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古时它指引人们农耕,现代是人们日常生活预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针,是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结晶。在2016年,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本章《小暑》
二十四节气
小
暑
中 文 名:小暑
外 文 名:Slight Heat
寓 意:天气开始炎热
时 间:第十一节,一般为每年7月6至7或8日
气候特点:气温升高,进入伏旱期
三 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
风俗活动:祭神祀祖、消夏避伏
风俗食物:饺子
养 生:劳逸结合,保护阳气
宝典向您推荐的
节
气
活
动
活动一:
一起做可爱的蟋蟀
小暑节气,天气越来越炎热,不得不提的就是暑的使者——蟋蟀;生活在田野里的蟋蟀,受不了这么热的天气,把自己的家搬到了庭院墙角下来避暑,开始进入到了我们的视线内,成人就可以带着孩子认识蟋蟀以及进行蟋蟀的艺术创作,可以画画或者立体作品。
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蟋蟀外形特征,再进行绘画。
准备小木桩、树枝等材料进行拼画。
设计绘画情景并添画。
活动二:
一起演一场有趣的绘本剧
除了创作关于蟋蟀的美工作品外,还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可以做,成人可以带着孩子一起阅读绘本《蚂蚁和蟋蟀》,并准备道具分演角色,了解节气会有哪些有趣的事情。
活动三:
一起斗蟋蟀
古时人们将斗蟋蟀视为夏天的娱乐活动,这个时候的蟋蟀活动旺盛,尤其是夜半时分就更能听见它们清脆的鸣叫声。人们把两只蟋蟀放进一个盆或笼子里,用一根细茅草心作“探子”,撩拨蟋蟀的须、尾、水牙,以引其咬斗。成人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到户外寻找蟋蟀,寻两只蟋蟀一起开场亲子pk赛,感受古时游戏的乐趣。
活动四:
一起尝尝新
小暑时各地时兴“尝新”的习俗。早前北方的小麦、南方的稻子,小暑时节都已收割完毕。所谓“尝新”就是将这些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做成饭祭祀谷神,然后尝新米、喝新酒。尤其是南方部分地区的人们,还习惯在这天用新米做粥喝。成人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制作一锅美味的粥进行品尝。
活动五:
晒伏晒书画
小暑时节正值农历六月,正是天气炎热的时候;此时气温高,日照长,家家户户都选择这一天晒伏,自古也有趁着小暑六月节晒衣曝书的民俗。老师可以带着孩子把班级的书籍、玩偶等等放到户外进行晾晒,爸爸妈妈可以带着孩子把书籍、玩具、衣服等东西一起晾晒。
活动六:
立竿测影
不同的节气时间,太阳射点各不同。成人可以和孩子一起立一根竿,测测当午时分的影子,以及站在太阳下自己的影子是什么样子的,并和以前的记录进行比较,发现节气变化的秘密。
活动七:
感受节气温度的变化
小暑是二十四个节气的第十一个节气,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也是象征温度的节气之一,进入小暑时节,开天气开始炎热起来,离三伏天也就不远了。成人与幼儿一起观看天气预报,了解不同区域的温差,以及记录自己生活地域的节气时间段的每日温度,和之前节气的记录册对比,感受着节气交替的变化。
活动八:
观天气预未来
小暑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小暑惊东风,大暑惊红霞。”“六月好下隔道雨,六月好下牛背雨。”小暑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紧密的关系,所以古时的人们观察总结出了关于不同天气变化等特征来提前做好准备。虽然现在我们不用从事农事,但是成人可以将这些关于天气的农事谚语教给孩子,并一起观察起观察天气的变化,一起预测天气, 让孩子节气里天气变化的奥秘以及古时人们的智慧。
活动九:
知三候,感时令
小暑节气有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 成人可以给幼儿讲解三候的意义,或是一起走进自然寻找这些节气变化,以及其代表的物候现象背后的含义,让孩子们了解这不仅仅是岁月时令的符号记号,更是人类共生的历史,是文化的结晶。
活动十:
学习有关小暑的诗词
《小暑六月节》
唐·元稹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夏日对雨寄朱放拾遗》
唐·武元衡
才非谷永传,无意谒王侯。
小暑金将伏,微凉麦正秋。
远山依枕见,暮雨闭门愁。
更忆东林寺,诗家第一流。
《消暑》
唐·白居易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纳凉》
宋·秦观
携杖来追柳外凉,
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
风定池莲自在香。
《苦热》
宋·陆游
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
无因羽翮氛埃外,坐觉蒸炊釜甑中。
《夏夜追凉》
宋·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
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
时有微凉不是风。
节气不仅是一种生产生活的工具,不仅是一种传统文化的符号,更与我们身心的感觉相关,遵循时令变化的规律,在这过程中慢慢找到与自己、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节奏,或许,这才是最好的生活教育。
以上活动均是
《结语》
文字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