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的成长,永远都少不了爸爸妈妈的陪伴。宝宝们永远都是依赖爸爸妈妈的,有爸爸妈妈的家才是一个完整的家,只有一个完整整的家才能够给宝宝带来的一个完整的童年。下面是幼师课件网(youshijiaoyan.com)小编收集整理的”广告!勾起了孩子的欲望”,希望对您了解对孩子的教育有所帮助。
一则儿童食品广告在说了自己产品如何好之后,最后有一句话:“今天,你吃了没有?”家长们抱怨他们的孩子听了这句话之后,说:“今天我还没吃”。于是,马上付诸行动,从冰箱里取来就吃。于是,家长不得不经常给孩子买这种食品。
如果家长认为孩子吃广告上的食品过多,造成消费过度,过于浪费,那么,最好的办法是,不要买广告上宣传的商品,使孩子打开冰箱找不到这种食品,问题就解决了。妈妈们可能会说,“你不给他买,他闹怎么办?”答案很简单:不理睬。第一次不理睬,孩子闹得很厉害,第二次不理睬,闹得就轻一点,第三次不理睬,孩子就没兴趣闹。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教育规律:
孩子的某种行为既可能会因为某种原因而加强,也可能因为某种原因而减弱
当孩子看了广告,他想吃该食品的欲望会加强。反之,他到冰箱里找不到该食品,会感到失望,这种失望就成为他想吃该食品行为的负向强化物,几次找不到,他就不再找了。这个规律适用于孩子的很多行为。要加强孩子的某行为,我们可以用物质奖励(食品、玩具、钱)、活动奖励(和孩子一起、带孩子出去玩)和精神鼓励(表现出高兴的神情、表扬孩子、对孩子表示疼爱等)作为正向强化物。要减弱孩子的某个行为时,家长可以用撤销物质供给、拿走玩具、不理睬、批评、表示不高兴等方式作为负向强化物。
要控制孩子的欲望和行为,必须掌握好尺度,不要伤害孩子的情绪和自尊心。为此,家长可以和孩子订个契约,比如说,孩子想吃某种食品,家长就和他讲条件,一星期吃几次?什么时候吃?如果多吃了怎么办?无论如何,主动权是掌握在家长手中的。
youshijiaoyan.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谈培养孩子表现欲望对策
谈培养孩子表现欲望对策
今天接到小儿幼儿园老师通知,需要发表一份《培养孩子表现欲望对策》的文字。天啦!脑子突然一下懵了!接受如此重大之任务,我有点受宠若惊。我们家只不过是千千万万平凡家庭的一个,更何况我也不是一位称职的母亲,也更没有所谓的经验之谈了。我该如何下笔呢?一番思索过后,我决定只能慢慢走近我的回忆去找寻吧!
时间转回到Peter一岁前,记得那是他才刚开始珊珊学步,独自依坐在学步车里,东摇西摆地满屋乱窜,那时候的他只要听到音乐就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相当兴奋的样子。我们全家人都领会到他喜欢音乐的这一点,所以只要在闲暇之余都会随身带着MP3给小家伙播放音乐,然后看着小家伙一阵群魔乱舞、摇手扭腰,在他表现出色的时候,我们会给他报以热烈的掌声与欢呼声,甚至时不时的伸出大拇指给予他爱的鼓励“嘿!嘿!嘿!你真棒!”每每听到这句爱的鼓励,小家伙就会比以前跳得更欢了,相机往他面前一弄他镜头感也就更足了。现在总结:当初:“爱的鼓励”对小孩的自信发挥是多么重要。
后来,小屁孩儿渐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思维,我会时常带他参加各种社区的活动,或是拉着他出席哥哥的各种演出。每当我们坐在台下为哥哥加油鼓劲的时候,一旁的小Peter也会兴奋地站起身来,学着哥哥有模有样的舞起来。俗话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但在我们家的观念来说应该是先要有足够的舞台,心才会更强大。小孩嘛,我们要给予他们广阔的平台、诚挚的赞美、深情的拥抱才能更康快乐的成长。就好像一棵参天的大树需要广阔平原、阳光雨露跟氧气一般。所以,让孩子放开手、走出去,才会给孩子一个更大的人生舞台。
现在,Peter小朋友已经是一名幼儿园小小班学员了。现在的他非常喜欢上学、喜欢老师、喜欢同学……还记得今年幼儿园的元旦节目汇演上,园里组织了活泼生动的亲子节目。我清楚的记得:从排队形到练动作,从彩排到正式拉上舞台,家长们都极力支持配合着我们的孩子。有特地单位请假顶上的、有连夜驱车从外地赶回来的,最感动的还有年过百半的爷爷奶奶顾不上身体的疲惫积极配合的……当天节目一登场,看到一场如此精彩、默契的亲子操,听到台下几百观众雷鸣般的掌声,那一刻我恍然:有父母的陪同、共同经历才是孩子最好的礼物。有了家长的身先士卒、言传身教,孩子们能不快乐?能不优秀吗?我们的家长请赶快行动起来吧!给孩子做一个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榜样吧!
