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迁移《大碗岛的星期天》的欣赏经验,探索人物动态的画法与群体人物画的构图方式。
2.能从背面,侧面等不同的角度表现广场上的人群,并且能根据人物的大小来辨别远近。
3.耐心地完成作品要求,画出一定数量的人物(至少5人)。
4.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5.作画时细心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画面的干净,体验不同形式美术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各种”广场上的人群”图片或照片。
2.蜡笔、纸等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教师与幼儿一起欣赏图片或照片”广场上的人群”。
教师:大家看看这些人在哪里?他们在干什么?你去过这些地方吗?你会在广场上做些什么?
(二)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群体人物的表现方法。
1.观察人物造型
教师:老师这里有一幅画,说的是星期天人们到广场玩的事情(出示图片),请你来看看,他们都在做什么?
(指最前面的女人)这个人在干什么?她的穿着是什么样的?她的表情怎么样?
教师:谁愿意来学一学这个阿姨的动作?你觉得你看到的是这个阿姨的正面还是侧面?还有哪些人我们也只能看到他们的侧面?
教师: 她身后站的那两个人是谁呀?他们在干什么?如果请你和好朋友一起悠闲舒服的散步,你会怎么走?或者谁愿意来当这个叔叔,与阿姨一起散步?(提示孩子手挽手,很悠闲地走一走)。那你们看到的是这两个叔叔阿姨的正面还是侧面?
教师:还剩下的叔叔阿姨我们只能看到他们的背面。
教师:看了这张图片,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讨论背面的人群和正面的人群在表现时有什么不同?侧面的人群怎样表现?
师幼共同总结。
2.辨别人物远近关系
教师:你觉得画里哪些人离我们最近?(指)为什么?(大)
你觉得画里哪些人离我们最远?(指)为什么?(小)
教师;这些人又远有近,但都在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心情很。。。。
(三)幼儿创作。
1.强调重点:从侧面、背面等不同角度表现广场上的人群,并且能根据人物的大小辨别远近。
2.画面要求:画面中要有一定数量的人物。(至少5人),鼓励幼儿能耐心完成作品。
(四)集体欣赏交流,教师进行综合评价。
幼儿互相欣赏并交流画面所表现的内容以及使用的方法。重点总结正面人、背面人和侧面人的画法,以及站姿、坐姿等人物姿态的表现与群体人物画的构图方式。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尝试表现幼儿园的生活,如升旗、晨间活动、做操、运动会等群体人物活动的场景。
活动反思: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进入大班,他们不再满足涂鸦的活动,强烈的好奇心驱动幼儿尝试使用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来进行美工活动。本次活动就是教师在平时的生活中,观察到幼儿的兴趣所在,从幼儿的知识经验出发,设计展开的生成活动,可以说是”从幼儿中来”。为了使幼儿通过此次活动掌握相应的技能,感受作品的美,体验成功的喜悦,真正做到”到幼儿中去”,我在活动前做了许多准备,设计了几套方案,通过试上课,最终确定了活动的重难点:正确使用工具、明确制作步骤、集体展示作品。
1.正确使用工具。
以前,孩子在美工活动中用到的工具不外乎剪刀、胶布等,这次他们需要使用”订书机”,这是他们没有或者很少接触到的工具,所以学习正确使用它就成了能否制作成功的前提。因此,我在教幼儿使用工具的时候用了实物投影仪,让幼儿能仔细观察每一个步骤,还花了很长时间讲解示范,并用游戏的语言来形容按订书机的动作。这些都是为了解决难点服务。
2.明确制作步骤。
制作”运动的小人”关键是了解”小人”的构成,因此,我绘制了步骤图,引导幼儿按流程制作,并强调订书钉的位置,以便幼儿制作出的小人都能动起来。这样就解决了活动的重点:制作能运动的”小人”。
3.集体展示作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艺术领域提出了”感受与创造并重”的教育观,强调让幼儿的视觉和情感获得满足、愉悦的同时,培养其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可见,美工活动的最终目的是让幼儿有美的享受。幼儿在制作的过程中体验到的是成功的快乐,怎样在作品展示环节让他们感受作品的美呢?好花是需要绿叶衬托的,只有将作品呈现在背景图上时,幼儿才更容易发现自己制作的”小人”是一朵朵”好花”。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