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德福的教育理念认为,7岁前的幼儿是在用感官和身体与环境互动,他通过开放的感官探索来学习。这种充分运用感官的游戏会让孩子学会掌握身体与他的世界,同时也了解到内在的情感世界。通过游戏,脑部各区域开始连结思考与情感。
让孩子玩得自由而富有想象力,正是华德福幼儿园游戏的基本目的。
今天,
第一部分:室内游戏
1.我在捉鱼
孩子们围坐在桌旁,把双手伸展平摊到桌子 上。首先由老师扮渔夫(之后也可以让一个孩子 来扮渔夫)。“渔夫”将一只手悬空掠过孩子们 的手臂作捕鱼状,同时念念有词道:“我在捉鱼, 我在捉鱼,已经捉了一整夜,一条鱼儿也没看见。” 在念到“看”字时,孩子们要迅速地把手从桌面 上收回,“渔夫”要去拍还没来得及收回去的手。 如果渔夫拍到了一只手,就代表钓着一条鱼;如 果没拍到,还可以继续再玩一到两次。孩子们可 以轮流当渔夫。
倘若孩子们的年龄在五岁以上,就可以要求 “渔夫”钓到大部分甚至所有的“鱼”后才换下一个。 一旦被“渔夫”拍到,那只手就要从桌上移开, 这样剩下的最后一条“鱼”就是下一任“渔夫”。
在和大一些的孩子玩这个游戏时,可以让“渔 夫”念到“见”字时才让他们把手收回去;混龄 组收手的时间可由老师自由把握。
2.我是魔法师
所有孩子围坐成一圈,老师则扮成魔法师绕 着孩子的圈外走,并依次将手放到每个孩子的头 上,一边走一边说道:“我是魔法师,我是魔法师, 咕噜噜,哗啦啦——你们都变成小鸟啦!”然后魔法师和被施了魔法的孩子们开始转着圈跑,直 到老师说:“听我说,变回来!”所有“鸟儿” 跑回原位。
大一些的孩子很喜欢当魔法师,此时老师可以轻声告诉扮魔法师的孩子该让同伴变成什么 (如变成其他动物或鞋匠之类的手艺人)。
3.小锤子,敲呀敲
这个游戏和鞋匠游戏很像。
孩子们围坐成一圈,老师把手掌摊开放在膝 盖上,让其中一个孩子闭上眼睛,把脸埋在老师 掌心。然后老师示意第二个孩子走上前站在第一 个孩子身后,敲敲他的背,说道:“小锤子,敲 呀敲。”第一个孩子要猜是谁敲了他的背。如果 孩子犹豫了,老师可适当引导他向后看,并说:“太 棒了,原来是 ××(第二个孩子的名字)。”然 后换第二个孩子闭上眼睛做那个猜的人。
这个游戏只适合彼此已经熟悉的孩子们玩, 不适合四岁以下儿童。五至六岁的孩子也许会在 某天惊喜地悄悄告诉老师:“我只听声音就能猜 出是谁敲我的背啦!”
4.这里有个孩子不见了吗?
孩子们围坐成一圈,老师手里拿着一块很大 的可以垂到地上的布。先让其中一个不小于五岁的孩子把头埋在双膝之间,然后另一个孩子走到 老师身旁,躲在老师手拿的布帘后边,将自己从头到脚都遮住,然后孩子们齐唱:
“有个孩子不见了,突然不见了,×××,
猜一猜,是谁不见啦?”
(注:×××为闭眼睛的孩子。)
歌声开始时,第一个孩子就可以抬起头来四 处看,找出少了谁,并在歌声结束后说出那个孩 子的名字。
老师要注意,如果负责找的孩子一时找不出 谁藏起来不见了,可以把盖在孩子身上的布从脚 开始逐渐往上揭起并给予适当的提示。七至九岁 的学龄儿童可以尝试在孩子藏好之后迅速交换座 位,这样能增加猜测的难度。
第二部分:户外游戏
5.金色小桥
让两个年龄大一些的孩子面对面站好,用胳 膊架成一座“小桥”,然后老师悄悄告诉这两个 孩子他们当中谁代表“太阳”,谁代表“月亮”。
其他的孩子排成长队,由老师带着呈 8 字形 穿过小桥,边走边唱:
“金色金色小桥,是谁把你打碎了?是金匠,还是金匠最小的女儿?