不知不觉一闲聊也聊了这么多,希望大家能见谅!我也是个80后的新生代母亲,不知道儿子们眼中的我是个什么样子?但我也正在努力地学习做个好妈妈,现在可能我还有很多的不足,但是我一直在学习的路上,摸索的途中。可怜天下父母心,但愿我的孩子们能快乐、康、自由的成长就是我最大的心愿了!
最后感谢幼儿园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平台来与大家一起学习,共同进步。谢谢!
亲子阅读,架起了心与心连接的桥梁
很早就了解亲子读的好处。听阅读,听故事,看动画不仅能开发孩子的丰富想象力,开拓孩子视野,丰富孩子词汇,还能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协调发展孩子的听、说能力和表演能力。
我是老师,每天非常忙碌,与女儿在家交流的时间很少,但是无论时间再怎么紧张,我每天都会抽些时间陪女儿阅读。有时是给她讲故事,有时是一起读儿歌和古诗,有时是一起看连环画。我越来越感受到亲子阅读给我带来的惊喜。
当我把孩子放在腿上,抱在怀里,我在讲故事,在和孩子同读一本书时,孩子快乐,我也快乐。我们分享了彼此的感动,在无形中增进感情。我给她讲《小兔乖乖》的故事时,每个角色我分别用不同的语音语调讲述,在扮演大灰狼讲话时,她常吓得躲进被窝了里,在扮演小兔说话时,她会兴致勃勃地跟着唱。因此,她非常喜欢我讲《小兔乖乖》,对故事的印象也非常深刻。当我有时说睡不着时,他会像一个小大人一样拍拍我,给我讲《小兔乖乖》的故事,听着她稚嫩的声音,奶声奶气地讲着不是很完整的故事,真的是一种享受。
在阅读中她也学到了很多知识。例如《猴子捞月亮》的故事,她就知道水里的月亮是天上月亮的影子。看到镜子里的我们,看到阳光下的影子,她会说又一个妈妈,又一个囡囡。接下来就会说这是我们的影子。
亲子阅读的时候,我绝不只是陪伴和引导,也是欣赏和聆听。欣赏孩子的喜悦和感动,聆听孩子的疑惑和体会。,《小猫钓鱼》能使孩子懂得做事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的道理、《龟兔赛跑》能使孩子了解好孩子是不应该骄傲的、《灰姑娘》可以引导孩子有爱心和同情心、《三只小猪》教会孩子团结友爱、勤劳勇敢等等.听完故事后要让孩子自己去评价,然后再加以引导,就可以让她懂得很多道理。
每天陪孩子读一会儿书,每天多一些幸福的感觉,向往着我老了的那一天,她会读给我听,我会更幸福……
我向大家推荐陕西科技出版社的一套淘气包成长丛书,分别是《智慧的故事》《快乐的故事》《启发的故事》《品德的故事》《友爱的故事》《温馨的故事》,共六本。这套书故事精彩有趣,其中有很多经典故事,很有教育意义。每个故事配有色彩绚丽的插图,吸引孩子的眼球。还有“亲子互动”和“成长指南”,引导孩子更好的阅读,开拓了孩子的思路,培养了孩子主动思考和积极探索的能力。
日本近年来兴起了厨房育儿
近年来日本兴起了厨房育儿。因为日本家长认为,做家务代表了一个人最基本的生活能力,并且,这也是增进家庭生活情趣、建立儿童人际关系的基础。因此,看上去危险多多、幼儿不宜的厨房,已经成为日本妈妈们养育孩子的根据地。
妈妈呼声引发“厨房育儿”
厨房育儿的开始,源于妈妈们的呼声。在日本,妈妈主要负责做家务和带小孩。当妈妈做饭时,喜欢黏人的孩子自然而然就跟进了厨房,并且好奇地想摸摸这、看看那。可放着菜刀、剪子的厨房,实在让妈妈们担忧,但又无可奈何。
她们先是允许小孩开碗柜门,并将最下面一格腾空,放进孩子的玩具,于是孩子们欢天喜地地学着妈妈的样子放进拿出,饶有兴致。但渐渐地,他们不满足于只是在碗柜旁玩,而更想向着妈妈切菜的主战场挺进。这使得妈妈们开始强烈呼吁生产更加安全的厨房用具,于是适合儿童使用的物品应运而生。
厨房成了育儿场所
儿童厨房用品不仅小,而且非常安全。比如,儿童菜刀的刀锋如同普通菜刀的刀背,可以让孩子学习切一些柔软的物品,如煮好的鸡蛋、土豆、胡萝卜等。
有了这些道具后,厨房成了妈妈与孩子学习和交流的场所。渐渐地,妈妈发现,其实即便不买儿童用具,也完全可以进行厨房育儿。比如,一开始让孩子择菜、洗菜(如果怕弄不干净,妈妈可帮着一起做),菜刀太危险,可用西餐刀或切蛋糕的刀来代替。当然,在这期间,大人一定要密切关注他们的动作,择菜时可以任由孩子自由发挥,但用刀和剪刀时,一定要提高警惕,以防小孩受伤。
在厨房培养生活态度
厨房育儿不仅能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日本料理学校的营养师福山女士指出,为了吃好而精心烹调,会让人养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因此,日本社会对此极为推崇。
目前,不仅有很多商场都开始销售儿童厨房用具,不少地方还举办了“亲子料理大赛”,由一位家长带着一个孩子参加,比赛谁做得又快又好,这着实考验了亲子间的默契和孩子的动手能力。
