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康教育的五条标准已经说了两条,即认知正常和情绪适度。本次再说两条。
心理康的第三条标准是行为协调。如何看待一个人的心理康水平,只能从他的行为来判断。一个人的行为反映了他的认知和情绪,行为是一个人心理康的重要标准。判断一个人,当然主要不是看他说什么,而是看他的行为。人的心理康的第三条标准是行为协调。具体而言是果断自制,坚持不懈,行为适当,严于律己。
一个人无论怎样想隐藏自己的真相,他的行为终将会泄露自己的心态。一个人可贵的是:没事时胆子小,有事时胆子大。没事时不惹事、不生事,有事时不怕事、能做事。某年全国高考语文考试中,南通市的一位考生由于所备的两支笔均写字不畅,在完成了小作文后,未写大作文,便气急败坏地离开了考场。其实,他只要去求得监考人员的帮助,借一支笔,完全可以进行正常答卷,由此行为可见这位高中学生心理承受挫折能力与灵活应变能力之差,当然,这与他小时候有关,由于从小心理承受能力差,导致高考时行为失当。
人是否心理康,要看这个人的行为,行为协调是心理康的重要指标。
挫折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所要达到的目标受到阻碍,因无法克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在人的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中,虽然挫折情境很难完全避免,但是怎样对待挫折以及对挫折的耐受能力如何,人与人之间存在很大差异。有的人能正确对待挫折,坚忍不拔;有的人在学习工作与生活中稍遇挫折就意志消沉,一蹶不振,这一切与童年经历有关。有些人从小受到家庭的溺爱,父母满足他的一切要求,结果稍与挫折,便一蹶不振。有些人从小习惯接受廉价和免费的事物,他们总是梦想出现奇迹或者好运,因为他们不愿意付出努力,他们总想不劳而获。这些人不明白一个事实,就是威望和成就是通过一步步努力的工作和牺牲实现的,不付出就没有所得。学会坚持,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选择和决定保持信心,成功和回报都不是立即的,所以要保持耐心,把自己的择业或择偶当作投资来看,时刻观察其变化。但观察只是为了研究下一步对策,而不是给自己找一个心情浮动的理由。
求真的守规则的人们马路上遇到红灯,哪怕是空无一人,也要等绿灯亮了再走。他们遇到事情,即使对自己不利,也不会搞小动作。人看到真理还算比较容易,但穿越利益和审美观再看到真理并坚持正确行为就难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了幼儿园幼儿日常行为规范,幼儿教育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幼儿阶段是人一生的启蒙期,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会受益终生。为了规范幼儿的日常行为,养成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现制定幼儿园幼儿日常行为规范。根据幼儿期年龄阶段的特点将幼儿日常行为规范分为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礼仪、安全意识四个方面。
生活习惯包括:文明进餐,正确喝水,饭前便后洗手,保持清洁。养成每日按时大、小便的习惯,不随地大小便,早起早睡。幼儿能够有序穿脱衣裤和鞋袜。爱清洁,讲卫生,勤洗澡,勤理发,勤剪指甲,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嚏时会捂住嘴巴。
学习习惯包括:理解并遵守学习和游戏常规,与同伴友好地一起活动,不打扰和影响他人。好提问,勤动手,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乐于探究,尝试各种材料进行操作学习。注意坐姿,握笔的姿势正确,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文明礼仪习惯包括:爱自然,爱人类,爱祖国,爱父母,爱老师,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爱小朋友,遵守集体规则,与同伴友好相处,乐于帮助有困难的同伴。礼貌待人,能问候别人,会使用礼貌用语,能注意倾听别人讲话,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会听从劝告,不随意发脾气,不争抢、吵闹,懂秩序,守规距。诚实、勇敢、不说谎,未经允许不随意拿别人的东西,尽量不给他人添麻烦。