“让我们,让我们用铁钳和铁棒,慢慢将它修好。”
当唱到“修好”时,组成“桥”的两个孩子 就把胳膊放下来,圈住正经过“桥”的那个孩子, 并问他:“你要太阳还是月亮?”如果他选“太 阳”,就站到被指定为太阳的那个孩子身后。游 戏再次开始。当所有孩子都被捉住之后,就要选一组做“天使”,另一组做“魔鬼”。这时老师 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方法来分组,比如让两个孩子 猜老师的哪只手里藏着一块小石头,猜对那组则 为“魔鬼”。
天使组的孩子依次平趴在由两个老师(或家 长)牵手组成的平面上,老师轻轻摇晃手臂并念 道:“小天使,你真沉,是金子做成的,是银子 做成的。飞上天,飞上天,永远不落地。”唱完之后,稍过片刻再将孩子轻轻放回地面。
魔鬼组的孩子也平趴着被摇晃,但念词不同:“小魔鬼,小魔鬼,慢慢摇,慢慢摇,摇出屋子 不见了。”稍过片刻之后将孩子轻轻放回地面。 根据经验,孩子们很喜欢被摇晃的感觉,许多孩 子会重新排队期待再体验一次。
如果和混龄组的孩子玩这个游戏,三岁的孩 子在等待的时间里可能会心不在焉、东张西望。 他们不能长时间排好队,等着所有人被捉住。此 时不妨任由他们走出队列去玩些别的。如果孩子 很多,过“桥”时可以一次捉住两个孩子。
6.快快捉到他
在寒冷的大风天,如果孩子们不愿安安静静 地在沙地或草坪上游戏,那么玩“快快捉到他” 这个游戏是个不错的选择。如果没有私家花园, 也可在公园里玩这个游戏,但必须先指给孩子们 看,他们最远被允许跑到哪里。 针对三至六岁孩子不同的注意力水平,可以 采用不同的规则:
① 老师指定一名较大的孩子,让其他孩子追着他跑并试图捉住他。如果这个孩子被捉住了,则换另一名孩子被追逐。如果由老师自己来充当被捉的对象,孩子们会格外高兴。
② 选两个身体条件相当的孩子,并让他们试 着捉住对方。其他孩子和老师站在一起观看。建议不要同时让三对以上的孩子跑,因为孩子们会搞不清发生什么事。
③ 由老师指定一个目的地,如通往草坪边缘的小路。在一起跑向终点的过程中,孩子们要跟 着老师的示范不断变换跑步的方式,如:向前几步,再后退几步;跨大步跑;蛙跳;两个孩子手 拉手跑;单脚或双脚跳;迈企鹅步。当每个孩子凭借自己的努力跨越障碍并模仿老师的动作时,他们都能得到乐趣。
和一年级以上的孩子玩这个游戏时,可针对他们制定如下规则:首先通过“点兵点将”之类 的方法决定由谁来捉人。然后所有的孩子一起跑 开,被点到的孩子去捉人。被捉到的孩子转换角 色成为捉人者。这个游戏要求大家随时注意谁成 了捉人的那个。在游戏开始前可以规定孩子们不 能跑到捉人者的视线之外。
7.小树苗,快快长
玩这个游戏时,我们首先要找到一些相隔不太远的树。一两个甚至更多的孩子可以一起靠着同一棵树。老师站在树丛中间,先带头喊:“小树, 小树,快快长!”听到老师的喊话后所有孩子要离开原先的树,跑向另一棵树。老师也需要给孩子们示范如何跑到另一棵树旁边,因为可能有些 孩子不理解老师这么喊的用意是让他们去找另一棵树,于是就跟着老师开心地嚷嚷。如果他们只是跟着喊而不移动,老师也应该允许他们以这种方式参与游戏。
对于三年级以下的学龄儿童,规矩则应该更 加正式:每个孩子都有对应的一棵树,多出来的那个孩子则站在树丛中央喊:“小树,小树,快 快长!”话音刚落,大家一起跑,离开自己的那棵树。而站在中央的孩子则要努力奔跑着去找一 棵树,这就意味着一定会出现一个“无家可归”的孩子。这就要求树的数量正好比孩子的人数少 一个。
如果树的数量多于孩子的人数,老师可以在游戏开始前用绳子给树做上记号,圈出需要 的树。
如果没有树,也可用木头圈或绳圈替代树来 进行这个游戏。每个圈里蹲着一到三个孩子扮作小兔子,最后多出来的那个孩子就站在中央喊:
“兔宝宝,跳出来,快藏好!”此时所有孩子都 跳出来并到另一个圈子藏身,最后剩下的那个孩 子就站到中央重新开始游戏。
8.妈妈,我能去旅行吗?
