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合作是指为了共同的目的而两人或多人、两个集体或多个集体共同完成某一工作或某一任务的行为。在当今社会,与他人合作,才能获得生存空间。善于合作,才能赢得发展。有专家预言说,未来的成功者必须是一个善于同他人合作的人。学会合作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学会共同生活的问题。那么,人的合作能力必须从小加以培养。培养幼儿的合作性,有利于幼儿在学会合作的过程逐渐克服自我中心,关心他人,养成一种协商合作和利他的亲社会行为。在幼儿之间营造一种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群体氛围,增强幼儿的社会适应性。但在一日生活中,孩子不合作现象相当突出,合作技能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孩子在小朋友当中人缘好,朋友多,和小伙伴一起玩的时候能让着别人;有些孩子很”小气”,爱拔尖,不肯把自己的东西让给别人,或是听从他人的意见,和小朋友一起玩时爱和他们打架、发生争执。为了帮助孩子们从人际关系的方方面面来发展自己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有必要探讨、研究有效的教育方法来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关键词:合作、营造、鼓励、创设、体验、创造、评价、强化
正文:
合作不是一个人的行为,而是一种集体的行为,这就需要幼儿有足够的团队意识。对于幼儿来说,在游戏、学习、生活中能主动配合,分工合作,协商解决问题,协调关系,从而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同时,每个人都从相互配合中实现了目标这就是合作。合作是幼儿未来发展,适应社会、立足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素质。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是十分重要的。那么,我们如何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呢?
一、
要努力为幼儿营造积极与他人互动、合作的良好环境和氛围,鼓励幼儿合作
要努力为幼儿营造积极与他人互动、合作的良好环境和氛围,鼓励幼儿合作
和谐、温馨的环境是一个孩子成长的基础,是形成幼儿康心理的重要因素。无论是老师或家长都必须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孩子设立为孩子表达自己体验和情感的小天地。如:作品展示墙除了是幼儿展示自己作品的天地,同时也能不时地利用这些作品,通过讲故事、欣赏儿歌、情景表演、观看图片、VCD、木偶表演等形式对幼儿进行合作教育。同时,还要给幼儿一个自由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能够积极地、愉快地、比较轻松地进行活动。引导幼儿敢于、乐于与他人合作,分享成功的喜悦。其实,这就为幼儿合作性的培养提供了一个特别的良好的环境。
1.
物质环境的创设,让墙壁也会说话。
物质环境的创设,让墙壁也会说话。
在我们班墙面环境中结合合作的主题内容,鼓励幼儿主动参与,师生合作共同布置。如:墙面布置中的“朋友树”,幼儿通过画画、贴贴、剪剪,共同创作完成了一棵普通的树。然而,孩子们绘画出自己的画像,还经常会带一些自己喜欢的物品来,如照片、图片等挂在“树”上,和同伴一起说说看看,“树”上的内容则根据孩子的意愿不定期的更换。一棵“普通树”由此就变成了“朋友树”。“我的合作伙伴”、“大家一起来”的墙壁创设,孩子们了解了同伴的优点,产生与之交往的兴趣;绘画、制作和家人、同伴、教师合作的事情,从中感受了合作与分享的快乐。教师随时观察幼儿在合作方面的友好行为,用相机抓拍下来,在活动室内张贴,给幼儿以合作的提示,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
2.
精神环境的创设,让幼儿敢于合作、乐于合作。
精神环境的创设,让幼儿敢于合作、乐于合作。
教师在幼儿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教师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因此,建立一个轻松、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班中,教师之间相互配合、分工合作、和谐相处。平时的各个活动中,总能以理解、分析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行为,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心事,引导孩子去倾听同伴的叙述。教师在幼儿合作活动中灵活变换角色,与幼儿平等对话。态度和蔼、亲切,并积极参与活动,提出建议,分担责任,切磋感受,引导幼儿感受合作成果。我们教师经常会说一些这样的话:“老师有件高兴的事,真想告诉你们,让你们和我一起开心!”“你有什么不快乐的事就说出来吧!让大家一起替你想个好办法!”“你们能商量着,合作搭积木,真好!”“这个区人够了,他也想玩,怎么办?”其实,教师引导的话语、赞许的目光、微笑的面容、亲切地点头等,能使幼儿受到极大的鼓舞,自信增强了,进一步强化合作的意愿和行为,愿意更多地、自觉地去合作。
二、要注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引导幼儿学会交往,练习合作,并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引导幼儿学会交往,练习合作,并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1.
设计以合作为主题的活动,激发幼儿合作的愿望。
设计以合作为主题的活动,激发幼儿合作的愿望。
首先,我们可以设计以合作为主题的各种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合作的需要。幼儿在活动中常常会发生争执、争抢的现象。一方面,教师不加干涩在一旁观察,让幼儿在争执过程中逐步获得主动与他人协商的经验,逐步明白要调节自己的行为,协调与别人的关系,这样才能使活动顺利发展下去,而这也将有利于他们以后的合作。另一方面,在适当的时候,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他们明辨是非,使孩子们学会如何与别人相处,真正体验到合作的需要。
2.