安全意识包括:认识各种安全标志,主动遵守交通规则。学会保护自己,不玩火,不玩电,不玩危险游戏,不跟陌生人走。懂得灾害中逃生的基本方法。有急事时会拨打自己家的电话和119、112、110等紧急电话。了解饮食起居方面的安全常识,防止异物入体及预防中毒等意外事故。
胡适说过这样的话:干一寸有一寸的进步。潘光旦则以因缘说明:真正的原因叫做因,而一时出发的媒介叫做缘。一对男女成婚,真正的因是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而媒妁的努力也不过是一种缘罢了;爆竹能爆炸的因是内含火药,那火线和火星也不过是缘。这些缘虽然是重要的,只是不必称为因。遗传的本质是真因,而环境中对于个人的许多影响实际上是缘,是媒介,是导火线,不是因。环境必须通过个体的内因才能起作用。我们有些人不是太看轻了教育的作用,反而是把教育的作用看得太重了,如果你总抱着人定胜天的思想,结果只能是失望。
心理康的第四条标准是沟通和谐。具体而言是:善于交往,关心集体,学会合作,公平竞争。
做为社会性的人,必须有赖群体才能生存,每一个独立的个体有其决定群体走向的权利,也就是一人一票的公民选举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的群体活动中,每一个个体都要约束自己,保证群体活动的可行性。如果一个人只关心自己、他的家庭和亲属,而对与自己毫不相关的人所遭受的苦难则视而不见。这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道德观势必导致自私,冷酷,这种自私和冷酷已经成为阻碍社会向前发展的关键因素。
人这种社会动物是离不开交往的,人在交往中使自己成为文明的人,高尚的人。人际交往的学习应当从小开始。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距离,心理上的关系。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个人心理康的重要内容。
亲情是最接近人的自然状态的。人在出生到幼时,有好几年都无法独立生存,物质上要靠亲情照料,由此在精神上产生了对亲情的依赖。有时亲情也可能给人带来大量的困扰,甚至会到了几乎要得抑郁症的程度。古人说:“亲其师而信其教”。和谐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是搞好幼儿教育的重要基础。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个侧面,包括朋友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等。
所谓人际吸引是人与人之间在感情方面相互喜欢和亲和的现象,又称人际魅力。它是人际关系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有助于满足个人的人际需求。要做个受他人欢迎的人必须有人际魅力。人际吸引的条件主要有:
——外貌吸引,一个人的外貌(容貌、体态、衣着、风度等)对人际关系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特别是第一印象会成为能否继续交往的基础。长相优劣甚至会影响陪审员判断,这被多次心理学实验证实。这是一种深厚的社会心理和思维方式的反映,就是以貌取人。
人也不可过于追求自己的外貌,过度的化妆、捯饬、美容、整容会适得其反,让他人觉得不真实。以上在孩子升学、择业、择偶时都是要注意的。
——临近吸引,在具有满足他人需要的情况下,交往双方越接近越有吸引力。幼儿园教师和家长要接近孩子,熟悉孩子,共同活动。彼此交往次数越多,越熟悉,相互了解,就越有吸引力。临近吸引也应有度,文化不同,人际距离也不一样。哲人说,人与人就像冬天里的两只豪猪,如果距离太远就很冷;太近却容易刺伤对方。所以人际距离要远近合适,并非越近越好,谁都有自己的隐私。这个最佳距离又与文化背景有关,对穆斯林而言,最佳人际距离会近一些;对基督徒而言,这个距离会远一些。