孩子们肩并肩站成一列,老师站在与他们相隔五到十米的地方。老师扮演妈妈,游戏从排头的孩子开始。
孩子:妈妈,我能去旅行吗?
妈妈:当然可以。
孩子:去哪儿呢?
妈妈:去斯图加特(或孩子们知道的其他城市或国家)。
孩子重复一遍地名,边念边用和地名发音节奏相应的步伐走向老师。 当第一个孩子走到老师身边时,第二个孩子接着游戏,重复以上问题,“妈妈”回答时,可 以换个地名。
五至六岁的孩子对音节已经有很好的掌握,如斯图加特在德文中是两个音节的单词,孩子则 按照两个音节走向老师。
孩子与老师之间的距离较远时,老师可以说比较长的地名。当有五到八个孩子参与游戏时,可安排两个人一组同时走,这样能避免其他孩子等待时间过长。
对于一年级以上的学龄儿童,就要训练他们严格按照发音节奏行走。谁第一个走到“妈妈” 身边,谁就接替老师扮演妈妈的角色。大多数孩子都会尽可能跨出他们所能做到的最大步子。
第三部分:技巧性游戏
9.球类游戏
再小的孩子也能从一个球上获得乐趣。在他们蹒跚学步的时候,他们就能让球滚动并追着它走。我们可以在一个极小的距离内把球抛给三岁的孩子,让他们接住并抛回来。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大与熟练度的增加,我们可以逐渐拉大与孩子的距离并增添游戏的难度,比如让孩子把球抛高再自己接住它,把球抛高再让大人接住它,接住大人抛高的球,把球往地面轻拍再接住它,把 球从叉开的两腿间向后抛出去等等。
这样做的意义在于,让孩子自信满满地迎接抛向他的球,然后用双臂抱住它,从而学习无所 畏惧地去接受挑战。
我们首先应让孩子们习惯用双手去接抛球,
而不是用脚将球踢开。前提是大人要做出相应的榜样。这个动作需要弯腰俯身,从医学角度来看对身体的锻炼很有益处。用脚踢的动作则可以用在整理玩具时或和小伙伴一起游戏传递某物时。
① 抛球过绳
在两棵树之间拉一条绳子,高度能让孩子们正好将球扔过去。孩子们站在绳的两边,相互抛球。
如果大一些的孩子能接到年纪较小的孩子抛来的球,较小的孩子会很开心。根据情况可以拉两根不同高度的绳。
② 扔球过圈
把两个圆环一上一下地固定在两张凳子之间,环与环相交叠,中间的交叉部分要能通过一个球(如图)。可以选择将球滚过去或抛过去。最初我们可以从一个环开始,随着距离的拉远难度也慢慢增加。
③ 球碰铃铛
将一个圆环悬空固定在支架或树枝上,圆环中心悬挂一个小铃铛。孩子们可以从不同距离投球来触碰铃铛。
④ 投篮
把一个篮子固定在一个悬挂着的梯子上或者叠放到很高的箱子顶部,孩子们往里面投球。如果篮子足够大,可以许多孩子同时投篮。如果篮子装满了,老师就将篮子倒空。
⑤ 一二三,谁接到了球?
一个孩子站在不远处,背对着其他站成一排 的孩子们,并把球从头顶向后抛出。如果有孩子接到了球,就要把球藏到身后,然后其他孩子也都把手背到身后,大家一齐念:“一二三,谁接 到了球?”
