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
到底衔接什么?
对此,很多家长依然一头雾水。有的家长为了给孩子择校,让孩子大量学习英语、识字、数学等。对于大多数不打算过度打鸡血的家长来说,则相对轻松。但是不管是鸡血择校还是对口入学,最重要的应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准备。下面我们一起看看有哪些行为习惯的培养:
1.自理和自我保护
小学新生中经常可以见到孩子不会穿鞋系鞋带,不会整理书包和文具孩子,很容易受到同学耻笑而造成心理压力,对孩子的心理和性格发展都很不好。
所以在幼小衔接中,家长必须有意识锻炼孩子学会自理,如:自己穿好隔天晚上准备好的衣服;知道起床后立即洗脸刷牙;检查书包和其他应该携带的物品;吃饭姿势端正,自如运用筷子,不挑食等。
进入小学之后,孩子自主行动的时间增多。要教育幼儿注意出行安全(包括过红绿灯、走人行横道、不跟陌生人走、遇到危险找警察叔叔等。),校园安全(包括不和同学做危险游戏、危险动作、不和同学追逐打闹、不玩小刀和削尖的铅笔等。)。
2.心理适应和沟通能力
一些孩子会因为人际关系问题而困惑:小学教师不像幼儿园教师那样和自己密切接触,就以为教师不喜欢自己,不愿学习该教师教授的课程;随着课程和环境的变化,孩子间出现了竞争、小团体等情况。
因此,要告诉孩子在小学可能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带孩子去小学转一转,多鼓励他,让他对小学充满期待。一定要避免消极暗示,如“上了小学你就不能玩了……”这会让让孩子对上小学产生抵触心理。家长要多带孩子出门,鼓励孩子多和不同年龄的孩子交往,分享自己的食物和玩具,邀请朋友来家里做客,让孩子以小主人的身份招待客人。
3.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
大量资料证明,无论是身体准备、学习适应准备和社会性适应准备,首要的是儿童本身的学习主动性。一味地让孩子多学小学的知识,往往会让孩子丧失学习兴趣,得不偿失。家长可以把想让孩子学习的内容融合到游戏及亲子共读中,让孩子从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培养学习兴趣。
如:和孩子比赛看图说话,一起大声朗读书中的内容,引导孩子用自己的话描述故事,提高阅读能力;数学更是可以在生活中学习,家里的水果、超市的货架,随时随地都可以让孩子学会数数、计算,并保持孩子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您还可以与孩子玩模拟小学生的游戏:
包括早上起床后带齐学习用品,准时到校;听到铃声响走进课堂,坐在自己的位子上,把书包放进课桌里;老师来到教室时,起立向老师问好;上课端正做次,认真听讲,发言先举手等一整套的学习模拟程序。
4.学习品质
这是很容易受到家长忽视的,之所以称为品质,因为它是跨领域的。具有这样品质的孩子是会在今后学习中体现出来的。
(1)注意力是否集中;
(2)遇到困难能否坚持不放弃;
(3)遇事是否有自己的想法,是否敢提出质疑。
5.阅读和前书写能力
前阅读能力是学习的关键,如:明白文字是一种符号,相对于图画和实物来说只是抽象些;幼儿园老师对孩子说话往往是非常形象的,常常是罗列和描述许多细节,但是到了小学,孩子要面对许多术语和比较概括的指令,因此幼儿需要通过绘本等书面语言,适当接触一些抽象词语。
幼儿园不要求写字,但会通过游戏和绘画培养幼儿写字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如:坐姿和握笔姿势,空间、方位知觉能力,熟悉田字格和四线格,规范地画小圆形和画直线的能力等,您在家里也可以有意识地带孩子玩一些类似的游戏。
6.任务和规则意识
这对幼儿融入集体,培养专注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有很大帮助。家长可以时不时交代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孩子独立完成,如传达口讯,复述计划等,幼儿一旦领取任务就要保证落地实施。
幼儿园里尽管也有很多规则,但是相对宽松。进入小学可不一样了,孩子们需要遵守更多的学校规则、社交规则等。家长可以制定一些家庭规则,由少到多,由易到难,让孩子逐渐理解并持之以恒地遵守。如:遇人打招呼、别人说话要认真安静倾听、犯错后要真诚道歉、饭前饭后洗手、按时睡觉等。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规定家庭成员应该全都遵守,否则会让孩子无所适从。
7.良好作息和时间观念
调查发现家庭对儿童时间观念培养有很大的缺失,导致孩子习惯了做事拖拉、磨蹭。很多一年级的孩子在起床、到校、上下课、作业时间等都出现了问题。在小学低年级有一种普遍情况,就是孩子间写作业的速度相差惊人,做得慢的孩子并非不会,只是没有改正边做边玩的习惯,无法集中精力做一件事情。所以在幼小衔接中,能够培养孩子出孩子的时间观念,绝对是帮孩子赢在了起跑线。
您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作息时间表,把看电视、看书和玩的时间规划好。给孩子买一个小闹钟,自己听闹钟起床,并按时间计划表去做事情,管理自己的时间。
以上就是科学幼小衔接的主要内容了,不同的孩子会有不同方面的问题,家长们可对照自己孩子,制定专门的幼小衔接注意事项,及时提醒孩子。因为孩子识字还不多,必要时需图文并茂的,在给孩子逐条解释后还应贴在显眼并常见的地方,如书桌上,当孩子能力达到时家长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延伸阅读: 幼小衔接绘本 | 《同桌的阿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