在游戏中让幼儿学会交往,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在游戏中让幼儿学会交往,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如:音乐游戏、角色游戏、体育游戏等等,这与培养孩子们的交往合作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教师在保证孩子们有足够的游戏时间外,还为孩子们提供合作的机会,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合作性游戏。一次体育活动“玩沙包”。我们特意为幼儿提供了只有幼儿人数一半的沙包,发给了他们。另一半幼儿若想得到沙包或想玩沙包的话,就必须要跟其他小朋友商量,如”让我玩一玩,好吗?””我跟你一起玩,好吗?”等等。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大部分幼儿会用商量的方式。他们有的一起投包球,有的一起夹包,还有的轮流投靶,比赛谁投中的次数多。孩子们从中体会到了合作的快乐。
幼儿从单独活动到合作活动,是遵循一定的发展规律的。我们可以看到,小班的幼儿通常喜欢独自玩耍,很少会与同伴合作玩一个游戏或玩具。到了中班,幼儿之间有了初步的合作意识。不要操之过急,要在日常生活中循循善诱,从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入手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要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到合作的乐趣。幼儿之间的合作常常会带来积极愉快的结果。活动成功,事情做成,增进友谊。这对幼儿巩固、强化行为进而产生更多的合作行为是极为重要的。但幼儿自己常常不能明显感觉到。因此,教师看到幼儿能与同伴友好地玩耍或协商、或询问、或建议、或共享、或给以帮助、或求助时,应注意引导幼儿感受合作的成果,体验合作的愉快,激发幼儿进一步合作的内在动机,使合作行为更加稳定、自觉化,尤其是比较这次合作的成功与上次不能很好合作的不成功,更能使幼儿体会到合作的快乐。
3.
利用生活中的一切机会,提高幼儿的合作技能。
利用生活中的一切机会,提高幼儿的合作技能。
我们以谈话的形式,请幼儿想办法要怎样加入同伴的游戏,孩子提出要主动、有礼貌,请求别人同意让自己加入,并设置了场景让幼儿练习。利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学会商量,鼓励幼儿当众表达自己的意见,学会容纳他人,尊重他人的想法和建议。在平时,我们还培养幼儿乐于展示自己才能、耐心指导同伴。多问孩子“你学到了什么新本领?向谁学的?”或以游戏的形式(在幼儿自愿的前提下),每天安排幼儿轮流当区角里的“小老师”,帮助“小老师”们提前准备好值日时要教小朋友们的知识或技能。又如开展区角内的“手拉手”活动,鼓励幼儿互相指教,体验同伴间互动学习的乐趣。在新年筹备过程中,我们进行“大带小”的活动。和小班的弟弟妹妹一起准备窗花,小挂饰,布置教室,共同表演节目,品尝带来的食品。在此过程中,孩子们的责任意识、交往能力、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三、要创造多种机会,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一同游戏、学习的机会是很多的。如:一起拼图、搭积木、作画、看图书、跳皮筋等。教师应想办法为幼儿创造、提供与同伴合作学习和游戏的机会,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合作。例如:引导组织幼儿小组或全班共同作画,其间幼儿必须通过互相协商、互相配合、分工合作,才能在构图、色彩、内容上达到协调一致,才会创作出美丽的作品。又如:在建构游戏时,要搭建一个大型建筑物,就不能许多小朋友一哄而上,或者各自搭自己的建筑,要想房子又宽敞又漂亮,就必须通过有序的合作来实现。还有在体育游戏活动中的小组竞赛、日常生活中的共搬玩具筐、共抬桌子、互系扣子、互叠被子等的活动中,都可以为幼儿提供大量的学习与实践合作的机会。在合作中能力强的幼儿会主动帮助能力差的幼儿,能力差的幼儿则向能力强的幼儿请教、学习。他们通过自己的操作,思考以及和同伴的讲座来获得知识,学习解决问题,逐步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孩子们在享受游戏乐趣的过程中,看到合作后的共同成果,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合作。但在培养合作性的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培养幼儿正确、熟练地使用礼貌用语,学会欣赏他人良好的个性品质。如:要借用别人东西时要说“请”;别人借给你东西时要说“谢谢”;不小心影响了别人要说“对不起”。只有遵循合理的规则,正确地使用礼貌用语,才能在活动中更好地进行合作,逐渐养成与人合作的习惯。作为教师,既不要放过每一次让幼儿合作的机会,同时还要有意识地为幼儿创造提供合作的机会。
四、要及时鼓励、合理评价,强化合作性行为
活动中,我们要注意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当幼儿做出合作行为,能较好地与同伴一同合作学习或游戏时,教师要及时地给予肯定和鼓励。教师赞许的目光、肯定的语言、微笑的面容,以及轻抚孩子的肩膀、对孩子亲切点头、翘起大拇指等,能使幼儿受到极大的鼓励。幼儿会从成人的肯定、关注、赞赏中获得自信。因而,进一步强化合作的动机,孩子愿意更多地、自觉地做出合作行为。 正确合理的评价,能促使幼儿合作的不断提高。从而确保他们的合作性行为越来越强烈和持久。还可以充分利用幼儿合作设计、制作的作品来装饰环境,让幼儿时刻看到、感受到通过同伴间的合作能把自己的生活空间装饰得那么美好。当然,教师也要做有心人,引导幼儿将活动中的友好行为通过绘画、手工作品等方式表现出来,甚至还可以用照相机、摄像机拍摄下来,将这“友好的一幕”加以展示,每周、每月还可以选出“合作之星”“友好之星”等。通过这些措施强化合作性行为,使幼儿心理上产生强烈的愉快体验,为培养幼儿的合作性,矫治不良行为提供动力。还可倡导“你有困难吗?我(我们)来帮你”的合作风气。在活动中,让幼儿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相互启发、相互合作、相互调整,从而完成合作的任务。
善于合作是现代人必备的性格特点,对幼儿加强合作性的训练,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是形成一个康向上的集体的必要条件,也为他们将来能够愉快地与人交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们只有通过适当的方法引导幼儿,在主观上让幼儿产生合作的内在动机与愿望,使幼儿的合作行为更加稳定,才能让幼儿最终自觉产生合作的行为。
参考文献:《走近区角》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