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 见
九 幼
课程缘起——谈话
在一次晨谈中,仲仲老师和孩子们谈论到……
小朋友们,3月是播种的季节。还记得上个学期我们种的芹菜吗? 厨房奶奶说种得可好了!那大家和小伙伴们讨论一下, 这个学期想种什么呢?
我想要种玉米,长出玉来了之后可以做玉米饼呢!
我想种水果,要不我们种一棵脐橙吧! 我想要有很多脐橙吃,还可以分给小一班的弟弟妹妹吃。
妈妈说吃胡萝卜对眼睛好,所以我想在幼儿园里种一些胡萝卜。
我想种茄子.我觉得茄子很好看,而且我家以前也种过茄子,超级美味,我很喜欢吃茄子。
种植农作物投票
通过调查得知适合春天种植的农作物有玉米、丝瓜、西红柿、茄子、南瓜、辣椒。追随孩子的兴趣,于是我们便展开了幼儿自主投票活动,请幼儿给自己想种的农作物投票。
幼儿经过投票后,其中“玉米”荣登投票榜首,于是我们决定种植玉米。玉米的生长变化是什么样子的?它的生长过程又会给予幼儿怎样的经验呢?
带着这份期待,大一班开启了探索玉米之旅,盼望着夏收如约而至。
1.了解玉米的生长过程,包括播种、发芽、长叶、抽穗、结果等阶段,知道玉米的营养价值。
2. 通过观察、触摸、品尝等活动,有效提升幼儿的观察力、感知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激发幼儿对大自然和农作物的热爱之情,感受种植玉米的辛苦,培养幼儿尊重劳动、珍惜粮食的意识。
??温馨提示:请滑动阅读哦!
玉米调查——家园共育
为了了解孩子们对玉米的已有经验,我们发放玉米调查表,通过家园共育的方式,让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对玉米进行调查。
——种植调查表分享
通过调查表的分享,孩子们知道了玉米更多相关知识。
玉米是由玉米叶子、玉米粒、玉米须和玉米秆组成的。玉米须还可以煮茶变成玉米须茶。
我可爱吃玉米了,玉米可以炖玉米排骨汤、玉米饼和爆米花。
玉米秆和玉米叶虽然不能吃,但是它的用处可大啦!玉米秆可以给玉米宝宝运输水分,玉米叶子可用来喂牛羊。
社会《玉米的种类》
刘老师通过集体教学带领孩子们认识常见的玉米种类有哪些,丰富了孩子对玉米的相关知识。
绘本《玉米宝宝成长记》
“老师我们的玉米啥时候去种呀?种下去要多久才能吃呢!我快等不及要品尝了。”为了能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玉米的成长过程,我们通过绘本《玉米宝宝成长记》,让孩子们了解玉米的生长过程,并且还知道了玉米植株的特点。
种植玉米大讨论
种什么种类的玉米呢?
孩子们经过讨论,觉得甜玉米最好吃了,也对黑糯玉米充满了好奇,于是我们决定种甜玉米和黑糯玉米!
种植需要什么呢?
孩子们期待着能品尝自己种的玉米,都迫不及待了。
种植需要什么呢?
我知道,需要种子,没有种子种不出来。
还需要泥土和工具,我的奶奶就是这样种的。
我也见过,我家就有人种了很多菜,还要给菜浇水才能长大。
我们的菜地都好硬,需要先把菜地挖的松松软软。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 指出“重视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协同作用” 的理念。我们发放调查表让家长和孩子共同调查,不仅让幼儿对玉米有了初步认知,还增进了亲子关系。但部分家长参与度不够深入,导致个别孩子收获有限。在后期的调查表分享中也充分的发挥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集体教学《玉米的种类》及绘本故事《玉米宝宝成长记》让孩子们了解了玉米的种类及特性,让她们知道玉米的生长过程,收获的来之不易。
??温馨提示:请滑动阅读哦!
玉米成长记——播种(家长助教)
植树节时我们邀请家长志愿者化身为“田间导师”进班带领孩子们开垦荒地,为玉米宝宝打造一片美好的家园,并带领孩子们播种,体验劳动的快乐。
玉米成长记——发芽
玉米种下后的每一天,孩子们都会来种植园看一下玉米有没有发芽,这不!周末回来之后终于等到玉米发芽了。
玉米成长记——照顾玉米
想要玉米结出满穗硕果,一定离不开孩子们的精心照料呀!让孩子亲历浇水、松土、拔草、观察等多个环节,既可以巩固孩子们对玉米的生长过程,也可以懂得成长的不易,体验劳动的艰辛及收获的快乐。
——自制肥料
3月底观察时,孩子们发现玉米宝宝有高有矮,有的甚至黄黄的。
??原因:没有营养。
??做法:给玉米施肥吧!
