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一班本课程《破壳记》
引导孩子珍爱生命,尊重生命
懂得自己是世界上最独特的存在
课程起源
在放学时,安琪的妈妈在家长队伍中等待接安琪,几个小朋友发现了安琪妈妈大大的肚子,不禁在队伍中小声的交流起来
朵朵:安琪的妈妈肚子变得好大呀!是长胖了吗?
岳岳:肯定是长胖了,就像我爸爸一样有了啤酒肚。
甜甜:不对不对,安琪的妈妈肯定是有小宝宝了!
小雨:那安琪就要当姐姐了!
“哇!真好”小朋友们都发出羡慕的声音。
琪琪:那小宝宝在肚子里是什么样子的?
一一:小宝宝是小妹妹吗?
听着孩子们好奇的讨论,我们及时抓住幼儿的好奇点,开启了本次的课程之旅……
家长进课堂与幼儿进行互动
为了解答孩子们的的种种疑惑,我们邀请安琪的妈妈来到了幼儿园中,听到了神奇的胎心,孩子们向安琪妈妈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小宝宝在肚子里的时候会动吗,动起来是什么感觉呀?小宝宝已经有牙齿了吗?小宝宝会在肚子里面咳嗽、打嗝吗?一个个可爱、充满童趣的问题是孩子们对新生命的期待与好奇,安琪妈妈都耐心的一一解答。在活动最后,所有小朋友们一起祝福小宝宝健康长大,爱爸爸,爱妈妈,爱姐姐。
安琪妈妈帮我们解答了一系列的问题后,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的了解胎儿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教师为孩子们讲解了绘本故事《九个月的旅程》通过绘本故事孩子们在了解胎儿生长过程的同时也体会到妈妈的辛苦与不易。
孩子们在感受了胎儿的神奇变化后纷纷表示想要感受一下新生命诞生的神奇,通过跟小朋友们协商我们一致决定进行孵化小鸡。
孵化第一步,我们带领小朋友们认识了孵蛋器,了解了温度、湿度对孵化的影响,学会应该如何给孵蛋器加水,如何根据孵化器的显示来调整温度及湿度。
芦丁鸡的孵化需要较长的时间,在孵化过程中幼儿观察到通过照蛋,蛋内部的构造不同,由此我们开展了一次集体教学活动,跟孩子们讲解了为什么两种蛋的内部构造不同。
教师介绍受精蛋的孵化过程
通过集体教学,老师向孩子们讲解了受精蛋在孵化过程中的变化,孩子们明白了只有受精蛋才能孵化出小鸡,未受精的蛋不能孵化出小鸡。
在等待的过程中,小朋友们自己动脑思考应该如何照料孵化出来的小鸡,制定了《饲养公约》。
关于小鸡孵化出来是什么样子的,小朋友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想象,让我们一起看一看孩子们心目中的小鸡的样子吧。
小朋友们在幼儿园中畅想、设计鸡窝,在家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制作了一个个温馨、舒适的小鸡窝来等待小鸡的诞生。
一天清晨孩子们来园后,听到孵化器里有叽叽喳喳的声音,小朋友们迫不及待的围过来,见证了小鸡的诞生,亲眼看到了小鸡从蛋壳中啄出一个小洞,努力挣扎出壳。
看着小鸡可爱的样子,孩子们围在一旁,爱不释手,想要马上带回家养起来。
小鸡领养仪式
孩子们回到幼儿园后纷纷表示自己的小鸡都死掉了,我们一起探究小鸡死亡的原因。
孩子们画出自己样子,有的梳着长长的辫子,有的是短短的头发,有的是大大的眼睛,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
每个人发生的故事、喜欢的事物都是不同的,小朋友们大胆绘制、表达独特的自己绘本故事。
名字是一个人的标签,为了帮助幼儿加深对自己名字的认识,感受名字中蕴含的深层含义,我们下发了调查问卷,请小朋友们记录一下关于自己名字的故事。
教师将中一班小朋友小时候的照片以及长大的照片放在一起,制作了一个回忆录,真实的让幼儿感受到自己在不断成长。
孩子们勇敢地站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最独特、最不一样的闪光点,每位小朋友都有自己不一样的长处和优点。
从一个普通的鸡蛋里
孵化出一只活跃的小鸡
简直就是大自然的魔法
孩子们从中感受到了生长的变化
感受生命的存在
从而真正认识生命 探索生命 感受生命
与此同时也认识到自己才是最特别的个体
明白自己才是最重要、最独特的所在
编辑:王晓凡
审核:李 倩
签发:张 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