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输入,与此同时也有越来越多儿童由于父母的离开,成为留守儿童。据统计全国现有农村留守儿童约2000万,而福建省则有农村留守儿童90多万。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渐突出,许多孩子由于家庭教育严重失衡,孩子们在家里缺乏亲情关爱、缺乏正确的引领,闲暇的时间更多接触的是电视、电脑、游戏机、看成人打牌等等,过多地接受此类信息容易造成思维的单一和惰性,使许多留守儿童进入小学、初中后,学习被动厌学、沉迷于网上游戏、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如何预防、杜绝这一现象,丰富留守儿童的家庭文化生活,帮助幼儿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让孩子们从小乐于阅读,从书籍中学习文化知识、学会做人、了解世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显得极其重要。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能让更多的孩子喜欢阅读,喜欢上阅览室、图书馆、和书籍交朋友、吸纳广博的知识,能让沉迷于网络游戏、沉醉在电视孩子们走出困扰。就像高尔基说的: “一本好书就像阶梯,每攀登一级,我就脱离动物走向人――走到更美好的生活理想,达到对于这种生活的渴望。”由此可见,阅读对于人们成长的重要。
20世纪末的美国,再没有比父母和他们的孩子一起看图书的场景更让人感动的了。这意味着教育的进步,求知热情的高涨,表明人们有了更多的文化的交谈。用杰罗・凯根的话说:“这的确是件让人高兴的事。”随着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专家们从终生发展的高度出发,提出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不仅对其将来即时获取经验,更对其终身学习获取信息,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国家的教育体系到国内外幼儿专家到一线的幼儿教师,对幼儿早期阅读活动都投入了足够指数的关注热度。而与这样的关注热度形成对比的是留守儿童家庭早期阅读的严重匮乏。留守儿童家庭早期阅读活动如何开展,应该得到人们更多的重视。
一、留守儿童家庭早期阅读被忽略的现状与背景分析
和城市的家长一样,留守儿童的家长有一颗“望子成龙”的心,而且可能更迫切,他们背井离乡到城市打工、创业,个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带给孩子美好的未来。由于留守儿童家长文化层次以小学、初中文化程度居多,家长缺乏科学教养子女的文化基础,造成了家长对幼儿早期阅读的理解观念滞后或错位。
1、许多家长将早期阅读等同与识字、写字。从家长回到家乡与孩子的交流可以看出家长往往关心孩子的是一些可以实时展现的,比较实际的问题。如:会写几个字,写给妈妈看看、会读拼音了吗?会认读多少汉字?……多数家长认为早点学会识字、写字,就能进行正规的看书学习了,就能自己看书,学到更多文化知识了,这种对早期阅读的错误解读实际上是不关注孩子的年龄特点,这种过早地对幼儿灌输知识,大量地增加单一的智力刺激的错误做法,不仅容易造成孩子的精神负担,更严重的是让孩子对阅读失去信心。
2、父母与孩子共同阅读的时间的不足。留守儿童的父母大多只在节假日回家,且在家停留的时间短、家庭琐事多、应酬多,与孩子共同阅读的时间很少。加之对早期阅读认识的偏颇,许多家长只是偶尔和孩子一起阅读,有的甚至没有。留守儿童由于其特有的家庭环境,使留守儿童几乎不可能与家长共同享受阅读的乐趣,这对幼儿阅读能力的发展的确是一种无奈的缺憾。
3、阅读环境亟需改善。多数家长或临时监护人没有阅读书、报的习惯,有的忙于家务、应酬、工作等,有的业余文化娱乐活动除了扑克就是麻将、除了电脑就是电视,成人对阅读的漠视必将影响到幼儿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幼儿阅读材料不足,家长回乡给孩子带的较多的礼物是:新衣服、零食、玩具等,能给孩子买书的很少。仅有的一些阅读材料多数集中在奥特曼等科幻武打的图书。
4、留守儿童阅读缺乏有效的指导。多数家长(或临时监护人)指导幼儿阅读一般有以下三种状态:一言谈型:从头到尾一人说了算,语言平淡,与幼儿缺乏交流。拔苗助长型:不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讲了一遍故事就要求孩子复述一遍,还要求孩子要认读故事书上的文字,其结果只能让幼儿对阅读产生恐惧。顺其自然型,这部分家长乐于买书,买了书他们就不闻不问了,认为书已经买了,孩子自己会读的。由于缺乏有效的指导,留守儿童阅读能力、阅读习惯受到了制约。
二、改善留守儿童家庭早期阅读现状的思考与建议
1、发挥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优势,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
(1)幼儿园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阅读活动。人们参加活动的自觉性、积极性、兴趣与需要有极大的关系,当家长没有认同家庭早期阅读对幼儿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时,反复的理论讲解容易引起家长的困惑与抵触情绪,为此我们首先采取直观感知的方式,让家长真切地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如在留守儿童家长回乡较密集的时间里组织家长观看幼儿在园的故事比赛、诗歌朗诵、童话剧表演,观摩幼儿的一日活动,了解语言对幼儿社会性发展、个性形成的重要作用。