基于孩子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我们带领孩子们将橘子皮及收集的春笋皮,制作成果皮液体肥及土堆肥。
历经两周的发酵,自制的有机肥料成功了,孩子亲自把有机肥料浇灌玉米,希望它快快长大。
玉米成长记——观察日记
玉米长大的过程有趣且漫长,孩子们通过观察日记来记录过程的美好瞬间,我们一起来听听孩子们是怎么说的吧。
玉米成长记——玉米认养
午休散步时,带领着孩子们去种植园观察玉米的情况。
这是我的玉米,看它长得多高啊!
那这棵是我的。
孩子们,地里的玉米这么多,大家可以和同伴两两结对,认养一棵玉米进行照顾,快行动起来吧!
玉米成长记——玉米保卫战
暴风雨后,玉米都被吹得东倒西歪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猜想:
我们的玉米长得好高,玉米秆子太细,撑不住。
这两天风和雨都太大了。
玉米的根是不是没营养,没抓稳泥土。
??做法:
我看见小一班的豆角是用支架给固定住的。我们可不可以也用棍子把它固定住呢?
基于孩子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我们带领孩子们通过自愿的方式去到种植园进行玉米拯救行动。
教师思考:孩子们分工合作,经过大家的努力,大一班菜地里倒下的玉米都挺直了腰杆,孩子们看着挺直的玉米露出了笑容。
玉米成长记——孕穗期
大雨之后,玉米长得越来越高了,瞧!玉米已经到了孕穗期,孩子们看着像稻谷一样的玉米穗,展开了讨论……
郭宏亮,你快看,玉米长得好高啊,我都摸不到了。
玉米上面怎么有稻谷啊,难道玉米也会长稻谷吗?
你们忘记了吗?李老师教过我们,这是玉米的孕穗期,说明马上快长玉米了!
玉米成长记——结果期
随着时间的推移,玉米迎来了结果期。散步时,孩子们惊奇的发现玉米地里长玉米了,而且有的还结了两根!这可把孩子们高兴坏了。
一株玉米结一根是最好的哦,这样它会长得更饱满,也会更甜。
可是玉米上面有两根,怎么办?
我们可以掰下来一根,这样就可以了啊!
玉米成长记——成熟
经过漫长的照料,在6月中旬,玉米终于迎来了收获,带着对采摘的喜悦,孩子们踏上了玉米采摘之旅。
孩子们照顾玉米过程中表现出极大热情和责任感,符合指南中“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孩子们在种植和照顾玉米的同时,知道玉米成长需要经过播种期—发芽期—三叶期—孕穗期—结果期—成熟这六个阶段,在这段时期,孩子们感受到了劳动人民的辛苦,也感受到了种植的有趣。
??温馨提示:请滑动阅读哦!
“区”动玉米
1.玉米绘画
瞧,她们的想象力多么丰富,玉米在孩子们的照片当中活跃起来。
2.创意玉米棒
小帮厨时留下来的玉米芯可以做什么呢?孩子们利用玉米芯和黏土、扭扭棒等材料制作了一个个生动可爱的玉米芯娃娃。
3.玉米水扎染
基于叶绿素扎染的经验,在一次蒸玉米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黑糯玉米的水变成紫色了。
?猜想:玉米水可以用来扎染吗?那就一起来试试吧!
奥尔夫音乐《小玉米》
这个环节怎么能少了我们的韵律活动呢?一起来欣赏一下大一班孩子们的韵律活动《小玉米》吧。
体育游戏
我们可以运送玉米,用那个小推车。
还可以抢玉米,我觉得很好玩。
老师们根据孩子的兴趣,组织了一场关于玉米的体育活动。
在“趣玩玉米”这一部分,我们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鼓励孩子们深入探究玉米的奥秘。通过实践活动,如玉米大创想、玉米水扎染等,孩子们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还学习了科学原理。我们引导孩子们观察玉米的各个部分,了解它们的独特价值和用途,从而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此外,通过生活中的玉米应用讨论,孩子们对玉米与人类生活的联系有了更深的理解,体现了《指南》中强调的将教育内容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原则。
??温馨提示:请滑动阅读哦!
