给小朋友们介绍了扇子家族中各种扇子的名字和作用,小朋友们对于扇子的了解变得更加深入和具体。
教师的思考:
幼儿在活动中自主寻找扇子并于其他幼儿进行分享。《指南》中指出:“遵循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在这活动中,满足了孩子好奇、好问、好探究的特点,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孩子们细致观察,自由交谈,大胆阐述自己的发现,解放了头脑,双手、嘴、时间和空间。孩子在活动发挥了自主性,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
通过边对边折、角对角折、压、拉、粘等精细动作,孩子们在一次次的练习中握了技巧,越折越快。一把把西瓜扇子出现在了大家面前。
空白的团扇在孩子们的手中剪、贴、添画、拓印、点画,变成了可可爱爱的章鱼图案扇子和花瓶图案扇子。
随心所欲的滴洒颜料,无所顾忌的在画液中划拉,不需要设计,不需要思考,一切就这样顺其自然的发生,给人惊喜的、独一无二的、美的结果,每一张都是独一无二的!
水拓画扇子制作过程
独一无二的扇子
教师的话:
《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和材料开展活动,发现物品和材料的多种特性和功能,通过讨论、欣赏、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幼儿走进了扇子的世界,认识了扇子、了解了扇子、感受了扇子带来的习习凉风,体会自己操作制作扇子的乐趣。
张开手臂模仿电风扇的动作,听清老师的快慢口令,不摔倒即为胜利。
小小扇子,威力满满!孩子们用扇子把纸杯扇到指定位置,率先完成的小朋友胜利。
教师的话:
以幼儿的兴趣作为出发点,引导幼儿独立思考与探索,在活动中融入游戏。《指南》中也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扇子是夏天常见的物件,孩子们从问题出发,讨论、探索、实践与分享。在扇子中寻找游戏的快乐时光。
孩子们从问题出发,
讨论、探索、实践与分享,
每个孩子都在原有经验基础上获得新收获。
扇子旅行记的活动虽已结束,
但是孩子们的兴趣丝毫未减。
看似普通的扇子竟然蕴藏着这么多秘密。
来源:优师教研
声明:“河南机电职业学院教育学院”微信公众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河南机电职业学院教育学院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