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天生具有和自然亲近的本能,他们能够和大自然亲密地对话,能够以自身的感受体验自然的喜怒哀乐。种植活动就像是一本孩子亲近自然、融入自然的“活教材”,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生活,开阔幼儿的视野,还可以培养幼儿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幼儿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种植目标
1.了解不同季节有不同的植物以及动物们在不同季节里的变化。
2.掌握种植的步骤和方法、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3.有效利用种植养殖区,鼓励孩子自主种植和管理。
4.关注植物的生长变化,帮助孩子获得有益的知识经验。
5.培养孩子的爱心、耐心、责任心以及观察能力。
种植准备
1.动员家长和孩子一起收集动植物的资料,丰富幼儿前期经验。
2.整理园内的种植园地和班级的自然角。
3.准备各种植物、蔬菜种子、盆栽植物等。
4.观察记录本。
种植过程
( 一 ) 讨论种植前的准备工作
1.种植什么东西、为什么选这种植物、种植地点。
2.讨论种植注意事项,师生共同归纳正确的种植方法。
3.讨论并准备种植所需要的工具。
4.讨论并确定人员分工。
(二)幼儿种植,教师巡回指导
1.整理种植区土地,准备盆栽所用土壤
教师带领孩子一起用铁铲将土块敲碎,并拣去石块、碎砖瓦,然后耙细,将地分做成几小块,地的宽度以幼儿在两侧能够操作为宜,地边应留出让小朋友行走站立的田埂;准备好盆栽所用的土壤。
2.播种
整理好土地后怎么下种呢?教师可引发孩子自由讨论,根据幼儿的讨论总结怎么下种(先用小铲子挖好坑,每个坑里放2-3粒种子,盖上土之后浇点水)通过种植让幼儿明白挖种子坑的大小要适宜,太大太深种子不易发芽,太小太浅种子容易被大风或雨水冲走。
3.呵护植物宝宝我最行
植物的管理工作是一项需要较长时间而且经常性的工作,教师应教育幼儿做到持之以恒。
(1) 浇水。种子播下后就需要浇水,因为种子的萌发需要足够的水。出苗后每天安排幼儿浇水,浇时必须使水渗透土层。
(2) 除草。出苗后,植物周围会不断长出杂草,必须及进拔除,否则将影响植物生长
(3) 捉虫。出苗后随着植物的生长,有些虫子会将刚长出的嫩芽吃点,所以要及时捉虫或喷洒除虫药。
(4) 施肥。随着植物的生长,不定期给养分不足的植物添加适当的肥料(此环节可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对比来确定哪些植物需要施肥)
(5) 移栽。此环节如果是户外种植区不需要移栽的可忽略,如果是盆栽的植物,有趣植物长的比较大,小花盆容纳不下时可移栽到大花盆哦,注意移栽时要保护好植物的根部。
(6)记录。每天定时观察植物,做好观察记录
通过种植活动可以满足孩子们与绿色植物的亲密接触!让孩子们通过亲自养护、亲眼观察,亲身体验等感受劳动的快乐和收获的喜悦,在参与过程中了解植物的生长特点,养成热爱劳动、与同伴合作等美好的社会情感品质,从而激发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关爱和对生命的崇敬。
延伸阅读: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文字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