之前抛球的孩子转过身来,猜谁接到了球。 如果猜对了,就能再抛一次;猜错了则由接到球的孩子上前抛球。
⑥ 接球游戏
a. 孩子们围站成一圈按一定规则抛球,如将球抛给隔一个位子的小朋友或绕着圈交叉来回抛。
b. 两个孩子隔着一定距离面对面站好,相互接抛球。两人之间站着第三个孩子,他要努力去截住球,或者努力避开抛向他的球。
六至八岁的孩子喜欢按 a 规则游戏,如果参加者中有年纪较大的孩子,则其他孩子更能掌握 规则。关键在于,所有人都要按约定的规则行事。 例如:通过念童谣来宣告游戏开始。一个孩子把球抛向空中同时喊出另一个孩子的名字,这时所有人四散跑开,直到被点名的孩子接到球并 喊:“接到了!”此时所有人都必须立刻停下脚步。这时接到球的孩子要将球抛向其中一个同伴, 如果球碰到了这个孩子,则换被球击中的孩子站到中间再次把球抛向空中;若球没有碰到他,则可以再来一次或直接将球传给下一人。
⑦ 撞小罐
把十个同样大小的罐子放到桌上并垒成金字 塔的形状。罐子的外壳可以用漂亮的纸片包上。 孩子们从规定的距离外扔皮球,尝试用皮球尽可 能多地将罐子撞倒。
第四部分:庆典中的游戏
10. 钓鱼
用一块铺在地上的巨大蓝布充当海,布下面铺一些木头,以制造波涛起伏的效果。“海岸” 可以通过放上一些石头、木块和贝壳来表现。在彩色石头与各式各样的贝壳间散落着“小鱼”(用 蜂蜡或食品做成,做法见后)。 孩子们手持钓竿静静垂钓。三至四岁的孩子有时会遇到困难,无法钓到小鱼,他们就可以用一只手捏住鱼钩并将它套在“小鱼”背后的铁丝环上。大人可以从旁协助。对于大一些的孩子,则最好让他们自己尝试,即使这样会比较花时间。无论是容易紧张的还是好动的孩子,此刻都会安静下来。 这个游戏也能在室内玩。
制作钓竿:在一根长约30至50厘米的木杆一头绑上钓鱼线,线不宜太长,30至35厘米即可。 线的另一端系上一根钩状铁丝。
制作小鱼:平常只要在彩色蜂蜡里粘一个直径2.5至3厘米的铁丝环即可。庆典时则可以用可食性材料做小鱼,如水果块、坚果、杏仁、蜜 枣等。先把这些食物用银箔包成糖果状,留个尾巴以便穿铁丝环。当“小鱼”被放到“大海”里后, “海岸”边记得放一只篮子,用于装被剥开的银箔等物。
以上内容全部精选自华德福教育丛书《和孩子一起游戏》,它是国内首套直接从德语翻译引进的华德福教育丛书,是长销30年的儿童游戏指导手册。作者是华德福教育专家弗莱娅·雅福克,书中总结了她30年的教育实践经验,按室内游戏、户外游戏、技巧性游戏和庆典游戏这四部分,含久经考验的38个儿童趣味游戏!一起看看目录吧。
第一部分 室内游戏
1.叮叮,咚咚
2.我在捉鱼
3.小老鼠
4.小果核,四处跑
5.我看见了,你们没看见
6.我是魔术师
7.有人掉进井里啦
8.鞋匠
9.我有一个漂亮的小铃铛
10.小锤子,敲呀敲
11.我的小屋空荡荡
12.贝罗,你的骨头不见啦
13.这里有个孩子不见了吗?
14.啦啦啦,啦啦啦
15.藏坚果,找坚果
16.鸟妈妈
第二部分 户外游戏
1.我们来自远方
2.金色小桥
3.孩子们,快过来!
4.快捉到他
5.小马驹
6.小树苗,快快长
7.捉迷藏
8.猫和老鼠
9.叮叮当,齐声唱
10.渔夫,渔夫,水有多深?
11.妈妈,我能去旅行吗?
第三部分 技巧性游戏
1.跳绳
2.球类游戏
3.滚铁环
4.保持平衡
5.踩高跷
第四部分 庆典中的游戏
1.体验之路
2.吹小船
3.拉小船
4.钓鱼
5.扔环
6.湖里的弹珠
在人们日益关注教育、家庭、学校和社会问题的大环境下,这套书与读者见面,其意义不只是让更多的人了解华德福教育,更多的是激励成人真正行动起来,全身心和孩子在一起,和他们一起游戏,一起画画,一起唱唱跳跳,一起工作。成人参与这些过程本身,就是在陪伴孩子成长,也是在实践华德福教育,这才是真正面向未来的教育。
看了以上内容,你的内心是否也被充满幸福感的游戏触动了呢?孩子天性的释放,自由的奔跑,心灵的绽放,相信是给您和孩子最好的礼物!
您可以直接点击下方的链接,也可以在当当网搜索《和孩子一起游戏》。
幸福游戏、美好童年,等你开启。
更多早期教育咨询请关注“布克妈和布克”可搜索:ljbookma
声明:本文内容由漓江出版社独家授权,其他机构不得擅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