玉米可以用来做什么美食呢?孩子们基于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我知道我知道,玉米可以用来做玉米馒头,很好吃。
还有玉米汁、玉米饼和爆米花,都是玉米做的哟!
我们每周吃的五彩饭里面就有玉米啊!
我们将所有玉米制品进行了梳理统计,为了帮助每个幼儿能够选择到自己想制作的玉米美食,我们进行了玉米美食投票选出了前几名,分别是:玉米烙、玉米布丁、五彩饭、玉米馒头。
玉米烙、玉米汁
在四月底的美食自助餐活动,我们班用玉米做了两种美食,孩子们动手操作,从洗食材到美食制作都非常仔细认真,自己动手制作的美食,全部都光盘啦!而且还得到了其他老师和小朋友们的一致好评!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五彩饭、玉米布丁
每周五的五彩饭总是最受孩子们的欢迎,应孩子们的要求,今天我们要自己动手制作五彩饭和玉米布丁!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玉米馒头
孩子们更是大展身手,将玉米变成了美味的玉米馒头。搓一搓,揉一揉就变成可爱的新造型啦,玉米馒头新鲜出炉,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满满的成就感。
SPRING
家庭玉米盛宴
随着系列活动的展开,小朋友们对于玉米美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满满的期待,那就和家长们一起动手做起来吧!
在“趣尝玉米”这一部分内容,我们培养孩子们在制作玉米美食活动中学习交往的基本规则和技能。孩子们通过制作玉米美食活动,体验到了与教师、同伴共同制作美食的乐趣,孩子们将美食分享给其他班的老师和小朋友们,学会用分享美食与别人相处,感受到人际交往的乐趣。同时,我们通过家园共育,呼吁家长和孩子一起动手制作关于玉米的美食,不仅增进家长和幼儿之间的亲子关系,孩子还能学习到基础的技巧,感受制作过程,体会家长为我们做饭的不易。
??温馨提示:请滑动阅读哦!
虞永平教授曾指出:“幼儿园课程应该游戏化,充满游戏精神——自由、自主、愉悦、创造”。通过活动,孩子们在其中发现问题、尝试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新的经验,从一开始对于玉米的粗浅认知到了后面丰富的经验积累。
幼儿自评
幼儿的进步是隐形的,他们的认知、能力、情感的发展是不能被具象化的,我们通过前后期幼儿自评,让孩子们亲身参与到评价中。
教师评价
优点:
1.贴近幼儿生活,促进幼儿五大领域全面发展
玉米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食物,通过生成课程,幼儿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玉米的生长过程、形态特征和营养价值,有助于增强幼儿对生活中常见事物的认知和兴趣。
2.实践性强,培养珍惜粮食的意识
活动中包含的调查、观察、体验、制作等活动,让幼儿能够亲身参与,通过实践来学习和探索,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不足:
1.活动中的探索深度有待加强
在观察玉米的过程中,对于幼儿感兴趣的问题能够做到及时回应,但在给予幼儿深入学习的支持上做得不够灵活。
2.家长资源利用不充分
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家长资源的利用不足,邀请家长参与的探索不够。
我们的思考
1.持续挖掘活动深度,支持幼儿深入的学习与探索
在观察玉米的过程中,应该支持幼儿探究玉米生长与环境因素,如:光照、水分、土壤等之间的关系,面对幼儿好奇的玉米探究活动,可以增加相关的科学实验,在体验中进一步提高幼儿的科学研究能力。
2.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拓展幼儿新经验
活动中应充分发挥家长自愿,邀请家长共同参与制作、操作、种植和收获活动,共同见证幼儿成长与学习的过程。邀请了解玉米或种植知识的家长走进为我们分享玉米知识和经验,激发幼儿兴趣,拓宽幼儿视野。
“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玉”见九幼,这一班本课程来源于幼儿生活经验,通过幼儿亲身体验和自主探索,发现大自然的奥秘。孩子们在探究玉米的过程中,通过动手实践、交流、实验探究等活动学会细致观察,并在玩玩画画中学会创新,在游戏中学会合作与交流。
“玉”见九幼,课程故事至此告一段落,但是孩子们关于玉米和大自然的探究还将继续。
毕竟,孩子+大自然=无限可能
信丰县九渡幼儿园
图 文 :李亭亭
一审(校): 仲立琴
二审(校):殷秋芳
三审(校):赖海琴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信丰县九渡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