(2)阅读讲座、经验交流会:通过直观感知,家长对早期阅读的重要性有所认同,我们再通过分期的阅读讲座,帮助家长明确早期阅读的实际意义,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经验交流会上,我们请家庭早期阅读开展较好的家长现身说法,家长之间就家庭早期阅读问题相互取长补短。
2、剖析留守儿童家庭早期阅读开展中的困难,帮助家长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1)家长阅读习惯的建立,家长的阅读习惯会在无形中感染幼儿,如家长是否经常阅读、是否爱惜书报、是否按正确的姿势看书等等。让孩子经常看到家长在看书,以家长良好的阅读习惯感染孩子,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阅读兴趣和能力。家长和家庭其他成员以身作则,孩子对阅读会从尝试――认同-――喜欢――热爱,最终阅读将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习惯。
(2)时间上“零存整取”,在交流中留守儿童的家长经常会抱怨,没时间,我们鼓励家长充分利用零散时间,每天和孩子一起进行一、二次的阅读。零散时间整合起来,阅读成效自然显而易见。
(3)多维合作,共同关注留守儿童早期阅读。留守儿童的父亲或母亲,有的是父母都在外务工、创业,由谁来填补空缺,担负起留守儿童早期阅读的重任呢?①幼儿园里班级教师、保育老师利用晨区活动时间、离园前和孩子共同阅读。②发动早期阅读较好的家长以家长助教的形式,每周二、三次在阅读区和孩子一起阅读,利用春秋游或周末的时间由家长或留守儿童的“爱心妈妈”带上有趣的图书在郊游中开展“读书乐”活动。③发动幼儿其他家庭成员参与阅读活动,如家庭成员中的中小学生、亲属中有阅读能力的成员都可以参与到家庭早期阅读中来。④在托管部,鼓励托管部工作人员,安排高年级有阅读能力的中小学生和孩子共同阅读。
(4)阅读材料的补充、空间的建立。
首先是阅读材料的选择,利用家长会、给家长的一封信的形式将图书选择应遵循的原则告诉家长。①图书富有儿童情趣、色彩鲜艳。②内容生动、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③所配的文字应简练,便于幼儿理解,能让幼儿在阅读时受到优美语言的熏陶。④有助于幼儿创造力、想象力的发挥。阅读材料来源:鼓励家长回乡经常给孩子带图书,节假日或孩子生日亲属们送书给孩子做礼物,幼儿一学期带2――3本图书来园,同伴间互相借阅,图书管、邻居同伴间借阅等等。
阅读空间的建立,有的家长将阅读空间建立等同于书房,认为要花很多钱购置橱柜、买很多书,有畏难情绪。教师以班级阅读角为例,向家长介绍家庭阅读空间的建立家长可根据家庭经济情况来设置,有一个供幼儿专门放书的空间:书柜、书架、小抽屉、布袋、纸盒皆可。有条件的可以摆放小桌椅,画笔、纸张、剪刀、胶水阅读辅助工具,让孩子的阅读时写写画画。
(5)家长指导幼儿阅读的方法。教师以现场观摩、书信交流、家园联系栏宣传等形式宣传家庭指导幼儿早期阅读的方式方法。①学习阅读方法和技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按页码顺序翻书,看图关注细节、乐于想象联想、认读简单的文字、正确的阅读姿势、爱护图书、原处放置等。②阅读不是单纯的看书,阅读活动能力的培养与倾听、表达、书写密不可分,在指导幼儿阅读的过程中要根据阅读材料鼓励孩子认真倾听、注意观察、学会思考、说说、写写、画画。
3、开展多维互动,让留守儿童的家庭早期阅读活动可持续发展。
(1)搭建幼儿阅读活动展现平台,让孩子对阅读更有信心。
幼儿园根据幼儿各阶段的阅读情况开展:故事大王、故事表演、续编故事、创编故事等活动。营造愉悦、放松的氛围,鼓励留守儿童参与表演活动,让他们在同伴及家人的鼓励中获得认可和自信,体验成功和进步,产生积极满足的正面的情绪体验,进而引发更多的阅读需求。
(2)家庭早期阅读不是孤立的,应与家庭文化娱乐生活相融合,如:看电视、下棋、和家人同伴游戏、看家乡戏等康的活动,让孩子说一说,甚至可以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动画人物、游戏中的趣事、看家乡戏时自己喜欢的节目…..通过丰富的家庭文化娱乐生活的参与、结合表达,幼儿与家庭成员的交流沟通更直接、更融洽,相互间的情感交流更深入,阅读活动、家庭文化娱乐活动,已成为营造和谐家庭氛围催化剂。
(3)让阅读为留守儿童与在外务工家长的交流服务,赢得家长对阅读的重视。人们的交流离不开语言和文字,交流的方式主要有:电话、书信、电子邮箱、QQ聊天等等。但在外务工家长没有意识到亲生父母的只言片语能让孩子感到被关注和需要,天各一方的留守儿童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常常由于家长觉得孩子小没什么说的、或家离得远管不到、工作太忙等原因和孩子很少联系,为此,介于留守儿童家庭经济的原因,我们主要引导鼓励孩子给家长“画信” 或口述他人“代写” 主动与家长沟通,孩子们将自己身边有趣的事情、伤心的事情、自己的进步、对父母的想念以图画、文字的形式传递给家长,阅读让孩子们变得能言善道、能画会写,阅读成为许多留守儿童康成长的伙伴。在外务工的家长通过自身的体验意识到家庭早期阅读对留守孩子身心的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留守儿童家庭早期阅读活动的开展是我园近年来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是一次有意义、有成效的努力与实践,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新时期经济发展进程中产生的新问题,留守儿童的家庭父母与子女的分离,不应意味着家庭教育的分离与缺失,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注、支持、帮助。“有了爱便有了一切。”作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