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有话说:在之前的分享中我们讲过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可分成生活活动、游戏活动、教学活动、户外体育活动四类活动。活动之间都需要承上启下的过渡。根据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常见的几个过渡环节包括:入离园环节、活动区游戏与教育活动间的整理环节、户外活动后与进餐环节间的整理环节以及午睡前后的整
理环节。那在过渡环节中,教师在对幼儿进行常规培养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1)应减少过多的控制和干预,满足幼儿在园生活时生理和心理的需求。
如何使过渡环节更加有价值、更充实,更体现孩子的个性呢?教师减少对过渡环节的控制和干预是关键。在过渡环节中,教师应该帮助幼儿明确最应该做的事情是什么、可以自由做的事情是什么,然后给幼儿选择的机会。例如:在区域游戏结束后的整理玩具环节,收拾玩具、如厕、 喝水这三件事情是幼儿必做的。如果还有时间,他们可以看看自然角的植物和积木区搭建的作品,可以和伙伴聊聊天,也可以玩自己带来的玩具, 这就给了幼儿自我选择的空间,让他们学会自己把握时间,满足自己的需求。
(2)调整过渡环节的时间,体现对幼儿的尊重。
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教师要学会弹性地调整过渡环节的时间。比如,在操作性较强的教育活动结束后,整理的时间就应增加。然后,教师再根据孩子的收拾整理的速度,逐步提高常规要求。
(3)遨请幼儿—起制定活动规则。
比如,收拾玩具时,有些区域(如建构区、表演区)的幼儿总是动作比较慢,怎么办呢?教师可以组织孩子们针对“某些活动区整理工作比较慢”这个问题展开讨论,然后制定合理的规则解决问题。这样的常规实施起来更能以理服人,同时也增强了幼儿遵守常规的自觉性。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