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很多幼儿园都有专用的美术活动室或创意工作坊,让孩子们进行艺术表达与表现。
在这方“小天地”里,除了画画还能做什么?美术活动室的功能定位如何与培养目标相匹配?老师的角色定位又如何?
本期,和大家一起走进静安区南西幼儿园的美术活动室——美美屋,分享南西老师“美美哥”记录的故事。
1
文/美美哥(李霖)
静安区南西幼儿园
南西幼儿园有个美术活动室,孩子们亲切地把它称为“美美屋”,而我被叫做“美美哥”。
根据二期课改中关于艺术教育理念的要求,结合我园“快乐玩,有效学”的游戏课程理念,“美美屋”在创设之初就确定了如下功能定位。
艺术性——艺术类创意美工室,是孩子进行艺术表达与表现的活动场所。
自主性——以分组的个别化学习形式进行活动,体现孩子自主性学习特点。
互补性——区别于班级常规美工活动,弥补班级中无法或者不方便开展的美工活动。
“美美屋”里有木工小作坊、线型游戏区、颜料涂鸦区等活动区域,里面投放了各种丰富又开放的材料、安全又实用的工具等。
孩子们刚开始进入“美美屋”,就被各种材料深深吸引,沉迷于摆弄各种材料,经常把“美美屋”弄得一团糟。
这时的我因为孩子们的状况百出而忙得团团转——维持活动室常规,告诉孩子们每一样材料的特点、工具的使用方法、注意要点……现实却是:指导得越多,孩子们反而更加无从下手了。
谁说绕瓶子一定要用双面胶?谁说艺术创作一定要走同一条路?
在绕线操作台,孩子们用各种线装饰瓶子。一般来说,我会建议孩子们先在瓶子上贴上双面胶,然后一圈圈绕满整个瓶子,这样装饰好的瓶子会显得整齐有序。
一次,我看到小宝正在用绒线装饰瓶子,他没有和其他孩子一样使用双面胶,而是直接将绒线绕在瓶子上。
在失败了很多次后,他想到重新剪段绒线最后对瓶子进行加固。最后,终于在没有使用双面胶的情况下完成了作品。
虽然小宝的瓶子看上去有点“特别”,可是,又有什么关系?谁说艺术创作一定要走同一条路?有时候,我们太急于把自己的经验告诉孩子,而忽视了让孩子们自己探索。
这次活动后,我开始尝试转变角色,努力从一个悉心指导的教师变成一个专注的观众,努力使自己学会退后,再退后;学会等待,再等待。在我彻底放开手后,孩子们给我带来太多惊喜。
经过四次活动时间,他终于做出了自己心目中的大恐龙。
辰辰最近对恐龙很感兴趣,上次看到恐龙的模型后,他告诉我想做一只大恐龙。可是“美美屋”里没有合适的制作材料。
他从家里找来一些纸板,先把恐龙的轮廓画下来,然后用线锯把它锯下来。可是一开始的时候,由于纸板太大,几乎没法进行下去,折腾了半天都没有成功。
我鼓励他不要放弃,第二次活动时,他摸索出了一个办法:将恐龙边上的纸板先分小块锯下来,最后把恐龙的形状留出来。
恐龙终于锯下来了,可是锯下来的边很毛,我提醒他可以使用“美美屋”里的工具。于是,他找来剪刀,把恐龙的边修整齐。
经过四次活动时间,他终于做出了自己心目中的大恐龙。
虽然这些小黄人看上去嘴歪眼斜的,但孩子们非常珍爱自己的作品。
轩轩最近迷上了小黄人,他想用“美美屋”的材料做个小黄人。他问我什么材料可以做小黄人,我回答:“我不知道,我可以给你一张小黄人照片,美美屋里所有材料你都可以用,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后来,他找来两个水管一摆,刷上黄色的颜料,小黄人就完成了。
悦悦看到后,也想做小黄人,她找来一堆纸糊糊,插上四根棍子,就成了小黄人的手脚。颜料还没干,就找来一些绒线贴在了顶上当小黄人的头发。
接着,孩子们开始用各种材料制作小黄人,乐此不疲。
虽然这些用不同材料制作而成的小黄人看上去嘴歪眼斜的,但孩子们非常珍爱自己的作品,小心地把它们布置在展架上。
通过这些故事,我清晰地看到了孩子们的转变:他们敢于“和别人不一样”,创造出自己眼中美的作品;他们乐于坚持,专注地完成自己的作品;他们学会创造性地使用各种工具和材料……
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我的观念也在发生转变:更关注过程而非结果;关注孩子在艺术创造过程中的主动性、坚持性等学习品质的表现等。
在“美美屋”里,只需退后、倾听、等待,孩子们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一定超乎你的想象。
本文来自微信号:上海托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