不过专家也指出,为保证孩子的安全,在厨房育儿是需要家长长时间保持精力集中的,这可能会令大人感到很累。这时,一定要想到这是“育儿”的一环,需要坚持下去。不久之后,家长就会发现,随着孩子时常性的练习,他们确实能帮大人一些忙了。
更让人期待的是,在长大以后,这样的孩子多数都会喜欢做饭,能早早地为父母亲手做上一顿饭,这足以安慰天下父母心,而厨房育儿,正是培养孩子自立、爱生活、手巧的第一步。
看广告有助宝宝大脑发育
1岁左右的孩子爱看广告是一个正常现象,也很普遍。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开始主动了解周围的世界,而看广告正是他们采用的一种方式。
不少父母发现,孩子长到1岁左右,就开始对电视广告产生浓厚的兴趣。甚至一看到广告就会显得特别兴奋,又蹦又跳的。如果大人不愿看广告,一换台,孩子就哭闹,这实在让父母有些搞不懂了。让我们来听听儿童心理学专家怎么说。
孩子看广告是正常现象
专家表示,1岁左右的孩子爱看广告是一个正常现象,也很普遍。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开始主动了解周围的世界,而看广告正是他们采用的一种方式。广告之所以能够吸引这些还不懂事的孩子,就是因为它的颜色比较鲜艳、画面变化的频率比较快,对孩子的感官有着比较强烈的冲击力,而且广告中的语言又都很简单,非常适合孩子的接受能力。
孩子喜欢任何有新意的东西,而广告会特别吸引他们,是因为广告设计的出发点就是想方设法夺取注意力,在创意、色彩、语言方面都会非常新鲜,这与孩子想要的正好一致。
适当看广告有助大脑发育
专家表示,广告本身对孩子并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一般认为,在孩子1岁左右时,应该给予丰富的刺激,促进脑细胞的生长发育,这样能够提高他们的大脑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讲,看广告也是有好处的,它不仅充分调动和训练了孩子的感觉器官,同时还能让孩子认识外部世界。所以,在正常时间段内,让孩子看些广告是没问题的,父母不必要担心。
应该控制看广告的时间
当然,父母担心孩子看广告会损害视力、影响与外界交流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孩子需要身心全面发展,长时间看广告,会忽略身体的运动;总是跟着广告学说话也会导致孩子经常自言自语,缺乏沟通。
由于现在并没有研究证明孩子到底应该看多长时间的电视,所以建议父母要根据自己的判断,对孩子看电视的时间进行控制,以保证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参加运动和其他活动。而对那些爱看广告、一换台就会哭闹的孩子,最好的办法就是父母少开电视。
广告有6大消极不良的儿童形象
儿童广告会刺激儿童的购买欲,并能够通过儿童来影响父母的购买行为。有调查结果表明:孩子对家庭消费的平均影响力已超过25%;在与孩子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品方面,孩子的平均影响力约达60%。
对购买有些产品,尤其是儿童所需要的服装、食品、玩具、日用品等,父母会认真考虑孩子的意见。但儿童还不是成熟的、独立的消费者,他们很难意识到广告真正的促销意图,很难客观地辨别自己的实际需要和考虑家庭财务状况,他们太容易受广告的影响。电视广告轻易地操纵着儿童的信念和喜好。在传媒的误导下,他们只想通过消费满足自己的愿望,提高自己在伙伴中的地位、威信。例如国外有研究发现,糖果广告有80%是针对儿童的,父母往往会屈服于孩子的要求而为他们购买这些零食,而这些小观众也会根据广告而坚信这些食品是康的。
有研究者发现,在我国的一些儿童广告中存在以下消极不良的儿童形象:
(1)嫉妒。儿童有好东西不知道分给家人和朋友,只知道督战。如广告中的孩子紧紧抱着自己喜欢的食品或物品,生怕别人来分享。
(2)霸道。如广告中孩子扮演小皇帝。
(3)任性。如广告中孩子为了向家长所要食品,坐在地上耍赖、苦恼、来回踹腿。
(4)贪吃、贪财。广告中喜欢将儿童表现为贪吃贪喝贪财的形象。
(5)逃避现实。当孩子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时,有的广告利用食品、饮料等引诱孩子们逃避现实:你吃了这个,或喝下那个,你就没有烦恼了。
(6)成人化。有的儿童广告将儿童作成人化的描述。
家园共育《广告!勾起了孩子的欲望》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师课件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oushijiaoyan.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孩子诚实的故事专题,希望您能喜欢!