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环境是幼儿快乐发展的基础保证,物质环境是幼儿自主发展的促进手段,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小班幼儿初入幼儿园,既要为其创设一个丰富的物质环境,更要营造良好的精神环境,才能为幼儿快乐成长奠定重要基石。
一、创设丰富多彩的、
直观有效的、主动学习的
物质环境
《纲要》中明确提出了“要为幼儿营造一个丰富的、可感知的物质环境”。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可以给幼儿以正面积极的暗示、支持、引导和教育,让幼儿在环境中发现、体验、探索、收获。
1、创设丰富多彩、目标明确的物质环境
陈鹤琴认为:“儿童所接触的环境愈广,所得的知识愈丰富,能力的发展也愈充分”。针对小班幼儿的特点,我布置了一系列图示提醒:
(1)楼道里的我会叠衣服”的步骤图;
(2)厕所里“小拖鞋摆整齐”、“我会上厕所”;
(3)盥洗室“怎样洗手擦手、怎样喝水、怎样刷牙、怎样有序排队”等四种墙饰和地标;
(4)睡眠室“我会穿衣服、穿鞋”的生活技能墙饰;
(5)活动室“我的小手真能干”主题墙饰,
(6)还有“正确看书、正确用剪刀、如何摆放餐具、如何擦嘴”等墙饰。
种类丰富,一目了然,暗示、支持、引导和教育的作用十分明显。孩子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会主动调节自己,逐渐养成了积极向上的行为习惯。
2、尊重小班的年龄特点,创设简单易懂、直接有效的物质环境
如:什么是半杯水,小班幼儿并不清楚,于是我创设了“喝多少水”的墙饰。在饮水桶旁边贴三个水杯,分别表示太多、太少和半杯水,杯子上方贴上小动物,孩子们喝水时就会看着墙饰说:“小兔喝得太少,小狗喝得太多,小猫喝半杯水正合适。”如果谁接多了或少了,教师就会提示幼儿:“小猫向你笑了吗?”孩子们就会明白了。
春季天气干燥,家长非常关心孩子们的饮水量,可幼儿好玩,有时忘了喝水。对此,我先和幼儿一起讨论:小朋友为什么要喝水?(孩子们大胆表达:不喝水嘴唇该干了;不喝水会发烧……)然后我们创设了“爱喝水的小火车”墙饰。幼儿很喜欢自己的小车箱,看到别人的小车箱上插上了许多吸管,自己也会赶紧去喝水。但我发现幼儿喝水的数量和吸管数不一致,于是,又引导他们了解一杯水和一根吸管的对应关系。当家长来接孩子时会让孩子去数数今天喝了几杯水,直观了解孩子在园的饮水量,家长对这个环境创设非常的满意。
3、创设暗示引导、主动学习的物质环境
环境的作用是潜移默化、不断重复的,其效果往往要比教师的说教更有效。经过良好设计的物质环境可以起到积极的暗示作用,诱发幼儿的积极行为。
如:在班级地面上贴上小脚印,每当区域活动后幼儿就会自己搬着小椅子玩“小脚找朋友的”游戏,不用老师帮忙就能把小脚放在小脚印上主动调整好座位。午睡时,孩子们会把自己的小鞋脱下后整齐地摆在小脚印上。省下的时间老师可以指导幼儿穿脱衣等。
为了引导幼儿更加有序的取放图书,我把书架的每层都贴上动物车厢的标志,规定每节车厢的图书数量,形成一列小火车,孩子们去相应的车厢上(书架)取放图书。在去往图书区的路上我也设置了许多小脚印,孩子们取书时沿着小脚印自然形成一队,解决了拥挤问题。
二、营造充满关爱的、宽容尊重的、主动发展的
精神环境
陈鹤琴老先生认为:“凡是可以给小孩子刺激的,都是他的环境。一切物质是他的环境,人也是他的环境,而人的环境比物的环境还重要。”
1、建立良好的师幼依恋关系。
小班幼儿入园初期,情绪不稳定,缺乏安全感,这时,教师对孩子的态度将直接影响到他是否能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幼儿的辨别能力还未成熟时,会经常缠着对他好的人,对此我采取了“一笑二抱三问”的晨检迎接策略。为进一步消除分离焦虑,我还采用了如下方法:
亲一亲,抱一抱。三岁多的幼儿触觉较为敏感,更需要肌肤的亲近,它是大人和低龄孩子一种最直接有效的交流方式。
尝一尝。准备一些孩子们喜欢的物品,让他们在猜猜、看看、说说中消除焦虑,体验快乐。
看一看。有趣的绘本是孩子们喜欢的,里面的小动物深深吸引着幼儿的注意力,使他们的不良情绪得到较好地转移。
拍一拍。带好照相机给孩子留下喜怒哀乐,让他们看看、比比,知道笑比哭好。
2、建立平等的师幼关系。
爱是教师的天职,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教师就要与他们建立起平等的师幼关系:把他们同样当成独立的人格,像对待好朋友一样信任和尊重他们,用爱和理解与幼儿心灵沟通。
3、尊重幼儿的能力、经验、学习水平等差异,因人施教。
如:由于轻微脑瘫的影响,竹竹的大小肌肉发展都受到了影响,刚来幼儿园时,自己不会穿衣甚至拿勺吃饭,所以我对他倾注了更多的爱和关心:开始时一勺一勺喂,然后手把手的教他用勺,鼓励他自己穿衣服。每当他有了点滴进步,我都会在小朋友面前表扬他,增强他的自信心。
4、对幼儿出现的过错,耐心指导,帮助其克服困难。
教师要用一颗童心去理解孩子的想法和行为,多给他们尝试探索的机会,帮助幼儿感受自己的能力,增强自信心。
5、鼓励支持的态度促进幼儿自主发展。
《纲要》明确要求“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探索和表达”。一个支持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帮助的动作都会对幼儿的成长起带积极的推动作用。
如:孩子们每次玩完娃娃家,玩具材料都会混在一起,每天下班前教师都要把这些材料整理、分类、复位。由此在我整理的过程中,洋洋跑过来“帮忙”(实际是添乱),但我鼓励他说:“洋洋真能干”。后来不断有一些幼儿主动和老师一起收玩具,我便有意夸夸他们。慢慢的孩子们整理的越来越好,现在基本不用老师帮忙了。幼儿得到了自主发展。
有些老师认为从小班一开始就必须对幼儿严加管教,这样幼儿往往比较顺从、害怕老师,实际上它已严重阻碍了儿童个性的快乐发展;有些环境是老师以成人的目光、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精心制作的,但往往只有装饰功能,缺乏幼儿的主动参与互动,作用非常有限。
精神环境是幼儿快乐发展的基础保证,物质环境是幼儿自主发展的促进手段。要使幼儿在与环境的的相互作用中康快乐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幼儿园快乐发展课程编写组. 《幼儿园快乐与发展课程教师指导用书 小班分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出版.
(2)吕静、周谷平《陈鹤琴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8月出版.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文字由作者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