——能力吸引,人们一般比较喜欢能力较强的人,特别是对那些有才能而又偶然出现过一些小差错的人,会更加喜欢。所以,一个人应具备一种比较超常的能力,同时,也不必刻意隐藏自己的缺点。如果一个人故意表现得无懈可击,这反而让人不愿接近,让人敬而远之。我们都希望有这样的朋友,做事随缘,做人坦荡,说话诙谐,交往洒脱。但这样的朋友是可遇不可求的。世界上的个体,谁能没有缺点呢?一个人表现得过于光辉灿烂、毫无瑕疵,反而让人觉得可敬而不可爱,更会敬而远之。
——相似吸引,交往的双方在外貌、年龄、地位、角色、学历、职业、能力、兴趣、态度等方面相似,能彼此相互吸引,特别是在价值观和对重大事件的态度上的相似吸引性更大。亲子应有共同语言,打成一片,不能高高在上,要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互补吸引,人与人有相似处,也必有不相似处,不相似处如能互补,即满足对方需要,同样有利于人际吸引,此谓之互补吸引,在对偶角色的人际关系中,需求的互补能使交往双方更具有吸引性,如夫妻双方在性格上、家庭作用上能相互取长补短,就会相得益彰,心理和谐。亲子之间也可以充分体现互补作用。父母的丰富知识能力能满足孩子的需要;孩子的康成长则是父母追求的目标。教育者和幼儿应该是互补的。
家长和幼儿教师在幼儿人际关系的教育方面可以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一是学会尊重。得到他人的尊重,是人的一种基本的需要。人生活在集体中,每个人都有被尊重的愿望。“敬人者,人恒敬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建立在尊重别人的基础上的。你不尊重别人,别人就难以成为你的朋友。我们不要小看幼儿,他同样需要得到尊重,不愿意被忽视。
在多起大妈广场舞事件中,由于大妈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噪声扰民,罔顾他人感受,不尊重他人,不听人劝噪声扰民,在美国纽约被法院传讯,在莫斯科红场被警察劝止,在中国则遭到猎枪钢珠藏獒和粪弹的袭击。
二是乐于助人。每一个人都会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当别人遇到困难时,如果你能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别人战胜困难,这样你就能赢得更多的朋友。人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
三是虚心好学。我们可以把与人交往看作是学习的好机会。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别人有许多值得你学习的东西。向他人学习,既提高了自己,又交了朋友,何乐而不为呢? 将自己的奇特想法隐藏起来是愚蠢的,与值得信赖的朋友一起交换想法,进行思维碰撞,可以刺激思想的完善和升华。我们不能以为幼儿没什么值得学习的,从幼儿身上我们可以学得早已失去的童真。
四是不论人非。我们要坚决避免背后议论他人,对别人的秘密和个人隐私,知道的不传播,不知道的不要问。当别人知道你在背后议论他时,你们的友谊就到头了。在教育幼儿时各位教育者要目标统一,齐心合力,万不可分道扬镳,互相抵触。
五是君子之交。同学同事朋友之间的交往不必有过多的物质往来。古人云:“君子之交淡如水”。那些吃吃喝喝的酒肉朋友可不是真正的朋友。合作是包括人在内的社会性动物所具有的一种行为类型,是为了共同的目的而由两个人或两个以上的人共同完成某一种行为。合作要求人们之间有事先的理解或赞同。对幼儿许愿要慎用。
六是求同存异。我们每个人的个性都是独一无二的,人与人的专业、经历、兴趣、爱好、性格、能力都有差异。要求别人都和自己一样是不实际的,何必事事以“我”为参照物呢?我们要承认人的差异,并正确对待这些差异,要采取自我约束、积极适应的态度,求同存异,磨合同事或同学关系,使之尽快趋于完美和谐。
七是主动求助。就是指人要大胆出击,积极寻求自己生命中的朋友,积极帮助他人。当你要善于寻求帮助,这种帮助可以是朋友的建议,也可以是有经验者的分享,或是专业的指导等,如此集思广益,方可成就大业。英语中有一句谚语:上帝会帮助那些自助的人。所以该求人就求人,这样可以培养自己的果敢精神,促进生涯成熟。
家长和保育教师对幼儿应带头示范,不该说时,闭口不言;该说时这样说话:急事应慢慢地说;小事应幽默地说;没把握的事应谨慎地说;没发生的事不要胡说;做不到的事别乱说;伤害人的事不能说;伤心的事不要见人就说;别人的事小心地说;自己的事听别人怎么说; 尊长的事多听少说;夫妻的事商量着说;孩子们的事开导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